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人,不同的养老观

2021-10-14 11:28颜凤仪
现代苏州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养老院养老生活

颜凤仪

在《礼记·礼运》中,儒家描绘了一个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俨然成了当时人们理想的老年生活。

你打算如何度过老年生活?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养老观。想法和选择或许因人而异,但选择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养老方式,度过一个从容愉悦的晚年,却是人们所共同期盼的。

00后 活出自己,老了也会很可爱

“不求功成名就,只求万事随心,即使不再年轻,也要活出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与知己好友住在高端养老社区里,然后慢慢变老;哪天一时兴起,想结伴去法国巴黎跳个广场舞,也能说走就走!”00后的舒凌风畅想道,“这种设想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至于如何赚钱,我还在探索中。”

随着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兴起,年轻人首次买保险的年龄越来越低。受家庭养老氛围的影响,还在上学的舒凌风在父亲的资助下购入了一款重疾险。“身处重疾年轻态的时代,患病的几率也大幅度提高。趁着现在年纪小购入,保费低,一旦不幸遭遇重疾,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有一份高保障的重疾险在面前挡着,也会让自己与家人安心、放心不少。”对于维系健康与为自己购入保障,是她接受并愿意做的事情,也是正式向“养老”迈入的第一步。

你以为00后整日发愁于挥霍不尽荷尔蒙和青春的活力,娱乐,夜以继日不费劲,饮料,碳酸加冰来一打……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00后早已步入精神老年,养花种草、早睡早起、泡养生花茶、清淡饮食,以及做艾灸……

除了能够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养多肉植物是舒凌风最“养生”的日常,桃美人、橙雪球、蛋黄奶、三日月美人等品种应有尽有。“可能有人觉得年轻人不该做这样‘养生’的事情,但它能带给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可以是充满乐趣的,可以是令人感到安宁祥和的。”

当问及以后养老想依靠谁时,舒凌风告诉记者,最主要还是想依靠自己。“要想过上更差异化的老年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多养生、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到我老了,也一定很可爱。”

90后 存钱和买房,“安全变老”的保障

“才二十几岁,已经觉得这辈子不会遇见最爱的那个人了,甚至开始浏览养老院。”这是一条曾在微博上被点为高赞的评论。这些年,关于“养老”的议题不断在互联网上发酵,其中不乏大量90后的年轻人,他们不仅认真参与讨论这一议题,有许多人还为之做出了选择和准备。

1997年出生的陈欣怡,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教师岗位工作,年收入对她来说还算满意。“我虽然才工作两年,但是提前退休,成了支撑我赚钱的最大动力。”她调侃道。

苏州独生子女居多,不愿或无力抚养孩子的90后年轻人们只能慌张地将“养老”的准备指向了最实际的东西——存钱和买房。“我喜欢出去旅游,退休了以后就想多出去走走,所以才有了奋斗的动力。我肯定会储备足够的钱,然后才退休。”陈欣怡认为未来要做的事情,现在就要提前布局好。

对于养老,陈欣怡脑海里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案,“首先在父母帮助下,购置一套房产,贷款部分可以用公积金。退休后如果不需要居住,可以以房租补贴养老;我在尽量攒钱,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不会跟风买任何理财产品;做老师其实压力很大,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监督父母体检。”对于养老,陈欣怡坦言自己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形态,但总之,她想让自己不断朝着“能有更多选择的路径”走去。

“我对养老的担忧源自安全感的匮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按理来说还没到特别必要关注衰老、养老和死亡的议题,但爱上网冲浪的陈欣怡却发现,这样的恐惧和焦虑在网上已具有普遍性,“很多90后都是‘身未衰,心已向老’。”

“我努力考取了一份有编制的工作,再准备一处可以让自己蜗起来的房子,再通过理财攒点钱。我想这样,以后至少可以‘安全变老’吧。”

80后 “养老”虽远未到,但未雨绸缪

养老问题是80后现在经常探讨的问题,虽远未到,但都未雨绸缪。

“我们这代人普遍的想法是‘不指着孩子养老,能不给孩子添负担就是我辈楷模’,最终形式都是落在俩人居家养老或去养老院养老。”35岁的朱金峰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批80后的想法。他们大多数人肩上扛着房车贷,脑子里想着孩子的兴趣班,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生活重担的同时,开始思索起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

谈及养老,朱金峰说,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子女工作在外地甚至出国在外,没有办法陪伴老人,于是老人在家的安全问题就成了巨大隐患。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很多老人選择了住进有安全保障的养老院。所以他的选择是以后能自理就居家养老,不能自理就去养老院养老。

对于养老院,朱金峰大多关注娱乐设施,环境,以及是否有丰富的业余生活。“我希望能有包括剧场、电影院、图书馆、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这样我就能和志同道合的‘老友’一起打牌、锻炼、打游戏了。”他认为和很多年龄相仿的老人在一起生活,自身的孤独感会大大减轻。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朱金峰清晰明朗,“已经开始考虑攒养老的底子了”,他当下的想法是,先把房贷还清,把孩子抚养成人,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通过投资理财让自己财富增值。与此同时,他认为努力工作升职加薪也非常重要。

像朱金峰这样还有30年才退休的外科医生,大概率在到达退休的年龄后也会继续学习。“只要身体跟得上,我就要继续发光发热,不与社会脱节。”面对未来的养老生活,朱金峰颇有信心。

70后 优雅老去,何尝不是一种美

作为在时代变革的夹缝中求生的一代,养老问题对当下已五十岁左右的70后,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依靠儿女的家庭养老显然已经被时代淘汰,摆在70后面前的一个事实是,他们必须学会自我养老,尽量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充实又精致。

如何才能在过上体面、愉悦、有保障的老年生活呢?与其退休后降低生活品质,掰着手指头生活,已从吴江慈善基金会退休的顾晔,未雨绸缪配置养老资产,为老年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我平时会从工资中留出一部分作为养老钱,通过理财,现在数目也比较可观了。”

居家社区养老可能是最符合中国人传统预期的养老模式,对顾晔来说,也是不错的养老选择。“因为我一直进行锻炼,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尽量不要麻烦别人。相比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能够对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政府力量、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又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可能会寿命更长,心情更佳。”

在顾晔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衰老”这个词。她于万千退休人员中,可谓是一股难得的清流,日复一日地用瑜伽和舞蹈唤醒舒适而精神抖擞的一天,坚守着比年轻人还难得的自律。“活到老学到老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发展自身修养。”她认为只有老的从容,老出境界,那么优雅地老去,也不失为一种美。

未来,顾晔希望自己能学习更多技能,“我会在老年大学学习各项关于音乐和舞蹈的课程,并且积极参加舞蹈比赛;学习化妆课,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点;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健康地生活,淡定而从容地变老,余生也可以变得很充实。”

60后 纯粹和温暖,为余生增添乐趣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虽然已经逐渐进入了“准老年”时代,但大多数打拼了半辈子的60后,依旧不让自己忙碌的步伐停歇,“我还会工作和‘带娃’,直到走向能颐养天年的年纪。”正在经营一家纺织后整理工厂的钮志良如是说。

“我以后会选择在家养老,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含饴弄孙……这样的画面那么温馨而美好。”孩子天真的笑声,对于很多60后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心理慰藉。从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60后对在家人身边颐养天年的那份割舍不掉的情结。

“现在社会竞争相当激烈,子女在外工作压力很大,在家养老还让子女下班回家后就可以立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诚然,他们这一代人,虽然出生在并不富裕的时代,但大多受过较良好的教育,独生子女是这一代绝大多数的家庭状况,大多数家庭都十分在意这颗独生苗,他们愿意把人生剩余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部放在这一个孩子上面。

面对未来老年可能出现的状况,理性的钮志良早已思考并做了一些己所能及的事,避免给子女增加负担和麻烦。“作为个体工商户,我给自己购买了养老社保,这些钱能够勉强维持以后正常的生活开支;我也会在退休前多存一些钱,这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其他额外开销。”

如今,仍有相当一部分60后无法接受,老年时躺在床上任人来照顾的场面,钮志良同样如此。他所做的就是让自身强壮健康,用来对抗未来的晚年生活,让老年时间,来得更晚一点。“健康的身体就是本钱,我坚持健身已有十六年了,经常会适当做些力量训练,同时控制饮食。”如今的钮志良已锻炼出一个健康的身体,每日精神抖擞,与一般靠保温杯度日的60后截然不同。

都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反而向往纯粹宁静的环境。钮志良打算在农村建一幢小楼房,“窗花格栅,与乡间的修竹绿树掩映,如若以后和子女分开居住,人生的安顿与心灵追寻,便在此处。”

猜你喜欢
养老院养老生活
养老生活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搭讪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