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021-10-14 07:14孙静赵文军刘洪波王福彤李方慧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课程思政

孙静 赵文军 刘洪波 王福彤 李方慧

摘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政教育,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黑龙江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例,建立协同育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通过提出具体目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导师思政意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具体的教学和改革措施,为建立协同育人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3-0066-02

0 引言

坚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教育部提出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把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黑龙江大学目前在本科教育阶段,针对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生相关的“课程思政”工作探讨相对较少,如何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黑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具有本科“课程思政”的一般特点,但由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差异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1 存在的问题

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托,全国各高校都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目前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3]。

1.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一些高校没有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没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把“课程思政”片面理解为直接穿插思政教育元素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或者简单增加几门思政课程,直白地灌输给学生,没有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浸润德育教育,不能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1.2 重形式而轻实质

开展“课程思政”的难易程度根据专业課性质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课程重形式而轻实质,没有将思政的内容和要求与专业课程的大纲、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生搬硬套,学生获得感差,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1.3导师思政意识不强

研究生导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强,忽视对研究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忽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没能很好地发挥学术道德的引导作用。

1.4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些高校缺乏健全有效的评价体系,健全有效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质量评价主要从导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对导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等进行学习效果评定;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改进教学效果。

2具体的改革措施

本文从明确具体目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导师思政意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思政建设具体的改革措施[4]。

2.1明确具体目标

以德育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2.2提炼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学业教育的主渠道,深度挖掘和提炼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相融合。对于黑龙江大学,我们可以深入挖掘黑龙江爱国主义文化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铁人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龙江精神的内涵,提炼上述思政元素,梳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连接点,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将思政元素分散到各类课程中,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2.3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协同育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明确教学设计、育人元素、融入载体、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大纲修订、内容设计、课件制作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讲授、实验实训和考试考核等各环节。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5]。

(1)公共基础课。把马克思主义观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在研究生课程教育中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专业课。包括学位基础课和学位方向课,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科研前沿和技术发展情况,将社会责任和文化自信等价值观念嵌入课堂教学中,比如,“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天眼”“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基本形成等等。使价值引领融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融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实践类课程。通过让学生参与土木工程实践,认识土木工程在行业中的社会地位及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增强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用典型爱国敬业的事例激励学生深层次理解胸怀祖国及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时代楷模”南仁东,燃尽生命,只为天眼;“时代楷模”黄大年,积劳成疾,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通过这些典型人物事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2.4 增强导师思政意识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明确导师在课程思政主体协作模式中的角色。导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光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明确导师立德树人的本体职责,增强导师的思政意识。

2.5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纳入导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导师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动态化、常态化和滚动式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和导师,对于学生,应对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调查;对于导师,通过导师间相互听课观摩,相互评价,督导听课等多角度进行指标化的评价,得到系统综合的评价结论。最后,导师根据反馈结果,对课程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6]。

3 结语

总之,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政教育,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如何增强导师思政意识,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这些改革都需要结合学校的自身发展和实际情况进行探索。黑龙江大学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提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措施,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协同育人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梅瑞斌,包立,王晓强,等.“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与价值典范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21(1):84-89.

[2]于博.基于协同育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5):164-165+168.

[3]王茜.“課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75.

[4]常显波.“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2019(12):44-45.

[5]蔡小春,刘英翠,顾希垚,等.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10):7-13.

[6]罗娇.研究生导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11):152-154.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双证制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