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 薛娇
[摘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二者的协调同步、融合互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战场,大部分位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的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螺旋上升和良性循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构建可以描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度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指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化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6-0038-08
基金项目:“四川省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高水平研究团队”项目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邓丽(1980-),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薛娇(1994-),女,汉,山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5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有关“四化”的表述,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助推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利器。顺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党的十八大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明确为“四化”的新内容。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简称“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我国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民族地区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也是实现全面脱贫任务的重中之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1];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①,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左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8月21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因此,我国“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农业,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难点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推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难点及突破口。
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研究内容
迄今,学术界对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相关问题已进行了一些探讨。一是关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理论和现实机理分析都比较多,但是对于这二者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协同机制的探讨还不完善。二是对“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學者们采用了德尔菲法、AHP法、熵权法或各指标按照均等方法进行测算。三是近年来关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杜传忠(2017)等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对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分散的农户土地以转包、入股等形式向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等[2]。四是关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外延问题”有少量研究。如袁赛(2017)等检验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后认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面源污染确实会由于信息化发展得到缓解,并通过对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验证指出,应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收入越过EKC曲线拐点。[3]
综上,现有研究虽然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到底是什么?协同发展与同步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二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全国范围,而将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纳入考虑,聚焦于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研究不多。三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算的指标选取和构建方法存在分歧。因此,本文拟在探讨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对民族地区特殊意义的基础上,测度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即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是否同步?如果同步,其同步是否提升彼此效率?如果不同步,如何实现有效率的同步直至协同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首先是二者的相互协调,它将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快速发展及城乡社会和谐
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步即步调统一,水平大致相当,这是协调的本质内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首先就是二者的同步发展,避免出现长短腿似的巨大落差,其中一方不会受到另一方发展局限的制约。其次,同步发展不是同步落后,对于民族地区来讲,由于基础落后,同步发展蕴含着二者都要快速发展。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地形复杂,有些区、县地处偏远,信息化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传播先进经验、技术,农业产业从业者可以通过远程继续教育、网上大学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从而,信息化不仅带动农业产业从业者素质提高,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所获收益增加,更促进其生活现代化,生活质量改善,使农村生活逐步与城市生活接轨,农村面貌逐渐改善,城乡社会更加和谐。[4]
(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也是二者的融合互促,它将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螺旋上升和良性循环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交融将产生溢出效应,从而进一步带动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创新。一方面,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和产业链效率的提升。虽然大部分信息化设备成本较高,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规模化发展,其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必将下降,最终实现高度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可以为信息化发展提供需求空间。由于农业现代化是多主体分工协作过程,其对信息要素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需求愈发强烈,农产品种养殖决策、生产过程以及仓储运输、市场营销等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性增强,扩展了信息化在农业市场的应用空间。同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有效降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边际成本,克服农户单独生产经营应用信息技术边际成本高的缺点,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识以及购买力增强,提高了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②对民族地区而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目前都是发展相对不足,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二者之间资源、要素整合,并使得来源于二者之间的技术相互需求、示范、传播等的溢出效应将更为显著,从而形成一个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它将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会转变农业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方式,促进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周期长、依赖气候环境等特点,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大量应用信息化装备,通过对环境等的监测控制,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资源浪费。民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异常重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等直接效应会促进群众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促进民族地区自上而下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而有助于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特征分析
(一)指标构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现有研究的很多指标都不能用来衡量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如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考虑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化肥施用量不能作为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绝对正向指标;信息化指标体系中,电视、电话等已不能成为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的绝对正向指标。[5]因此,本文在分析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民族地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设计如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指标体系。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由投入规模、产出效率、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为了更加全面、客观,使用户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人均农用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四个指标来体现投入规模,用人均农业产值、农业土地生产率来体现产出效率;为了体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生态保护在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特别用农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這个负向指标来体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水平则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产业效益、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来测算。(见表1)
(二)方法选择与数据处理
由于熵权法在计算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计算其权重,可以提高计算过程的可信度和精确度,因此,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民族地区各省市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取每个省市发展综合指数的中位数来最终代表其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熵权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公式(1)和(2)分别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
(2)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标信息熵,公式如下:
(3)
(4)
若,则定义。
第三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公式如下:
(5)
用T表示协同度,本文采用的协同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6)
其中,S为标准差,M为平均值。T越大,说明系统内部各要素配合得越好,即协同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西部地区8个省市2011-2018年的有关数据计算指数。
其中,S为标准差,M为平均值。T越大,说明系统内部各要素配合得越好,即协同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民族地区8个省市2011-2018年的有关数据计算指数。本文首先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表2。由表2可知,民族地区各省市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其次,运用熵权法对各省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并取中位数值,得到表3。
(三)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方面选取恰当的指标探究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来代表。公共服务水平分别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来代表。地区开放程度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地理环境往往受地区所处海拔显著影响,因此用平均海拔作为代表。如表4所示。
表4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影响因素具体指标简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教育水平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EDU医疗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YL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OPEN地理环境平均海拔Altitude利用8省市2011-201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上述因素对“协调度”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表5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指标名称简称系数显著性人均GDPGDP3.58e-07不显著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EDU-0.0001055*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YL0.0175119***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OPEN0.0267868***平均海拔Altitude0.000914***(四)结论
第一,总体来看,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陷入低效率的同步。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水平都较低,有些省份甚至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大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水平却大于0.8,这说明两者是一种低水平的同步匹配,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没有充分发挥两者互相促进的作用。
第二,民族地区信息化还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并远远滞后于全国水平。近几年,我国信息化一直在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发展越来越快,而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总体在全国垫底。除内蒙古、宁夏的农业现代化指数明显低于信息化指数外,其余省份基本表现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好于信息化水平的特征。
第三,从时间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均发展缓慢。虽然民族地区两者的同步水平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从2011-2018年基本保持在很高的同步水平,因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不仅水平比较低,而且发展速度较慢。
第四,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因素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因可能在于,目前来说,经济发展更倾向于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较高等特征,市场无法自发实现,更依赖于政府导向,因此或领先或滞后于经济发展。[6]
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提升将为信息化提供更广阔深厚的应用空间。民族地区由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都发展缓慢,处于全国相对落后水平,遠未实现协同效应。民族地区应首先从规划先行的角度考虑,制定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和行动方案,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多数省(自治区)都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划或配套措施,因此,应在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的指向的情况下,明确发展思路、重点、路径及重大项目,做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其次,在实践中,将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发展放到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将利用和创新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
在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共同发展时,尤其要发挥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功能,把握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机遇。民族地区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领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环节的联结更加紧密合理,农业产业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及产出的浪费进一步减少或避免。[7]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引领农业产前过程现代化,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农民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调整生产策略,减少生产风险;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研究合适的、高度信息化的生产工具,配合进行农林业耕作制度等的改良、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水平,优化现有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对于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利用,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从现有实践来看,四川、重庆、内蒙古、甘肃等省(市)都设有专门的农业信息网,如甘肃农业信息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中心等,但数据更新滞后,信息产业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民族地区应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民间资本进入信息产业及信息产业与农业发展的融合。
(三)加快提高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更好的公共服务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留在民族地区,促使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加快协调发展。民族地区普遍具有地广人稀的特征,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导致地均公共服务人口少,使得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人均供给成本要高于其他地区。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设施也存在平均服务成本较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也会导致相关费用额外增加。提高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首先应该继续保持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力、财力投入,继续补全短板。其次,应该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推进城镇化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将专业人才、划拨资金用到实处,提高供给效率。
(四)重视提升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以及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认识,建立现代化的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加快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民族地区将会从过去以开发为主进入到开发与开放并重的新时期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落实“南联北开”“东联西出”等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战略,高效承接产业转移,通过集聚、整合等多种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民族地区生产能力;利用好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缘优势、文化优势,加快优化民族地区综保区、出口加工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外贸平台功能,提高贸易便利性,民族地区在今后的民族对外开放中将成为开放的前沿。
(五)因地制宜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民族地区地理地形、气候情况复杂,西藏、云南地处高原,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多牧区,新疆则多沙漠,土地缺乏可以集中利用的条件,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机械化不足,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的生产机械,比如耕地机、插秧机、除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在民族地区难以广泛应用。因此,民族地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时应扬长避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来打造特色农业优势以此弥补发展条件上的短板。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对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充分挖掘,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可视化,并将其与特色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倡民族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打造差异化品牌,扩大特色农业影响力,增加农业附加值。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游牧文化、广西龙脊梯田农业文化、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文化、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新疆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吐鲁番坎儿井农业文化等传统农业文化进行挖掘、提升和传播,并将其融入到农业产品中去,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增加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第二,加快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积累的生产技艺和管理系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吸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民族地区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建设美丽民族乡村,鼓励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嘉年华、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等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和推介活动。例如,黔西南州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打造苗寨、侗寨,不仅保护和发掘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而且极大地发展了民族地区的山地生态农业、高效農业。第三,将“互联网+”与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结合起来,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8]例如,贵州民族地区可借助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发展优势,搭建农业云平台框架,并基于农业大数据中心、一张图平台,构建农业数字(监测感知)、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监管服务四大体系,推进大数据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西藏则可以将互联网与其独特的高原绿色农产品、牧产品结合起来,聚焦有机青稞与有机设施园艺两大主导产业,构建“互联网+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形成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本文所指民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的省、自治区。
②杜传忠,宁朝山,刘新龙.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35-140.
参考文献:
[1]何龙群.毛泽东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2):5-10.
[2]杜传忠,宁朝山,刘新龙.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35-140.
[3]张平淡,袁赛,夏晓华.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的“五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03):152-157.
[4]钱文荣.评《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地理,2018,38(07):42.
[5]陈淑凤.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2):21-26.
[6]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于正松.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02):213-226.
[7]李萍.对我国民族地区“四化”同步区域实践的一种系统思考——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来自四川省的实践》[J].经济学家,2018(04):104.
[8]姜松,王钊,周宁.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1):30-37.
收稿日期:2021-04-15责任编辑: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