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021-10-16 18:45:11郭瑞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创新课堂小学阶段方法策略

郭瑞锦

摘要: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新课改在不断地深入推行,这极大地促进了各阶段学校课堂的创新。其中主要包括由于教师思想转变而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并且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学习。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笔者将结合前人教学经验,再加上自身实践,总结成这篇文章,希望能够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学阶段;教学质量;创新课堂;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423

1.前言

教育相关部门和专家经过多年经验,编纂的小学教材对小学课堂学习知识的要求有限,综合考虑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产生什么差错将会导致学生将来的发展之路非常坎坷。所以在小学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以及夯实基础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对学习有益的习惯无可厚非,但是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明廉耻、知是非,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从而具有信心和底气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这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将来我国教育实力的另一种体现。

2.小学课堂教育的不足

小学课堂的细节问题很多,往往比较容易解决,在此不做过多论述。大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或者现象有如下几点:

2.1教师思维固化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再加上许多年长的教师接受的教育本就不发达,但是他们觉得对自己有效果,所以很多教师偏好传统方式的教學。但是固定的套公式教学的应用,就容易形成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维僵化的现象。或者教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经长年累月地使用,他们已经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速度,已经不适合新一代的学生,长久下去会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2.2教学方式落后

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有多年教学经验,实战经验丰富,足够应付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的教学方式对现在学生的益处不大。有些教师总觉得上课该讲授的知识都讲授了,剩下的就是学生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是现在的学生不愿意努力的结果。教师待在舒适圈中不愿意做出改变和创新,不愿与时俱进,也不愿继续去学习深造,导致课堂成果一般。

2.3学生不感兴趣

新一代的学生生活的环境相比以前本就充满了乐趣,并且大部分学生都具有猎奇心理,也就是说,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更何况是学生本就不喜欢的学习。所以教学内容的枯燥以及固定的教学方式自然容易使学生兴趣寥寥,更加不愿意去主动吸收知识,就算教师强行灌输的知识和内容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在教育当中是很失败的存在。

3.小学教育创新和提高的策略

3.1改变教育观念,创新课堂教学

新时代的强势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做出改变,不改变要么就会使学生接收不到良好的教育,要么教师就只能被这个社会淘汰。小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初步教育,更应该变革创新,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首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在课堂上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如此才有可能教育出高质量的新一代。

3.2增强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要求和道德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识方面,教师一定要及时的丰富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只有自己的学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能力驾驭课堂,起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但是信息时代教师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要学会从中甄别处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3.3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兴趣是一种很奇妙的动力源泉,能够引导学生去不断探索,并且帮助学生轻松完成要求的学习任务。但是要知道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这需要在不断地尝试当中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自己的兴趣,从而提高能力。比如小学生的作文课上,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题,比如:我喜欢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食物、动物、玩具、家庭成员等等下手,说起感兴趣的,肯定有很多话想说,那就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如此再加以修饰,就是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看来,写作文就容易很多。

3.4合理利用工具,增加学习渠道

在教学当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工具可以被利用。比如多媒体,他相比枯燥的课本,明显更加灵活和生动形象。翻转课堂中的微课程教学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将知识点融合到一个十分钟走有的短视频当中,学生对观看视频感兴趣,在观看的同时视频能产生预习、学甚至复习的作用,且与无教学工具相比教学成果显著。所以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等也是增加一种小学生学习的途径。工具的运用使课堂更加活跃,且时代发展迅速,新兴事物应接不暇,除了多媒体还有工具可以借鉴,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工具、应用工具,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提高教学的质量。

3.5合理因材施教,不能放弃学生

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同,就出现了学习成绩的分层现象。这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只对部分学生有效,秉承着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原则,可以开展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如此才有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学到最多的知识。比如把成绩比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放一起,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自主学习并形成良性竞争。把成绩中等,能跟上老师节奏的学生分为一组由两名成绩突出的辅导。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全方位辅导。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三组作业也根据分组不同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侧重点不同,弹性空间较大,既满足优等生的挑战心理;也满足的普通学生的练习需求;还满足了学困生夯实基础的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加强课堂创新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专注课堂,提高学生成绩,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完美实现了提高教育质量。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脱离自身的舒适圈,摆脱固化思维,在教学当中去不断尝试,去不断的否定自己、重塑自己,这样才能在创新尝试中提高自己。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这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会在教师的改变当中收获很多,包括收获自我的兴趣、成绩和素质等等,所以也就完成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质量的提高也是需要耐心去反复琢磨课堂,发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上),2016(01):79.

[2]高林.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4(12):66.

[3]杨学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3(11):12.

[4]邢浩.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0(20):5.

猜你喜欢
创新课堂小学阶段方法策略
新形势下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探索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2:12:33
初中政治创新教学策略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8:30:57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08:31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引导探究创建“新”的语文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7: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