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应用题教学如何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2021-10-15 03:43刘春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应用题教学

刘春艳

摘要: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对应用题自主讨论、探究,这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析数学应用题,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的逻辑思维体系,能够对于自己所学知识加以总结和归纳,然后将其应用于应用题当中。并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思考,由此提出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自主探究创作条件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究能力;数学思维体系

1、让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因小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与经验较浅,而应用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设计题目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题目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情况设计成应用题,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目,由此避免因粗心、马虎导致答错题的情况。比如:小学应用题当中会有单位填写的部分,部分学生对于单位的概念较为迷糊或者并没有仔细审题,树木应该高8米,但是小学生可能填写的单位是8千米,简单的单位换算答错,证明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对于题目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能够对应用题的题目有所了解和认知。教师在进行题目设计时,可以将生活事物写进题面,由此那个学生进行参考。教师可以出题为:普通树高为8米,世界上最高的树木超过80米,问世界上最高树的高度是普通树高的几倍?这类题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认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观察能力。

2、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有效的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与领悟,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由此能够独立解答应用题,最终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班主学生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畏惧数学难题的思想。同时,当面对答错题的情况时,教师要细心、耐心的加以指正,并且能够让学生形成数学并不难的心理,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畏难情绪。而在学习后期,学生如果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师便可以严厉批评和指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重复犯错是不应当发生的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式,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之处,也才能纠正自身的错误之处,由此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当学生刚接触应用题型时,要是可以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应用题所包含的信息,和学生一起共同解答问题。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小明要去乡下的外公家,车程需要3个小时,而汽车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请问小明和外公家的实际距离是所少千米?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引导学生抓取题面当中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小明到乡下外公家车程需要多长的时间?”然后再询问学生小明所坐汽车的车速是多少,最后回答距离的问题。逐渐引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等待教师来解答问题。当学生已经构建解决应用题的思维体系时,教师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取题面的有效信息,然后列式计算。

除此之外,还有答案不唯一的应用题型,针对这类题型,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还需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结题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进而完成整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3、教学环节要有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应用题所涉及的逻辑层面的思考较为滞后,许多学生只能通过教师引导,加深对于题目的认知和理解。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趣味性融入学习的过程中,便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而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法顺利解答问题,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加以知道和帮助。比如:家具的售卖虽然可以让学生对于日常的生活有所了解和认知,但其趣味性欠缺。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题目意思后,可以将题面进行转换,将家具的售卖换成图书、玩具的售卖,小学生对于应用题的注意力就会提高,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将题目解答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解题的过程以及所列算式的原因,然后将解题的思路带入到家具售卖题目上,经过题面的转换,学生对于这类题型的理解能力也有有所提高,由此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给予学生思考、交流的学习时间

现阶段,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需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拥有探索答案的兴趣与能力。教师针对题目进行讲解之后,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让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思考。最好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对小组加以监督和观察,对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难解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向其他的同学展示自己讨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建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信心,当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教师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答案,而是让学生阐述自己解题的过程和结果,了解解题的原因,然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再次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

5、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拔苗助长。小学数学教师可转换思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活化的题目,并加强学生数學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学习方式,掌握解题思路。基于此,数学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提升和完善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秀英. 浅谈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825.

[2]谈娅静.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 2020, 000(004):95.

[3]张山红. 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 2020(7):36-37.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能力应用题教学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生本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