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研究

2021-10-16 08:09周羿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周羿纯

摘要:成渝双城今天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结果。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对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根据成渝双城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三个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提议:1、优化教育资源,建立适合成渝双城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2、建立成渝双城地区特色的教育实践基地;3、设立成渝双城地区特色的职业证书认证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字:职业教育;成渝双城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372

成渝双城作为西南地区两个经济发展中心,在地理位置是相距较近,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两个经济中心连接成为一个较大的经济发展区域[1]。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依赖于学术型人才的储备外还与专业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需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共同积极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扶持的良性发展局面。本文以成渝地区为例,做出合理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职业教育对成渝双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成渝双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职业人员的付出,而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精细的专业方向分型培育出了在经济发展中某一方向上能独挡一面的技术型人才。各个方向的人才齐聚一堂成为推动某一行业发展的动力。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立之初就是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创建的,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地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所需人才的类型,为高等职业院校指明培养人才的方向,这样就能避免因为供求不对等导致的毕业生没人要,企业却找不到人的局面。此外,经济的发展还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的发展还能督促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目的是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总之,职业学校的教育机制、內容的设置,如果符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就能为产业结构升级、技术革新、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反之,职业教育如果不能对产业经济产生推动与促进作用,无法提供企业所需人才,就满足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2]。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的投入之间影响到受教育的人所能接收到教育的质量。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就会导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在一些方面会缺少投入,例如在教师的等级上可能聘请的教师并不够专业;在学生的学业考核制度上可能就会产生疏漏,导致学生不能按标准完成结业标准;在实践练习上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毕业后也不能直接进入生产,需要经过再一次的产期培训,导致企业成本投入变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不仅对学生影响极大,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对于一个不能培养出有用人才的学校,迟早会被淘汰。而对于一个不愿意为教育投入资源的社会,其发展将会因为自己的吝啬而减缓甚至止步不前。教育资源的投入不仅是学校的事,还是社会的事,教育的责任应该由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

(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技术型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不如社会的生产中,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不能和实践脱节,不能和社会脱节。校企联合培养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由于教育培养是一个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过程,因此很多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这件事并不上心,使得这样的联合培养机制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成效。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都是导致现状装的原因。学校只着眼于学生校内的学习,而企业对实习的学生不负责任,最后导致的就是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企业最终反而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培训录取的不合格的专业人员,反而增加了成本。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商城经济协同发展的改革

(一)优化教育资源,建立适合成渝双城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监狱和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培养满足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求的人才群体。当地的教育部门应该作为首要责任方,开启对教育资源的优化改革。可以对大方向的专业学科进行精细的划分,并且对于各大职业学校应当确认该学校的主要专业方向,不能再继续早起的一所学校十几个专业方向的现象,学校不能再为了招生而开设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要避免不同学校见得恶性竞争。

(二)建立成渝双城地区特色的教育实践基地

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实践学习是值得重视学习内用之一[3]。目前的实习方式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两年理论学习之后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学习的“2+1”式学习方法。然而,这种学习方法由于缺乏相关的有力监管,不能对学生负责,无法培育出大量优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应当设立专门的实践教育基地,以学校办学的形式出现,这样不经避免了企业作为盈利群体而对教育不作为的弊端,还能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从而培育出适合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大量合格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解决人才缺乏的困境。

(三)设立成渝双城地区特色的职业证书认证体系[4]

职业证书是对人才技能的肯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发展地区来说,应当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技能证书,专业型人才必须通过专业的考试和评估才能拿到这书。这不仅给予了真是正的人才官方的肯定,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已有人才进行了筛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整治了专业型人才与滥竽充数的不诚信之人鱼龙混杂的局面。

四、结语

成渝双城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离不开高等职业学校培育的专业型人才的贡献,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让成渝双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再创佳话,需要一一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高等职业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优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西部.2020:35-45.

[2] 宋吉庆.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的探究[J].知识经济.2020:98-99.

[3] 罗良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31-32.

[4] 李建勤.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担当作为[J].重庆行政.2020:4-7.

本文系重庆市2020年度教师“个人校级课题”,课题名称:《高等职业教育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号:2020XJKTYB57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