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芬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长的主要园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是教师不断创新和超越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究,采用教学策略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让学生获得发展,实现育人的功能。那么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实现课堂教学创新,达成实效呢?
关键词:约束;质疑;支持;开放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241
一、减少约束
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不要把“对吗?、文章是谁写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核,不要把“问答题”当作“填空题”来教,使陈述变成“要点填空与背诵”。这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路就限制在教师已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引导学生向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迈进。这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师始终用这种方式普遍对待所有的教學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空间很小,教师的自主和学生的灵性荡然无存,创新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教师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打开捆绑学生思维的绳索,解放学生头脑、双手,这样的教学才可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二、鼓励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载体,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思维才会有创新。由于教师主导教学的传统和知识来源于书本的惯性心理影响,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盲目崇信,使学生质疑意识被窒息。所以,要使学生从传统的认识枷锁中解脱出来,要鼓励学生敢于冲破观念束缚,大胆创新。具体方法首先是.让学生明白:教师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书本虽极具科学性、权威性,但仅仅是一定时期人类经验的总结,有限定的使用范围,其本质是不确定性和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是培养批判和勇于创新的“进攻性”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理有据的大胆怀疑,标新立异,不安于接受书本答案,要尝试批判性寻求答案,培养“质疑”精神。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的接受和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另劈蹊径,突破传统,大胆创立新说。再次是授予质疑技巧。引导学生在教材的“模糊语言、非严谨之处”质疑;在教师“百密一疏”的语言中提出问题;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提出问题。实现在做中寻求发现,在做中实现创新,让学生尝到发现的乐趣,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
三、环境支持
从心理环境来说,课堂里有没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气氛,对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很大影响,这也是有效进行创新的一个前提。如何构建一个对学生没有压抑、威胁的心理安全环境?笔者认为首先要推动学生由“静听者”的被动地位向自主、探究、互动的学习活动中心者和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复归。其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见解与教师自身观点或书本知识不相一致时,不要习惯性地予以否定,要冷静、细致分析后作出判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提问的价值与意义,强化他的不平凡意识,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同时有利于创新思考能力的形成。再次要用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真正理解和关心学生,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构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心理平台。
四、教学开放
所谓教学开放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过程的变革,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需要和学习状态,使教学向学生真实学习状态和现实教学情景开放,有效增强教学的弹性、灵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价值生成性。通过变革,尽可能改变教学的封闭、僵化和按部就班的固有特点,改变教学游离于现实教学之外的表演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由教向学、有钢性体制向弹性体制的两个根本转变,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发展、创造的过程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要做到教学开放,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知识与结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动原由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引导学生而非塑造他们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改善了自己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转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科优.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C]// 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9.
[2]朱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00(003):30-30.
[3]吴穗玲. 做好学生的导航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 学周刊, 2016(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