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10-16 07:58:26李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护入院饮食

李小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福建 厦门 361003)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和年龄、生活方式、精神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2]。在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条件下,可导致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尤其是老年人[3-4]。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该病疗程较长,患者对疾病了解较为缺乏,易出现治疗失效情况,从而导致其再次入院,增加其医疗负担[5-6]。因此,还应加强对患者的认知干预,促使其全面掌握高血压知识,以增强其治疗配合度,保障治疗质量。为验证于高血压中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现对此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4例,借助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均47例。对照组:女19例,男28例;年龄60-84岁,平均(72.13±3.52)岁;病程6月-13年,平均(5.36±1.18)年。观察组:女21例,男26例;年龄60-85岁,平均(72.15±3.56)岁;病程6月-14年,平均(5.39±1.19)年。两组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7]内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患者及家属了解、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伴有全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及急性心血管疾病者;(2)其他基础性疾病控制不佳者;(3)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病房设施等,帮助其完成入院流程、常规检查等;待患者住院后,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流程,明确高血压危险诱因,监督其正确用药,分析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危险诱因,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后期,根据医嘱及患者需求进行相应干预。

1.2.2 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方式:每周一、周三及周五开展1次为时1h的集中化健康知识讲座;每天以口述方式,向其介绍高血压基础知识,询问其是否存在疑问,并分析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弥补其知识盲区内容,纠正其错误理念。对文化水平较高者,可向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对熟悉掌握现代通信设备的患者,可向其提供高血压网上查询地址,并提供相应网络服务网站。(2)健康教育内容:①基础知识:以通俗易懂语言,对患者科普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典型症状、病情持续发展不良后果、血压监测方法、防控方法等,并告诉其高钠饮食、吸烟酗酒、情绪过激、精神过于紧张等对血压控制的不良影响,解释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对病情控制及治疗的重要作用。②用药引导:较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因此,合理指导老年患者用药,对不良反应控制及服用依从性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各药物名称、作用机制、禁忌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有关注意事项等。考虑到老年患者记忆力有所下降,故而应反复向其强调各药物服用剂量、时间及方法等,必要时,可将各药物包装袋上贴上便利贴进行标注。③饮食控制:嘱咐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清淡及低胆固醇食物为主,选取富含维生素及钾的食物,如山楂、香蕉等,选择降脂含碘食物,如海参、海蜇、海带等,尽量选取植物油,少食动物油,忌食腌制食物。每日盐摄取量控制为3-5g,病情较为严重者,每日盐摄取量控制为1-2g。提醒患者注意保持饮食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并戒烟戒酒。④运动指导:解释适当运动对血压水平控制重要性,提醒患者严格遵守适量、有恒、有序、有度运动原则,每日步行控制在3km,时间保持在30min及以上,每周运动次数超过5次,或练气功、打太极及慢跑等,运动强度根据患者心率而定,以最大心率70%以上作为运动指标。此外,还应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自觉症状,适当调节运动量;运动期间,严格落实循环渐进原则,运动量以患者呼吸轻微加快、稍微出汗、次日未出现不适感为最佳。⑤心理指导:向患者解释内外界环境和高血压间的关系,分析引起心理紧张的原因,明确心理紧张在高血压发病及病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患者负面情绪给予适当理解,引导其正确发泄负面情绪。对性情暴躁及易激动者,引导其注意性格塑造,避免过度紧张或情绪过激,遇事保持冷静;当精神压力较大时,指导其通过倾诉法,释放内心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护配合度、健康知识掌握度、血压水平。医护配合度评估标准:完全配合: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用药、血压测量等一系列医疗活动;部分配合: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1/2及以上医疗干预活动;不配合:均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配合率=完全配合率+部分配合率。从高血压基础知识、情绪调控、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规律用药、按时作息等方面,评估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上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0-6分,其中,0分为完全不了解,2分为部分了解,4分为基本了解,6分为完全了解。测量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

1.4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24.0版本中录入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配合度对比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医护总配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医护配合度[n(%)]

2.2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基础知识、情绪调控、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规律用药、按时作息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s,分)

表2 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47 47基础知识3.98±0.42 4.25±0.38 3.268 0.001情绪调控4.11±0.45 4.29±0.41 2.027 0.023饮食控制4.16±0.54 4.48±0.43 3.178 0.001科学运动3.95±0.36 4.11±0.34 2.215 0.015规律用药4.07±0.53 4.36±0.47 2.807 0.003按时作息3.87±0.41 4.15±0.39 3.392 0.001

2.3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入院时舒张压及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以上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血压水平(±s,mmHg)

表3 比较两组血压水平(±s,mmHg)

组别例数(n)舒张压 收缩压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7 47入院时106.98±6.87 107.13±6.28 0.110 0.456出院时86.42±10.37 82.15±11.29 1.910 0.030入院时158.96±12.34 159.11±12.57 0.058 0.477出院时131.42±15.29 123.96±14.31 2.442 0.008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可引起诸多心血管疾病,导致患者身体健康质量下降,增加其家庭负担[8-9]。目前,临床尚无治疗该病特效手段,多通过降压药物,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防控疾病深入发展[10]。但多数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缺乏,自我血压控制能力缺乏。因此,还需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增加其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提高临床治疗质量。考虑到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较为片面,故可通过集中化健康教育、一对一面对面讲解方式,向其全面科普高血压疾病知识,指导其合理控制日常饮食、运动及心情,并规范其用药行为,维持其作息稳定,从而减少不良行为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提高其长期用药科学性,从而促使其病情的改善。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医护总配合度和对照组比,显著较高。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面教育,可帮助其准确了解临床各项干预措施开展的意义及目的,减轻其心里疑虑及不安感,从而提高其医护配合度。观察组基础知识、情绪调控、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规律用药、按时作息评分与对照组比,明显较高。表明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观察组出院时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比,均显著较低。可见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

综上,在高血压患者中健康教育的运用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入院饮食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 05:14:40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作文门诊室
健康饮食
作文门诊室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