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摘要:“精准教学”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精准设计目标、内容和形式,从而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毫不费力,高效开展,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本文就“精准教学”理念下的校本研修进行了探索,首先阐述了“精准教学”的内涵,之后从目标精准,保证主体落实;过程精准,提升学习效果;评价精准,推动整体发展三个方面阐述校本研究的实施策略,以此推动学校的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准教学;校本研修;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305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迈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成为当下教師培训和校本研修的主要目标。为了让教学变得更加精准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校本研修活动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以此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抓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从而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未来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鉴于此,笔者将自己在校本研修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阐述,期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顺利落实精准教学。
一、认识“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是由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反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同时将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使得教学知识在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上得到高度的吻合,最终实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准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效益。再者,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以高效的教学方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精准教学”理念下校本研修实施策略
1.目标精准,保证主体落实
精准教学的开展前提是课堂教学目标精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控课堂教学过程,确少学生主体性的落实,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都是依据教师的思路以及教学节奏,缺乏自主性探究。笔者在课下与其他的同伴进行了交流,认为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应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来教学,体现目标的精准性,其次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落实,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从而才能不再拘束,放开思维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体现主体性,于是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探究法实施教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随后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大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自身只是一个旁观者、指导者,而学生才是整个课堂的主角。总之,目标精确,才能促使学生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过程精准,提升学习效果
很多教师为了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出现了走形式的现象,导致教学过程不够精准。一节课下来既费力又费时,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进行课堂研讨,最后总结出信息技术只是一项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中可以辅助教学,但不必为了融入而硬性融入,最后反而效果差。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由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准确,采用的方法牵强导致教学过程不理想,大量的时间被一些所谓的“游戏”占用,因此真正学习的时间短,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校本教研会议中强调了教学过程的精准性,每个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和探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都是为这些知识点的讲解而“铺路”,而不是“代替”。教学过程的精准性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自主探究,进而在短时间内掌握课堂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3.评价精准,推动整体发展
教学评价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评价既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把握,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评价中自我反思。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教学评价也要做出改变,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内容。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检验教学效果时,教学评价中必须渗透这一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技能、价值观等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现评价的精准性,推动整体的发展。具体的学科有具体的内容,例如,小学语文课堂中应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文化素养、语用能力等素养进行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等进行评价。小学英语课堂中应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能力、文化意识等等进行评价。总之,精准评价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综上所述,精准教学的开展建立在目标精准、过程精准、评价精准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努力将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并通过课堂研讨、专家引领和同伴共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课堂学习,进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身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灵君. 学校如何推进精准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6):12-13.
[2] 康瑞祥. 让"送教下乡"精准对接"校本研修"[J]. 辽宁教育,2019,591(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