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版权素养研究:源起、现状与进展

2021-10-17 13:21:06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图书馆素养

张 珉

(天津大学 仁爱学院图书馆,天津 301636)

1 引言

近年来,我们在处理版权问题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访问、下载、复制和重用各种文件的机会。公众以及学术界的研究人员,成为信息的积极消费者和生产者,他们所面临的版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1]。他们需要知道在不侵犯创作者版权的情况下,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什么样的权利[2]。版权素养作为一个科学、社会和法律领域相对较新的术语和概念出现并引起了更多地关注[3]。

人类智力活动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创造性商品,它是人类思维创新性的产物。这种创造性商品促进了版权的产生[4]。对于版权一词的理解,更多的是强调创作者所被赋予的一种权利。版权是为了保护原创作品的所有者,赋予该所有者复制作品、发布作品、公开展示或表演作品以及准备衍生作品的独家权利[5]。1469年,威尼斯出版商约翰·冯·斯佩尔(Johann Von Speyer)首次获得了5 年的垄断出版权(相当于一项专利),此时为了彰显其享有的这一特权,出版商将以 “privilegiu”开头的文字印刷在了图书上[3]。然而,“版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却是于17 世纪初才出现的。1662年,在英国议会通过的出版许可法案中首次出现了“版权”一词[6],该法案提出建立授权图书的公共注册,同时还需提供复本作为担保,以便出版业公会的审查和授权[7]。1710 年,随着英国第一部版权保护法 《安妮法案》 的颁布,英国首次立法承认了作者控制图书生产的权利[8]。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在随后的时间内也相继出现。1763 年,西班牙通过了第一条规范作者权利的法规,该法规规定出版作品的权利属于作者,而不是某个团体或公司[9]。在法国,对作者权利和作品的保护可以追溯到1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10]。早期法令对于 “版权”的规定更多的体现了对创作者权利保护,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的颁布,特别是当前,版权渐渐成为了 “保护创作者与使用者权利之间的平衡行为”[11]。

2 国外版权素养研究现状

2.1 版权素养的内涵

关于版权素养的内涵,不同学者理解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版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5 个角度来理解。

(1)强调版权素养是不断生长和发展的观点。传统上 “素养”与读写能力相关,但更广泛地说,“素养”是特定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文化和交流实践。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素养激增。MORRISON 等认为 “版权素养”是一个更广泛认识的一部分,即在数字时代,个人在处理版权内容时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范围不断扩大[12]。

(2)强调版权素养是一种知识和能力。这种能力被做了具体的解释。如HARRIS 将 “素养”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的能力或知识,而 “版权素养”是更具体的,可以被定义为 “识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引导合理使用,在必要时获得许可,识别侵犯著作权法的行为和相应信息需求的能力[13]。”张立彬等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版权素养进行界定,主观方面是指图书馆工作者的版权意识以及对版权制度、版权知识和版权政策的了解,而客观方面则是指在技术层面的实现,即运用上述知识和工具,解决实际中所涉及的版权相关问题[14]。隆茜提出 “版权素养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如数字环境)能够保护个人版权,能够辨认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能够合理利用他人作品,知道如何获得作品许可,能够分辨和不参与版权剽窃、侵权的知识和能力。[15]”董舞艺认为 “版权素养是伴随版权制度和版权文化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专指性素养或综合性能力。[16]”

(3)强调具备版权素养的人的特质。一些学者没有直接定义版权素养,而是通过说明一个具备版权素养的人的具体特质来解释版权素养,认为 “一个有版权知识的人拥有合乎道德地、有效地管理受版权保护资料的知识,并知道如何有效地查找、使用和推荐可供选择的信息源[17,18]。”

(4)强调将版权素养纳入信息素养框架。版权素养是21 世纪现代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美国高校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的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中要求图书管理员对学生进行 “有关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的教育,以使学生合乎道德和合法地获取和使用信息”。其中一个表现结果是,学生表现出 “对知识产权、版权和合理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的理解”[19]。其目的是帮助个人加深对版权问题的理解,并培养以符合法律的方式使用信息的必要技能,从而培养版权意识[20,21]。

(5)强调版权素养是一种新素养。在互联网下载和再混合的文化中,版权素养是一种具有社会、法律和道德方面影响的新素养,因为受版权保护的材料随处可见,而且很容易再循环利用[22]。CORIO 等也指出版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含义使其成为一种 “与众不同”的新素养,这需要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被成功引导和使用[23]。

2.2 版权素养的主要内容

2.2.1 版权基本知识

版权素养中所包含的应具备的版权基本知识概括起来可以归为6 个大类,分别是版权框架、版权使用许可和其他问题、数字化相关的版权、机构版权政策、版权限制和例外、国际版权倡议,具体详见表1。

表1 版权基本知识Table 1 Basic knowledge of copyrights

其中:在 “版权使用许可和其他问题”中,“Copyleft”是指非盈利版权、公共版权。“合理使用”在某些国家存在着特别的情况,例如,由于 “合理使用”在法国法律中并不存在,图书馆作为政府监督下的公共机构,多年来已建立起可自由查阅所有作品的一些事实上的做法。

在 “数字化相关的版权”中,所谓 “公共领域资料”是指作品不再拥有版权,可以自由使用,而无需请求许可或支付任何费用。“孤儿作品”是无法确定或无法找到所有者的作品。“Copy-Parties”:在 “共同的城市”(支持和促进像自由文化一样使用公共资源的团体)的背景下,2012 年,法国的一些图书馆员组织了 “Copy-Parties”运动,即读者可以来到图书馆,扫描图书以供“私人使用”。

在 “版权限制和例外”中,目前大多数国家认可的 “版权保护期限”是版权保护作者经济权利至其去世之后70 年。关于 “私人用途例外,教育、科学和研究用途例外”,专门用于教育领域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插图、引文等,一般使用如私人复制、为残疾人的利益等,以及图书馆员享有的图书馆特权等,此时著作权是受到一系列的例外和限制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权利人与使用者利益的充分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即使是私人复制也被允许拥有版权,由复制人所有而非图书馆所有[10]。“图书馆有权利提供经修改的作品副本,以满足视障读者的需要”这一例外于2006 年8 月在法国法律中引入,然而并不涉及所有图书馆,只涉及经认证的图书馆。关于 “孤儿作品条款”,在法国孤儿作品还未纳入版权立法,而在英国,政府的运营许可计划为其文化机构使用孤儿作品提供了便利。

在 “国际版权倡议”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促进盲人、视障人士或其他印刷障碍者获得出版作品条约》 亦称 《马拉喀什条约》,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推动,是一项重要倡议,旨在促进出版作品的获取,解决印刷文本的获取障碍,尤其是盲人或视力受损者。该文件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86 个成员国于2013 年7

月27 日签署,旨在增加适合残疾人阅读的印刷材料的数量,鼓励他们接触文字[8]。

2.2.2 获取版权信息

在了解版权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版权相关信息亦是评价版权素养高低的重要内容之一,版权信息的获取渠道呈多样化。基于版权素养的多国调查结果发现公众获取版权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站、图书和文章、同事、国家图书馆、专业讨论栏等,而一些国际联盟和理事会、国家版权局、图书馆员、LIS专业教师等途径则较少地被利用[5,8-10,12,28,30-32],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获取版权信息的主要途径Fig.1 Main means of obtaining copyright information

2.3 版权素养教育

目前版权素养教育主要包括面向图书馆与信息科学(LIS)专业学生的版权素养教育以及面向其他专业学生、教师的版权素养培训两个方面。而面向其他专业人员版权素养培训,尤其以图书馆员引导的针对读者的版权素养培训为主要内容。

2.3.1 面向LIS 专业学生版权素养教育

作为未来的版权馆员,LIS 专业学生接受有关版权立法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正如KAWOOYA 等指出,版权图书馆员的角色正变得至关重要,LIS 专业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为学生做好准备上[33]。版权素养教育既是作为他们全面信息素养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为他们成为版权消费者和版权所有者或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角色做准备的[34]。

将版权相关内容纳入到LIS 各级教育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已经得到各国一些专业人士的认可,然而各国在LIS 教育课程设置上却没有足够的版权相关课程。据一项版权素养跨国调查显示,在LIS 专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3 个层次中,大多数国家专业人士认为应该从本科层次就开始设置版权相关课程[9,10,25,28,32]。而对于LIS 各级教育和继续教育版权相关课程的开设方式,培训课程、专题研讨会、专题电子资源(网站、博客、维基等)、远程教育(包括在线课程、视频等)等则更加受欢迎[1,9,10,12,25,26,32]。

2.3.1.1 一些国家的LIS 专业版权教育情况

(1)法国。法国LIS 教育中有关版权的内容相对不足。在法国,一些文凭使学生能够成为图书管理员,但是由于这些学习不是以课程为导向的,所以学生只学习最有代表性的课程。例如,大学技术文凭(DUT)是图书馆学与遗产学两年制的中级文凭,在1 620 个小时学习中只有20 个小时是专门用于法律学习的。而学士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的版权课程也都不超过20小时。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学院(Enssib)提供的图书馆馆长文凭(DCB)中,法律课程是选修课,仅有30 学时[10]。

而面向法国图书馆员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接受职业培训中,版权方面的课程也并不多。例如,法国国家行政区域公共职能中心(CNFPT)提供两门关于版权的课程,但培训内容并不涵盖版权的所有方面。法国12 个图书馆区域职业培训中心也并不是全部提供版权方面的课程。有时它们会与CNFPT 或URFIST(开展地区科学和技术信息培训的单位)联合开设课程,一般来说,每年开设一门法律课程,课程时间从3 小时到3 天不等[10]。

(2)美国。一项针对美国LIS 课程的调查发现,在51 个经美国大学图书馆协会认证的课程中,没有一门是专门针对版权的必修课程,仅有11 门选修课程。尽管一些LIS 毕业生说,他们在课程中接受了一些与版权相关的指导,但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接受的指导低于或远远低于他们的工作需要[34]。同样,绝大多数图书馆馆长认为,MLS 项目没有提供足够的版权相关教学内容[35]。

(3)西班牙。西班牙有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大学硕士教育,开展版权和著作权方面的培训,授课专家有来自奥托尔研究所(Instituto Autor,IA,其任务是促进和传播欧洲和拉丁美洲领域的知识产权研究),亦有来自工业、能源和旅游部的下属机构西班牙专利和商标局(OEPM)的[9]。

(4)捷克。捷克LIS 教育中包含了版权相关内容。捷克全国共有3 所大学4 个LIS 系,版权相关内容被纳入其必修课程体系中。例如,以图书馆学为重点的信息学习,奥帕瓦(Opava)的西里西亚大学(Silesian University)的情报学专业是在第一年,马萨里克大学(Masaryk University)是在第二年,查尔斯大学(Charles University)是在第三年,西里西亚大学(Silesian University)的图书馆学专业是在第五年[30]。

(5)匈牙利。在匈牙利,与版权素养相关的能力出现在国家教育课程(NCE)中,该课程规范了公共教育(K12)的内容。包含版权素养元素的学校课程多种多样,有计算机、素养和媒体研究等,但分配给这些课程的时间却很少[31]。匈牙利知识产权局(HIPO)在匈牙利知识产权培训系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高等教育学生提供课程,还特别重视教师培训,如组织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的教案编写比赛[36]。

2.3.1.2 LIS 专业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版权主题

通过多国调查,LIS 专业学生曾被教授过的,可列入或者应包含在LIS 专业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版权相关主题,具体如表2 所示。学习这些主题可帮助LIS 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表2 LIS 专业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版权主题Table 2 Copyright topics of formal school education and continued education

对比表1 通过归类发现,各国在LIS 专业相关课程内容设置上涉及了版权主要内容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及LIS 机构亦更加注重版权内容的实际应用、及时更新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问题,更加关注课程能否迎合未来版权工作实践,培养的LIS 专业学生能否具备灵活运用版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版权框架方面有版权法律最新修订/更新、版权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国际和国家版权相关报道等方面的主题,版权使用许可和其他问题方面有对特定类别作品(如图像、音乐、未发表作品)版权、版权问题影响的特定用户群体(如学者、学生、公众成员、商业用户等)的关注,在机构版权政策方面有版权对图书馆和LIS 机构影响的案例研究,也有关于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为他人提供版权培训/ 教育、如何保持最新/良好的版权信息来源等更为具体的主题内容。

2.3.2 面向图书馆读者的版权素养培训

大学图书馆一直以来被视为校园中与版权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权威[37]。当前在侵权行为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图书馆员试图在版权领域发挥顾问和培训人员的作用,并正在开展许多以版权为重点的信息素养活动,图书馆员对读者进行版权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

2.3.2.1 学术研讨会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图书馆的校园版权延伸计划中包含一个关于知识共享的研讨会,会议通过演示可用免费资源的丰富程度来引出主题,允许演讲者将版权的讨论与作者权利和重用许可的主题联系起来。此例展示了学术图书馆如何将讨论的话题从仅仅讨论限制转移到更多知识产权模型的具体使用和重用上[38]。

2.3.2.2 版权素养在线课程

由于涉及到教学活动,大学图书馆在提供版权相关信息时大多是被动的,与此同时,在单次信息素养课程中教授版权问题亦具有复杂性[39],因而图书馆员参与版权教育往往是通过开发在线指南和教程来实现的[40,41]。这是一种更全面的实现跨校园共享的解决方案。

奥克兰大学(Oakland University)图书馆员开发了一门名为 “版权和你”的在线课程,用以满足学生作为创造性内容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信息素养需求,解决学术诚信和剽窃问题。该课程比图书馆传统教程更具实用性,包含6 个模块,学生通过安装Moodle——校园学习管理系统(LMS)并自行注册学习,内容包括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如何以及为何使用来源、引用和释义,引文格式等。学生在完成期末测验并获得7分(满分为10 分)或更高分数后,即可获得结业证书。该课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被许多院系所采用[42]。

2.3.2.3 版权教育新工具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Columbia)图书馆联合Irving K.Barber 学习中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学与技术中心、多伦多大学信息学院和Inforum 图书馆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 “数字纹身(Digital Tattoo)”的项目,该项目通过提出问题、提供例子和资源链接,旨在教育学生如何保护他们的在线身份,以及根据版权法行使他们的用户权利[43]。项目内容发布在该校专门的网站上(https://digitaltattoo.ubc.ca/)。

一些大学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开发了互动工具,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更好地实际应用最高法院解释的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6 个因素。如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开发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应用程序,名为“合理使用分析(Fair Dealing Analysis)”,用户可以通过回答程序提出的9 个选择题来获得相关指导[11]。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图书馆也有一个“合理使用评价器(Fair Dealing Evaluator)”,通过它用户可以学习如何将每个合理使用因素应用到他们想要复制和使用的资料中,填写完评估表格后,“女王的工具”还会为用户提供一个加盖日期戳的PDF 文档[44]。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合理使用分析,指导他们对资料的使用做出明智的决定。

3 总结与展望

从版权素养涵义、内容以及版权素养教育等文献观点的梳理与归纳结果来看,版权素养是传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素养的延伸,它强调在充分了解版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法律框架下查找、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以及保护自身知识作品的技能或能力,不仅仅是能够识别这些作品,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合乎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利用它,既要保护作品创作者的权利,也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作品使用者的需要,以促进学术自由交流和资源共享。

版权内容中包含着一些例外的情况,这使得版权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如教育、科研用途的例外,某些私人用途例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教育机构等使用的例外,以及对于一些残疾人如视障人士的例外等。这些限制和例外的存在更有利于学术环境,它们维系了版权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因而,了解这些例外情况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和环境,无论是对知识作品创作者还是使用者,亦或是对于处于中间立场的图书馆员们都是十分重要的。

图书馆员被期望成为版权领域的 “专家”,国外一些图书馆已出现 “版权馆员”岗位,他们就版权问题向读者提供相应指导。图书馆员若不具备较高地版权认知水平,就很难承担起相关培训和咨询任务,因而应通过发展他们自身技能以增强其对版权问题回答的信心。一方面,在LIS 课程设置上要随需求变化而做相应修订和调整,开设版权专门必修课程或将版权问题纳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中去,同时要以提升学生版权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版权课程中提供更深入的信息和案例研究。另一方面,教学不应以LIS 学位结束而结束。首先,版权是一个大而复杂的主题,不可能在LIS专业教育中完全解决,此外,版权法、版权政策等也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图书馆员需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因而开展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图书馆理事会、专业协会应承担起培训图书馆员的责任,考虑到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易参与性,在线培训和远程学习都是不错的可选培训方式。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开展版权素养研究,提升全民版权素养水平也变得越加紧迫,我们应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版权素养研究和发展,这也是本文希望为后续研究所提供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图书馆素养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07-23 03:34:2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4年1期)2014-12-19 13: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