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益
56岁的李女士因患有高血压,医生嘱咐需长期服药,饮食宜清淡,减少盐的摄入量。几个月后,她突然出现头晕嗜睡、食欲不振、脸色苍白、视物模糊等症状,被家人送医院急救。通过相关检查显示,无器质性病变,只是化验证实其血清中钠含量比正常人低了近1/3,被诊断为低钠综合征。经对症补钠治疗后,李女士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缓解。
大家知道,高盐饮食对健康有害。医生常劝患者“别吃得太咸”“饮食要清淡”,目的是为了减少盐的摄入,避免体内盐分过多,以利于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病情。但一些人因此片面地认为吃盐越少越好,甚至不吃盐。其实,这是个误区,也是不科学的。如果盲目地长时间过度限制盐的摄入,不仅对身体健康、病情控制及康复无益,还会带来低钠综合征等不良后果。
食盐既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又是维持人体多种生理活性的必要养分。它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在人体内可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分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是长期过度控盐造成钠的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清钠含量降低,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相关组织程度不同的水肿而引起功能紊乱,于是出现厌食、恶心、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同时,钠是人体内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无论是肌肉收缩,还是心脏跳动,都与钠离子息息相关。如体内钠离子严重缺乏,神经系统会变得很虚弱以致脑水肿,容易造成人的精神萎靡、疲倦嗜睡、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
所以,盐的摄入并非越少越好,日常饮食更不能禁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一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6克,其中2克盐是零食等所包含的隐形盐,炒菜用盐量不要超过4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鹽摄入量还要低:成年人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包括饭菜、零食等所含的盐量。
总之,盐摄入太多或太少对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