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10-18 02:13
乡村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冷库冷藏冷链

刘 静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1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增值性等特点。整体来看,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可以满足现阶段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求。

1.1 生鲜农产品产量与需求状况分析

如表1 所示,2015—2019 年,河南省瓜果类、蔬菜类和水产品的产量均有上升的趋势,奶类、禽蛋类和肉类产品的产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2020 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超6 825万t,蔬菜产量超7 000万t,河南省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在166.67 万hm2左右,总产量保持在7 000 万t 以上,奶类产量达到3 000万t,均位居全国前列。

表1 2015—2019年河南省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万t

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物流环节的复杂性造成了流通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中国物联冷链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瓜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流通损失率与冷链物流系统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20 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 447.5亿元,同比增长4.2%。平衡生鲜农产品的供需关系,首先要解决发展冷链系统存在的问题。减少生鲜农产品资源的浪费和满足城市居民需求是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

1.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冷链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据中国物联冷链委员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河南省冷库面积为104.66 万m2。河南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冷库容量持续增长,图1 为2016—2019 年河南省冷库容量具体数据。但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冷库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河南省冷库容量的建设速度亟须在短时间内跟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增长速度的步伐。

据统计,河南省冷藏运输车辆仅占普通货运车的0.3%,平均冷藏运输率仅有10%~20%,不能满足生鲜配送冷冻冷藏的标准,使得冷藏车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从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的角度来看,河南省以冷链运输方式进行的生鲜配送比率较低,在基础设施方面,河南省生鲜配送系统存在较大的不足。

1.3 冷链物流技术持续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 射频识别技术、温控和包装材料技术以及全链条温控大数据技术等逐渐引到冷链系统中,以解决从生产、储存、运输到终端配送全过程的实时温湿度监控问题,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有效降低食品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变质风险,实现全程冷链覆盖。目前,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所使用的保鲜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冷冻、冷藏和在途冷藏。

1.4 人才管理持续跟进

生鲜配送需要全程冷链,冷链物流相比于常温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冷链物流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生鲜冷链物流业需要同时具备冷链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除了企业加强自主培训以外,河南省各高校也逐步开设了冷链物流专业课,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冷链业标准,标准执行监督不完善

冷链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冷链行业的监控管理体系不完善,会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互联互通。例如,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涉及冷库温度的标准以及性能指标要求,不同审查内容执行的标准不同,从而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无法在恒温状态下运输。生鲜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的制定还受制于物流分散程度,由于生鲜农产品产地和销地的集散程度不同导致了物流流通环节的不同,所经过的运输环节越多,就越难以保证物流的标准化。

2.2 基础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冷链物流所需要的冷库、冷藏车都是属于重资产投资。首先,在产地建设冷库能够对初级生鲜农产品进行预贮处理,此环节是保障生鲜农产品鲜活度和低温冷藏运输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是冷藏车的投放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制冷技术。河南省现有冷冻冷藏设施陈旧,配送作业大多还是在平推库中完成,立体货架冷库与平推库的比例为1∶9,冷库库容和人均冷库容量不足,很难保证果蔬、肉类、奶类的冷链流通率和可追溯率。此外,从河南省大部分农产品物流的配置来看,存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较迟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2.3 未形成完善的全程冷链系统

在现有冷链发展过程中,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食品冷链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其核心要求是全程处于低温环境中。国外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流通率超过95%,腐败损坏率控制在5%以下,有些甚至达到了1%以下。河南省生鲜物流配送没有做到全程冷链,80%~90%的生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没有实时监测温度,每年有20%~30%的果蔬在配送中腐烂损坏,总量达上亿t[3]。此外,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虽然采用低温技术,但是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却不能实现冷链全覆盖,全程冷链率低。

2.4 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不对称

生鲜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等特征,再加上河南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利用率低,很容易导致生鲜农产品供需信息的不对称。而生鲜农产品又易损易腐,供需信息不对称会使得生鲜农产品供需失衡,导致供给过剩或不足,进而导致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生鲜农产品的农户、渠道商、消费者之间也缺乏准确有效的信息交换渠道,进而导致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不畅和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使得生鲜农产品总物流效率低下。

2.5 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

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运输难、保管难等问题,这就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保鲜技术提出高标准要求,同时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满足行业人才缺口。冷链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操作,还要具备超前的配送系统运作意识。但目前河南省冷链物流产业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仍须提升,冷链物流全能型技术人才较少,人才储备不足。

4 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

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从多环节出发,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才能满足对运输效率、消费者体验升级的需求[1]。

4.1 完善标准,加强监督

结合河南省以及国家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包括准入及退出标准、运行规范等,努力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完善硬性标准,如冷库温度湿度标准、冷藏运输车温度标准、尺寸规格标准、容积容量标准等。建立并完善河南省农产品冷链法规体系,对冷链物流中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对各环节的运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4.2 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为促进河南省生鲜农产品的有效流通,必须加强冷库建设和冷藏车的使用,鼓励多温层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标准化的应用,形成全程温控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库龄和保质期,并对各种冷藏车辆和冰箱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控。结合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车以及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满足市场需求。

4.3 提高冷链物流运作效率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尤其是产地预冷和冷藏运输。形成设施设备先进、上游和下游衔接紧密、运营规范、空间布局合理的冷链物流发展格局。重视先进物流技术的引入,如真空预冷技术、自动化冷库技术和运输车辆温度自控技术等,实现轨迹定位监控、在途控制生鲜农产品温度等远程监控,保障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安全,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损失。另外,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将现代物流活动中的相关信息互联起来,提高物流效率。

4.4 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生鲜农产品物流冷链运输的信息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效率、价格、收益等各个方面。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加快构建高效的冷链体系,构建河南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随着信息平台建立的完善,通过网络实现交易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增加[2]。整合河南省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流通速度,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滞销量,降低损失率和整体物流成本,从而有效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流通效率。

4.5 农产品冷链人才专业化

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市场要求,高校应开设更多关于冷链物流的相关专业,结合具体岗位需求,重视实践,培养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在职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引进省外或国际冷链高端人才,促进人才储备和发展。河南省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高校投入教育资金,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冷库冷藏冷链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大型冷库建设发展趋势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