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目前,安徽省市区、县城、城市道路、重点(热点)区域等已经实现5G连续覆盖,但是5G驻留比仍较低,5G高倒流用户仍较多,影响用户5G感知体验。为了让5G终端用户能够很好地使用5G网络高速数据业务,在保证用户原有的感知基础上,提升5G用户在5G网络上的流量和业务时长,充分提升5G用户感知和5G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5G网络整体效益和流量,通过整合网管数据、优化数据、终端信息数据、用户信令数据和经分数据等海量数据,从终端、网络、业务和用户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5G网络痛点问题,为5G建设与经营鞠策提供更好的支持,不断推动网络建设与市场发展,全面提升5G驻留比[1]。
5G驻留比是指5G用户在5G中的驻留时长和在整个在4G/5G网内驻留总时长之间的比,如式(1)所示:
通过5G驻留比可以对5G网络质量进行准确的衡量,5G驻留比越高,就代表了5G占用5G网络的时长所占的比例越大,用户的感知往往就越好。因此,通过5G驻留比可以对用户感知进行分析。
5G驻留比的主要评估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5G驻留比评估分析流程
2.3.1 用户分析维度
利用用户的XDR话单、终端类型、套餐资费、上网流量、5G覆盖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潜在5G用户,从而实现精准营销,5G网络覆盖连续并且覆盖率比较好的区域中,可以引导用户多使用5G网络,让用户感知得到提升。
通过用户分析维度分析流程,可以定位出3类用户,并根据分类来进行5G业务的引导或者是终端营销:A类用户(低活跃的5G用户),对这类用户要引导并培养他们使用5G的习惯;B类用户(4G高价值用户),对于这类用户可以利用营销政策来引导他们进行5G终端的更换;C类用户(锁4G网用户),对于这类用户要引导他们解锁。
(1)低活跃5G用户分析:目前有部分低活跃的5G用户,这些用户5G流量使用少,但是他们的套餐资费比较高,对于这一类用户可以利用下面的措施来提升5G驻留时长:一是对月均流量使用低于10GB,套餐资费100元以上的用户,通过MR和XDR话单分析,对5G覆盖良好,上网次数较多的用户,结合上网业务类型与当前套餐资费对用户进行定向推送营销。二是针对这部分用户,通过“移动惠生活”APP内签到、做活动等方式免费赠送5G流量,推送热门APP体验,引导培养用户使用5G网络的习惯。
(2)4G高价值用户分析:引导4G高流量用户向5G迁移不仅能够降低4G网络负荷,同时也能有效提升5G驻留比,提升用户感知。利用网络指标和经分数据,分析挖掘现网4G高流量用户流量使用规律,并结合用户的消费情况,筛选出潜在4G高流量营销用户。
2.3.2 网络分析维度
利用资管数据、软硬采数据、5G KPI指标、MR指标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快速定位5G低驻留的网络问题,针对性进行网络优化,提高5G驻留比。
(1)5G低驻留栅格筛选。利用SEQ平台,统计5G活跃用户分别在4G/5G小区上的占用时长,根据资管数据将现网划分为100*100的栅格,已栅格为单位,分别统计每个栅格内的5G时长驻留比,筛选驻留比低于50%的栅格。
(2)5G覆盖情况分析。利用5G MR覆盖率指标(宏站MR覆盖率小于80%,室分MR覆盖率小于90%为弱覆盖),筛选5G弱覆盖小区,首先查询告警日志,及时排除故障,再通过MDT、测试及用户投诉等数据,精确定位弱覆盖区域,建立弱覆盖黑点库,分别通过RF优化、站点整改或增补5G站点等措施集中优先解决,根据4G负荷、高价值用户、用户投诉和站址等因素确定增补5G站点优先级。
(3)结构问题分析。在5G覆盖区域,针对5G低驻留小区,利用5G用户的MDT及软采数据中的经纬度信息与5G工参关联分析,利用大数据运算,将5G覆盖方向与5G用户聚集区域偏偏差比较大的5G小区(如覆盖方向与5G用户聚集区域偏差60度以上),对其采取天馈调整,使低驻留5G小区主覆盖5G用户集中区域。
(4)参数问题分析。一是邻区缺失:对驻留比低的小区进行邻区核查,核查小区周边2层邻区关系,若存在邻区漏配,添加相关邻区。为了减少工作量的情况下,可全网开启ANR功能,自动添加5G系统内邻区,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在采用周期性的人工核查,及时优化切换性能差的邻区,并对不合理的邻区进行删除,确保邻区配置正常。二是4G/5G互操作参数优化:目前5G整体覆盖仍然存在许多覆盖空洞,需要结合4G网络的覆盖情况,有效补充5G网络覆盖。当5G信号不够强时,能够迅速重选/重定向到4G网络,确保用户业务的连续,并且不会影响用户感知。在5G信号较强时,降低5G到4G的重选/重定向门限,同时加快4G到5G的重选/重定向,提升5G驻留比。
对合肥5G现网实施了5G驻留比优化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合肥现网有大部分5G用户与5G终端仍然在占用4G网络,占比达到66.20%。通过用户维度分析,满足迁移5G的三类用户分别有:A类用户(5G低活跃用户)占比12.25%;B类用户(4G高流量用户)占比16.39%;C类用户(5G锁网用户)占比21.76%。市场部通过电话回访、短信营销、“移动惠生活”APP活动、高校营销等措施,合肥5G用户数增长6%,5G用户使用5G网络的总时长占比增加15%。
(1)4G/5G互操作参数配置规范:根据目前5G驻留比指标并参照集团4G/5G互操作规范,结合合肥实际情况,确定合肥4G/5G互操作参数配置方案。
(2)邻区及参数优化:通过对5G-5G、5G-4G邻区核查,共添加2658条漏配邻区,删除5387条冗余邻区。另外对4G/5G互操作参数核查,发现并修改调整2578个小区不规范参数。
(3)干扰处理:共排查解决7处外部干扰,2处内部干扰。
(4)天馈勘测及优化调整:共对合肥1275个5G站点进行了工程勘测,完成天馈调整347处,波束权值优化741处,一共发现问题822处,已解决617处。通过多部门协调优化,5G覆盖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干扰,有助于提升用户5G驻留比。
(5)故障处理:通过实时对基站退服、网元断链等故障监控,及时处理78个故障站点,避免了由于站点故障导致5G用户使用不上5G网络,有助于提升了5G驻留比[2]。
(6)补点规划:通过对MR覆盖率、路测、用户投诉、高价值用户等数据综合分析,共有78处需要新建站。
按照本文介绍的优化方法对合肥进行优化后,5G驻留比由4月份的41.28%提升到10月份的60.83%,提升幅度达到51.28%,优化效果非常明显。指标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5G驻留比优化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