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理想社会和人性的憧憬

2021-10-17 07:00代云霞汲安庆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

代云霞 汲安庆

摘 要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作,但人们对于“桃花源”存在的真实性却存有很大争议。本设计通过分析关键字词,了解背景知识,把握故事情节等方法,揭示《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虚实相生的写作秘妙。理解作者寄托其间的思想情怀。

关键词 桃花源记;虚实相生;思想情怀

一、 设计思路

《桃花源記》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他的《桃花源诗》作的序,入选《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设计从“情节之虚与名物之实”“和平之虚与战乱之实”“憧憬之虚与传承之实”“社会理想之虚与个人理想之实”四个方面品析文章的“虚实相生”写作秘妙,全面揭示陶渊明笔下理想社会的特征,理解其间寄托的思想情怀。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关键字词、了解背景知识等方法研读课文,揭示文章虚实相生的写作秘妙。

2.在探究文章虚实相生写作艺术的过程中,把握陶渊明笔下理想社会的特征,理解其间寄托的思想情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感受了桃花源的环境美、生活美、人情美。但是,这么美的桃花源人们对于它存在的真实性却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的。

文学大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桃花源记》不仅是一篇寓意之文,而且还是一篇纪实之文,但是诗人韩愈在《桃源图》这首诗中却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他认为“桃花源”是虚构的。

是记实还是虚构,你怎么看?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2)板书:虚实

2.情节之虚与名物之实

(1)探究文章情节设置的特点

问题1:文章的情节实际上经历了三次曲折,你能找到吗?(板书:情节)

(学生自由发言)

①找同学朗读课件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启发:“忘”“忽”说明了什么?渔人是如何进去的?

明确:“忘”和“忽”说明渔人是无意识之间误打误撞中发现的,强调机会的偶然性。从情节设置上看,强调渔人发现桃花源是偶然的,是一种没有原因的结果。[1]52-55

问题2: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无因之果”吗?

交流,课件出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问题3:此处的情节设置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明明是渔人亲身经历的事,出来时还做了标记,最后却找不到,这也是一种没有原因的结果。此处是情节设置的第二次曲折。[1]52-55

(2)探究结局的特点

课件出示: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问题1:“欣然规往”可以换成“欣然往之”吗?为什么要有“规”字呢?

明确:(课本注释)规:打算、计划。“规”字为了突出刘子骥是精心做了准备,志在必得的。

问题2:为何做了计划还进不去?误打误撞就可以进去呢?

明确:从叙事手法上看,在前文埋下伏笔,说明进入桃花源的机会是很偶然的,是很不容易的。后文太守等人都找不到,刘子骥做了计划也找不到,最后“无人问津”。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说明这个地方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从情节设置上看,做了计划进不去,误打误撞却进去了,这也是没有原因的结果。

问题3:这三次曲折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明确:不可以。情节经历的三次曲折,显示了超越因果的情节所具有的独特性,使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具有神秘感和虚幻性。[1]52-55

(3)感悟“名物之实”

问题1:文章哪些地方给你一种真实感?

点拨:文章为何一开头就点明具体的时间,是晋太元年间,又叙述主人公是武陵人?

明确:作者有意强调可信性。通过点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物的籍贯,强调时间和人物的真实性,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

问题2:有人说,“刘子骥”确有此人你怎么看?

课件出示:晋恒温之弟冲,为刺史。处士刘麟之为长史,不肯屈。冲亲往迎。(《晋书·隐逸传》)

点拨:作者为何要安排有名有姓的人物,还点明了人物的籍贯?

明确:安排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是为了强调其真实可靠。

问题3: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桃花、芳草、落英、屋舍、良田、桑竹、鸡犬等都是平凡、常见,贴近生活现实的景物。(板书:名物)

3.和平之虚与战乱之实

问题1:课文中平民(渔人)、高官(太守)、隐士(刘子骥)等不同身份的人都想去寻找桃花源说明了什么?

明确:不同身份的人都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说明这个地方的美好并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119-130

问题2: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句子,反复品读并想象当时的画面,说一说为何这个地方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师生交流,自由回答)

点拨:第二段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中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反复品读第三段,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里的人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悠闲安适。从第三段可以看出桃花源里的人为躲避战乱,来到桃花源,在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生活富足祥和。

问题3:结合东晋年间的社会现实,说一说作者为何要虚构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桃花源生活?

明确: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呈现的是和平宁静的理想生活,与当时战乱四起,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可以看出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作者虚构桃花源的祥和宁静实际上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板书:战乱)

4.憧憬之虚与传承之实

(1)再次探究桃花源的吸引力

①课文第三段用了大量的省略句,试着填入合适的主语。思考这些主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主语从“桃花源人”转换为“渔人”;从“便要还家……停数日,辞去。”省略的主语从“桃花源人”转换为“渔人”。

②这些主语以及整篇文本中,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村中人”的某个个体?

明确:“桃花源人”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整个村子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村子不需要某个人代表。其次,他们的这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地和谐,他们在思想、意志上都非常一致,都融为了一体。(板书:和谐)

③桃花源高度统一的生活状态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桃花源人生活的高度统一?

明确:“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咸”字也可以体现出村中人行为比较统一,“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余人”和“皆”字都说明了这里是一个整体。[2]119-130

④结合陶渊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明确: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稅。”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无人收税,处于摆脱行政管理的无政府状态;从“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可以看出那里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对环境优美,没有战乱、剥削、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向往。(板书:憧憬)

(2)理想社会的传承

问题1:文中的理想社会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在后人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看到这种理想社会的影子。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明确:在陶渊明首创了以描绘桃源和平宁静、人与人和谐一致、安乐自在的生活图景,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向往以后,后世文人纷纷效仿,产生了大量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向往的诗文。比如,王维的《桃源行》、王安石的《桃源行》、嵇康的《答难养生论》、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三民主义”等。

问题2:同样是对“理想社会”的勾勒,陶渊明的描绘与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描绘有何不同?

课件出示:“于是时,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此联合之太平世之制也。”[3]144“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则不必划山为塞,因水为守,铲除天险,并作坦途。”[3]475(康有为《大同书》)

“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4](孙中山《孙中山文集》)

明确:陶渊明、王维以及王安石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一种的感性诗意勾勒,出发点在于自我的诗意田园。康有为和孙中山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一种理性的勾勒,出发点在于国家和国民的关系。

小结:作者笔下自然环境优美,没有战乱和剥削,和平宁静、人与人和谐共处无政府状态的大同社会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的“理想社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后世文人对它的继承都是真实存在的。(板书:传承)

5.社会理想之虚与个人理想之实

问题1:阅读下面的诗句联系陶渊明生平经历,说一说诗歌中的农村生活和桃源生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诗。

明确: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的诗意描绘,都表达作者对这种淳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不同之处在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是作者虚构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的农村理想生活是陶渊明辞职归隐田园后的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

问题2:你还知道陶渊明的哪些诗句也是“现实桃源”的一种写真?

课件出示: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其五》

问题3:反复朗读《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其五》,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并思考为何说陶渊明的“桃源”在他的现实生活中化为了现实?

明确:诗歌描绘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躬耕劳作的宁静自然的诗意生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所构想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对于陶渊明个人而言他却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个人理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将虚构的“世外桃源”移植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板书:宁静、自然)

课堂总结: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品读文章的“虚实相生”,认识了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希望人民摆脱战乱、剥削,实现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宁静祥和的愿景难以实现,但是他以自己的方式开拓着自己的“世外桃源”,他的理想和情怀也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

四、作业布置

试着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五、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真切而蒙眬的叙述胜于抒情——读《桃花源记》[J].语文学习,2008,(05).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4]孟庆鹏.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3.

[作者通联:代云霞,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汲安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书写《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书写《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