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缘浅,向来情深

2021-10-16 12:44赵行专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

摘要:文本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情感的相似性,不仅要善于挖掘文本同类事物的情感相似性,也要善于和文本外的生活经验对接,挖掘相似情感。只有经过对比阅读,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深意。以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一文为例,谈一谈相似情感的挖掘,以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文本教学;相似情感;生活经验

文本教学的意义并不是把教师的阅读体验先入为主告知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反复阅读,在字里行间的穿梭中升华个人的阅读经验,走进文本的深处。随着文本阅读经验的丰富,在文本中不难发现很多情感具有趋同性,即相似性。这些文本的相似情感指向,往往不只是指向客观的对象,大多指向的是人性的根本。如基于人类相似情感进行比照迁移思考,就能高屋建瓴、更为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蕴。以郑振铎的《猫》一文为例,笔者尝试用相似情感来分析文本。

先来看《猫》一文的常态教学,有的教师倾向于把主旨归纳为通过三次养猫和失貓的叙述,呼吁读者要关爱弱小生命,因为生命是平等的。这样的归纳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反复阅读,将三次养猫经历以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展开深度阅读,就会有更多相似情感的欣喜发现。

一、情之所起,心起涟漪偶然心动

情之所起,一往而情深。《猫》一文中出现的第一只猫是三妹从隔壁要的一只新生猫咪。三妹最喜欢猫,她常在课后回家逗着猫玩。第二只猫是二妹从虹口舅舅家要回来的,较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三妹打趣地说:“你这只小猫,这样乱跑,是会被乞丐捉去的。”此言是假责怪真喜欢,用乞丐的相似喜欢烘托“我”的深爱。第三只猫是一个冬天的早晨蜷伏在家门口,伏着不去,我们不如取来留养。较之于前两只主观意愿强烈的要来喂养,这只猫的出现就像我们普通人生命中出现的很多偶发的情缘。并且第三只猫是以弱势、低微、丑陋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最初的方式往往预示着最后的结局。这也就为这只猫在家庭成员心中的地位以及最后猫的惨死埋下伏笔。“我”和三只猫相遇的方式都源于偶然,这和人类偶然相遇,偶生情愫相似。

二、情之所生,心起波澜得失无常

接着我们来看“情之所生”。《猫》一文中的第一只猫,三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度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美好的消逝总是出乎意外。小猫突发疾病,骤然离世。“我”的心间掠过一丝辛酸,但马上安慰三妹:“再向别处要一只吧!”一猫而已,喜欢当然是有的,但也没有到深情难忘的地步,随时可以被另一只猫取代。生命中人来人往,物是人非固然是常态。但是读到此处,不免让人唏嘘感叹,这哪里是说猫,分明在说人。我们总是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宽慰自己,要长情于同类,长相思于同类都困难,何况只是一只猫。以猫事,言人事,托物喻理,别有情味。

第二只猫和“我”之间是观看和被观看的关系。每天吃完饭,“我”的饭后节目就是看猫爬树,看它灵活的身影穿梭在枝叶间,看它在光影中捕捉什么又什么也没有捕捉到。此后二三个月,它不仅会捉鼠,而且能捉大老鼠。这样的猫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怎么能不招人喜欢呢?但在某一日清晨,小猫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家里的人都忙乱寻找猫,全家都陷入沮丧,仿佛失去了亲爱的同伴,李妈、张妈都为小猫弄丢着急、可惜。“我”受家人情感的影响,也跟着家人一起诅骂着那个横刀夺爱的偷猫人,虽是相似情感却也真切动人。从此“我”家很久不愿意养猫。不养猫的反常举动正反衬出我们家爱猫情感的深厚绵长。

此时的情感和上次失猫是相似的,但是在相似中又递进了一层。这只猫是完美的,不可轻易替代的。同样是猫,第一只猫显然没有什么家庭地位,连病得不肯吃东西了,三妹也只是逗它,买个铜铃给它戴。第二只猫享受了全家的独宠,却意外被人抱走。“我”的怅然、愤恨、诅咒,也许是连作者都说不清楚的“日久生情”。

“死别”是人力不可逆的,而突然的“生离”,诸如我们生活中被迫分离的情形,真是让人悲痛难当。因为失去而产生的情感是相似的:怅然、愤恨、诅咒那个不知名的东西。那些我们不经意间的“日久生情”,以及习惯拥有和顿失所爱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人类面临“失去”的常态情感和作者体验是相似的。所以作者的情感具有普遍意义。岂只是失猫,痛失吾爱。猫事即人事,以第二种失猫的情形讲述了人生中的第二种失去的情感。两次养猫经历生动演绎了得到和失去之间的一个悖论,得到了爱,也未必能长久拥有爱;失去了爱,也未必意味着永远得不到爱。

三、情之所终,心生伤痛无以弥补

《猫》一文中的第三只猫,缘起于“我”的怜悯之心。冬天早晨,蜷伏在家门口的流浪猫,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为免于自我道德谴责,迫不得已收养了它。这不是主动追求,而是被动选择。这是全家不喜欢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它的气质不活泼、缺少生命的灵动,连三妹都不去注意它。到“我”家它渐渐胖了,但仍不活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容易被外表的烨然华彩吸引,容易被活泼的性格吸引,这就和人与猫之间的情感极其相似。

它在晒太阳的时候会蜷伏在家人足下,说明它爱着家人。因怕冷钻到火炉下,毛都被烧掉了,真是又笨又难看。妻买了芙蓉鸟,这只猫难得活泼,跳上桌子,仰望鸟笼。妻子就以它为贼,提防着它,怕它吃了芙蓉鸟。不过是好奇的凝望,便招致恶意揣测。妻子爱鸟护鸟心切,却无端施加偏见给猫。一切源于不爱猫。爱和不爱在人类情感里总是泾渭分明。

及至鸟死,一条腿被咬去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只猫,一定是它吃了鸟。第二反应就是为爱鸟复仇,火冒三丈地拿起木棒追击、棒打这只猫。猫有声而无言,只能在“我”的追击棒打中发出一声悲楚的叫声。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

猫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这样的结局一如它来到“我”家的方式,蜷伏在门口。它自始至终没有走进这个家庭的内部,也没有走进家人的心里。偏见、误解和冷漠,难道我们对张妈李妈就没有吗?爱鸟死后,妻子因为这只猫总是凝望鸟,不分青红皂白坚定地认为一定就是它咬死了鸟,罪魁祸首就是这只猫。妻子因失鸟心痛,除了加祸给猫,还迁怒于张妈,指责她失职。张妈默默无言,猫默默死去,低微者不都是这样吗?第三只猫让作者深深反省,自责,懊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作者深深反省,自责,懊悔什么呢?追溯人生里的情爱体验和作者养猫经历,何其类似。爱与不爱,得到与失去,欢快与痛苦,都会转瞬即逝。而我们能深刻记忆的,却往往是那些痛苦、自责、遗憾、懊悔的爱。即便忧郁、低微、无语、丑陋,难道这样的猫就不配得到公正的“爱”了吗?人类只是自私地在乎了自己的情感而已。而猫的相似情感,它的好奇、依恋、渴爱,又有谁在乎过?

养猫又何尝不是养心,以爱的心,平和地对待生命,不过分宠爱,不过分期待,不过分偏见,以平和公正地眼光来爱一个生命。这才是《猫》中对爱的尊重、对爱的呼吁、对爱的警示。

奈何缘浅,向来情深。从《猫》中窥人生,人类的情感多么具有相似性。郑振铎用家庭细小的猫事和我们讲出人生的道理,一叶一菩提,一猫一世界。关于爱与被爱,关于得到和失去,关于人性的偏见、误解、冷漠。作者的永不养猫,既是一种忏悔,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倘若不那么爱芙蓉鸟,也许就不会那么误解第三只猫了,倘若不那么爱第二只猫,也许就会爱第三只猫了,爱从来都是裹挟着自以为是和偏见的。无怪乎李敖写下诗句“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真正能做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这样的人才是大觉醒之人。

《猫》的故事创作于1925年。这一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成为国际影响广泛的反对帝国主义运动。这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同时也是时代浪潮下“人”的大觉醒。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为维护中国人宝贵的人权而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郑振铎和郭沫若、茅盾等人联合起来发表《人权保障宣言》。郑振铎是“文学研究会”创立者之一,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同时,他深受“五四”时期“科学、民主、博爱”思想的影响,写作此文时正是作者思想的“彷徨”期,代表着他对“民主、科学、博爱”思想的探索追寻。了解这样的创作背景后,显然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爱护动物,呼吁生命平等这样简单,而是带着血和泪,通过三段得猫失猫的经历,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对人类之爱进行反思检讨。这是一首关于爱的哀歌。

作者简介:赵行专(1982— ),女,江苏省启东市折桂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阅读。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
谈数学课后探究问题的设计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构活动促进幼儿成长探究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练习设计
从生活数学到数学实践
初探大班民间故事的选材要点
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