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恋
摘要:以一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B Let’s talk 教学实践为例,设计了谈话导入、新知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教学环节,探讨如何基于主题意义下设计与实施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主题教学;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445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课程标准》还指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重构了英语课程内容,并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B Let’s talk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询问朋友的喜好
(二)教学对象
本课时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有一定英语知识储备且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学习一些词汇,比如食物ice cream,hamburger等,以及如何询问他人想吃喝什么时的句式,比如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三)教学目标预设
根据Zhang Peng和Sarah在学校饭堂谈论最喜欢的食物和饮料为本节课教材提供的语篇内容,和以“询问朋友的喜好”为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定位,相应学习发展目标预设如下:
1.语言素养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并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并在相应的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和灵活运用本课时的核心词汇和语言:delicious、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My favourite food/drink…
2.文化素養
通过学习,并在相应的语境中体验传统文化交友之道: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即每个人的喜好可能不同,尊重并了解朋友的喜好。
3.思维素养
在听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体现在通过看到黑板上的菜单,让学生判断在家还是在学校;通过当天菜单是否能得到他们想要的食物和饮料;如何劝说朋友在得知菜单上没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后选择其他食堂供应的食物。
4.学习素养
学会借助思维导图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意义;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积极从多个角度和他人分享好朋友的喜好。
(四)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其基本思路是:在真实情境中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根据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和非认知学习目标(程晓堂,2018)。
整堂课基于“询问朋友喜好”这一话题,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四个教学环节,分别为:(1)Free talk—导入。通过询问同学们在哪里吃早餐和中餐,引导同学们观察、发现对话产生的场所。(2)What are Zhang Peng and Sarah’s favourite food/drink?—新知理解。通过听音、看图观察,让学生在语境中进行相关训练。(3)Talk about Zoom’s friend’s favourite food and drink.—应用实践。让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合作形式说出Zoom的朋友的喜好。(4)Talk about your friend’s favourite food and drink.—迁移创新。从食物、颜色、动物、水果、运动等多个方面了解朋友的喜爱。
二、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1.Greetings
2.T:Where do you have breakfast/lunch?
T:How about Zhang Peng and Sarah?
(设计意图:通过询问在哪里就餐,唤起学生们现实中的就餐情境,激起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Step2 Presentation
1.T:Look at the picture.Where are they?
2.T:What can you see on the blackboard?
T:This is today’s menu.理解单词:menu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插图,从而引出对话的主人翁所在的场所。理解单词menu后,通过看食物图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3.T:What do we have today?
4.角色体验:(I am a cook.)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观察menu,从中找到问题答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再通过角色扮演,从课本到现实,增强了学生们的体验感。)
5.T:Who can you see in the lunch room? 切入点Sarah. What is Sarah doing?
6.听音回答问题:What would Sarah like to eat?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并从中获取信息。培养孩子信息获取能力。)
7.引出: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8.理解单词:favourite,解决新词含义和读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开始解决重点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My favourite food is..以及解决favourite 的意思与发音。)
9.实践运用,操练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My favourite food is ...
(设计意图:课堂将学生带入主题研究的真实情境,有利于其将文本信息跟自身建立起联系,学生感知语言结构,尝试运用所学语言,突破重难点。)
10.再听音并回答:What’s Zhang Peng’s favourite food?
11.理解单词:delicious.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听录音的方式获取Zhang Peng最喜爱的食物,同时解决课本delicious 的音义。)
12.T:Can they get their favourite food today? 引导学生从黑板或文本中找到答案,呈现文中句子We have...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文本或插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3.Fill in the blank.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挖空重点句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并提高学生观察判断等能力。)
14.Listen and imitate.
15.T:Now ,they are thirsty.Can they get their favourite drink?
16.检查答案并板书:What is his/her favourite drink?His/Her favourite drink is...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观察当天的菜单。同时拓展His/Her favourite drink is…,为下面分享朋友喜好作铺垫。)
17.实践应用: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 Why?
18.发散思维
T:If you were Sarah,what would you say?
T:If you were Zhang Peng,what would you do?
(设计意图:教师应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推理、设问、质疑,而非全盘接受(王勇,2019)。引导学生将文本跟自己生活经历相联系起来,形成个性化认知,表达个性化观点)
Step3 Consolidation
呈现Zoom在做调查。
1.T:Who is he? What is he doing?What is Sarah’s favourite food/drink?
2.T:How does Zoom know that?
3.角色扮演:Zoom是怎么问Sarah的喜爱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并模拟对话,为后面的调查作铺垫。)
4.T:Why does Zoom ask Sarah about her favourite food/drink?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主题意义To know good friends’ favourites.)
5.(继续角色扮演) T: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For example:colours、animals and so on.引导学生询问更多关于Sarah的信息,延伸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搭建语言支架,发散学生思维。)
6.回归现实,询问朋友的喜爱:T:Do you know your friends’favourite food or drink?
(设计意图:课堂将学生带入主题研究学习的真实语境,通过老师布置真实任务,让学生了解并尊重自己好朋友的最喜爱的食物、饮料、颜色、动物等,这个环节再次体现本节课的主题意义,引导同学关注、更多了解好朋友的喜好,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7.Report and shar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分享好朋友的喜好,让学生有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和价值感。)
Step 4 Homework
1.听音跟读对话,并熟练朗读对话。
2.了解你父母喜愛的事物、饮料等喜好。
三、教学反思
本课例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融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三类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活动于一体,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语篇,发展语言技能、多元思维等。本课例设计的教学活动,难易适中,环环相扣,帮助学生理解对话文本,利用思维导图贯穿全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取语言信息。再通过层层推进指引,在真实的活动中促使学生开口说英语。反思这节课教学,还存在不尽人意,值得思考、改进的地方: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各种表现和发展。这堂课没有关注到个别基础较差学生的发展,有些活动,参与不进来,从而造成孩子被动的局面。2.新课程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这堂课,在对孩子回答问题后的评价比较少或者没有及时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这些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晓堂.2018.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J/OL].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2018-09-30(10).
3.王勇.从同课异构角度反思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有效解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7):16-20.
此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立项号:2019YQJK253)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