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莉 乔媛媛
【摘要】目的:为深入研究干扰素中和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用,分析研判中和抗体的应用可行性。方法:筛选某院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依据治疗后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中和抗体疗效、应答情况以及阳性组干扰素中和抗体滴度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阳性组相较于阴性组治疗效果与总应答率明显略低。此外在阳性抗体组中,抗体滴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结论:干扰素中和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干扰素疗效,今后在选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干扰素中和抗体的含量。
【关键词】干扰素;中和抗体;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75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隶属感染科疾病,通常受乙肝病毒感染而引发疾病,临床症状包含乏力、恶性、肝腹疼痛等症状,潜伏期在6周至6个月不等,如不及时救治,病情容易进一步恶化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遵循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主。目前干扰素作为临床治疗方式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上广泛应用,并初具成效,但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干扰素中和抗体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过程中会不时出现,削弱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将深入探究干扰素中和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用,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某院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依据治疗后抗体检测结果的阴阳性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各50例,其中阳性组男28例,女22例,均龄(46.3±23.6)周岁。阴性组男27例,女23例,均龄(45.9±25.4)周岁。两组患者均无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外影响研究分析结果的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情况等数据,发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治疗方法:患者选用干扰素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周3次,每次3MU,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并于疗程结束后抽取血清,以便于对干扰素疗效进行检验。
(2)干扰素中和抗体检测:一是血清标本制备,血清经煮沸、稀释处理后放置于培养板上,加入稀释后的口腔病毒,静置观察24小时;二是观察细胞情况,当血清中细胞病变程度达50%~100%病变的情况下,则可判定抗体为阳性。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的中和抗体疗效、应答情况以及干扰素中和抗体滴度对疗效的影响为主。疗效判定标准:HBV DNA由阳性转为阴性。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将收集到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借助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在节省人工计算成本的同时提升计算精确性与工作效率。用x2进行检验,以概率%表示计数率。若P<0.05,则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中和抗体疗效对比
在经过数据收集统计后,发现阳性组(36%)相较于阴性组(78%)明显略低(P<0.05),表明干扰素中和抗体能够直接作用于干扰素,降低治疗效果。详细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应答情况对比
在经过数据收集统计后,发现阳性组的总应答率(36%)与完全应答率(26%)明显低于阴性组(78%、48%)(P<0.05),表明干扰素中和抗体能够直接降低患者治疗应答率。详细数据见表2。
2.3 阳性组患者干扰素中和抗体滴度对比
阳性组患者中以1:800作为抗体滴度界定指标,表明干扰素的治疗效果与血清内中和抗体的浓度呈负性相关关系。详细数据见表3。
3 分析及结论
我国居民肝脏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据调查显示,每年我国约有50多万人死于因慢性乙型肝炎而引发的肝脏疾病与肝癌,治疗的原则秉承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摸清,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尽管当下已经实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但即便如此仍有10%左右的患者死于因慢性乙型肝炎而诱发的肝癌,及时做好乙肝的诊断治疗工作已成为医学各界的共识。
自乙肝病毒问世以来,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未间断过,民众关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干扰素疗法作为被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抗病毒疗法,其优势在于疗程固定、药效稳定,不存在耐药性与停药的后顾之忧。干扰素具体又分为两种,普通干扰素与长效干扰素,但其原理大致相同,即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激活一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而发挥特有的生物学效应。但同样地影响干扰素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部分患者会在体内产生干扰性中和抗体,通过与受体相结合的形式,继而降低血清干扰素水平,时干扰素失效或暂时有效。
从研究结果来看,干扰素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其无论是总反应率,还是HBV DNA转阴的例数均远低于阴性患者。单从阳性患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上看,其与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呈负性相关关系,原因很有可能在于中和抗体通过降低干扰素α的疗效,进而影响干扰素对整个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因此该研究也验证了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对干扰素具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干扰素中和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能够影响干扰素疗效,今后在选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干扰素中和抗体的含量。
参考文献:
[1]郭焦枝.干扰素中和抗体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047):261-262.
[2]陈宪锐,王会亮,玄梅香,等.干扰素中和抗体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5):385-386.
*通訊作者:乔媛媛,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