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技术与装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0-17 19:17:28刘杰周冰武东生王元铂蒋云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夜视装备考核

◆刘杰 周冰 武东生 王元铂 蒋云峰

0 引言

夜视装备技术先进、结构复杂,对装备运用、管理以及技术保障人员均提出较高的知识储备要求。为了培养高素质夜视装备人才,学校开设夜视技术与装备课程,经过教学团队的努力,至今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是,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程在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实战化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现状,课程团队制定教学改革思路:紧贴岗位任职需求和能力标准,面向学员夜视技术知识体系以及装备综合运用、技术保障能力生成,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推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实战化教学改革,持续深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转变学员学习角色,增强专业综合素质,促进实战能力生成,进而为学员今后的岗位任职奠定良好基础。

1 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1.1 注重正确价值观塑造,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实现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梳理课程教学主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典型教学单元,以模块化的思想逐步推进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着眼于“爱国、爱军、爱专业”的价值引领理念,在课程初始阶段介绍我国光学事业开拓者以及他们艰苦创业、科技报国的先进事迹,激发学员积极投身祖国光学事业的热情;结合全国抗疫背景,以红外热像技术在测温领域的应用为主线,穿插介绍一批红外测温行业领先者举全员之力加班加点积极保障国家抗疫大局的感人故事,增强学员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夜视技术教学阶段,依托电视系统教学模块,介绍电视技术的发明史以及发明者鲜为人知的艰辛科技求索之路,点燃学员敢于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心;在夜视器件教学阶段,介绍我国部分夜视器件与系统公司,向学员传递依托自主创新才能屹立世界科技之林的专业信仰;在装备教学阶段,介绍多位基层官兵管装爱装的先进事迹,向学员传递爱岗敬业和积极献身强军事业的奉献精神;在夜训阶段,穿插介绍我军在各种战役中的夜战经典案例以及战斗英雄事迹,培育学员敢打敢拼、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1.2 立足教学效果优化,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2]。课程组以学员能力素质提升为中心,以“教会学员什么→怎么才能教好→学员学得怎么样”教学设计问题链为牵引,严密组织各个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助力学员夯实夜视技术与装备知识。

1.2.1 精细梳理教学主线,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主线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支撑要素,是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课程组对照学员岗位能力标准,重新梳理装备教学主线,在此基础上逆推出技术基础单元的教学主线,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资源,详细制定每次授课的目标、方法和实施流程,确保教学活动有目标、有章法。

1.2.2 努力丰富在线教学资源,真正做到学有所依 在线教学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支撑点。为了便于学员开展线下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自学,课程组精选与课程教学贴切度较高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线MOOC资源作为课程辅助授课材料。此外,收集部分在线开放的夜视技术相关短视频、科普宣传片以及新闻动态,及时发布给每位学员,进一步拓宽学员专业知识面。

1.2.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答疑解惑 课程组通过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积极引导学员依托在线教学资源开展课堂外的自主学习,精心组织筹划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使用讲授教学法而导致学员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员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开课前,由教员发布教学预告,引导学员开展线上自主预习,把传统的课堂讲授通过MOOC和微课等形式进行前移,给予学员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员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线下课堂上,教员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结合学员反馈的问题,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帮助学员解决疑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学员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再次依托在线资源或者网络授课回放功能开展知识点查漏补缺或者拓展学习,及时完成并上交课后作业,进而真正掌握本次授课的知识点。

1.2.4 及时掌握学习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通过一些方法及时掌握学员学习效果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反馈点,也是判断教学改革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课程组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制订了“三个检查”学习效果检验策略,即通过课上的互动检查学员课前自主学习情况;通过课上最后五分钟的“雨课堂”在线测试检查学员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全面检查学员课程学习效果。基于以上策略,教员一旦从中发现存在共性问题,随即通过作业讲评、群内答疑等形式协助学员解决遗留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今后的教学改进办法。

1.3 着眼培育高素质打胜仗人才,积极推动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

习近平主席在国防科技大学视察时指出:“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3-5]。向部队输送装备保障军事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紧紧围绕实战培育高素质打胜仗人才,深化夜视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为战育人水平。

1.3.1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夜视装备实战化教学改革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高效引导学员全面掌握和充分挖掘夜视装备运用与保障的问题,积极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夜视装备实战化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内容、实战背景以及可操作性方面精心开展任务设计;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导各任务小组分析任务、自选装备并完成任务;最后,对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纳入形成性考核成绩。

1.3.2 面向装备核心素养培育的装备主题教学改革 为了全面培育学员装备核心素养,除了完成课程内教学,积极筹划开展系列装备主题活动。一是结合夜视装备维护保养活动,组织学员轮流开展管装爱装教育活动,每位学员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向全班进行教育讲评,既提升自身组训能力,又提升全班管装爱装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对夜视装备开展规范性维护保养和技术检查工作,既增强学员对不同类型夜视装备的构造理解,又提升其夜视装备技术保障能力。二是积极筹划光电装备主题月活动,通过主题讲座、实训比武以及装备展示等环节,积极营造学装、知装、爱装氛围,进一步提升学员装备核心素养。尤其是在装备展示环节,由学员担任讲解员,通过撰写讲稿词、多轮试讲、实战讲解等环节的锤炼,增强对装备的全面理解。

1.3.3 面向教学效果评估的实战化教学评价改革 实战化演训场是检验课程实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为了全方位检验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效果,紧扣综合演练、毕业实习和岗位任职等环节,通过演训科目设置、训教互助以及任职反馈等模式,全面检验评估学员在实战化背景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水平,并以此积极反思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战化教学体系,形成良性闭环的课程实战化教学评价机制。

1.4 聚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积极开展全过程精细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为了全过程监督学员学习状况和评估学员学习效果,课程组以形成性考核为基本框架,细化各考核单元要点和所占比重,并在开课前向学员进行预告,从而营造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员在每次授课完成后及时记录学员学习成绩(出勤、雨课堂测试、笔记和作业等),纳入形成性考核范畴;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后,及时督促学员进行知识回顾并组织阶段性考核;针对实战化教学改革实际,将实战化任务实施评价结果纳入形成性考核范畴。将上述三方面成绩进行权重处理,计算得到每名学员的最终形成性考核得分,并在终结性考核前面向全体学员公示,构建一套公平公正、导向鲜明的全过程精细化形成性考核体系。

为改变之前以考查记忆为主的考核方式,课程组着力提升终结性考核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以此促进学员把知识学活、学精。考核试题中很多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直接体现的,需要学员上课认真听、认真想、认真记,下课认真看、认真写、认真练,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该终结性考核模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员临时抱佛脚式的考前复习模式,从而实现通过考核改革形成教员教学改革和学员学习变革的同频共振。

2 结束语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如何全方位高质量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课程建设的要点。夜视技术与装备课程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创新、实战化教学以及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在部分教学班次开展试点教学,从反馈的教学评价结果来看,学员夜视装备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夜视装备考核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环球时报(2022-05-26)2022-05-26 17:22:31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防晒装备折起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夜视无人机研发及巡检勘灾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22期)2018-12-19 05:13:02
夜视眼药水,让你拥有一双“夜视眼”
军事文摘(2016年24期)2016-12-10 02:49:02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夜视能力药水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