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峰
新课改下,教师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需求,引导学生充分动脑思考,探究还未解决到的新问题。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而言,内容枯燥抽象,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地融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探究的问题要进行较好的情境创设,使之能够吸引学生,并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求,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师个人的文化底蕴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意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环境当中,身在意在数学课堂,这样才能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可以依托真实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环境。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一步步引导、激励学生进入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是将情境创设中的认知信息转变为情感信息,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兴趣直接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只有创设出适切的教学情境,才能激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积极反馈。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索、激烈地辩论交流,能迅速生成教学成果。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2.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目标的达成
一节课的收获取决于学生在这节课的参与程度,如果参与度不高,游离于课堂之外,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在熟悉的、关注度高的数学教学情境中会表现得思维活跃,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目标的达成。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围绕教师对课堂的预设,有效地进入学习过程。情境的创设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所创设的环境中明确所要探究的方向,即情境要“引生入胜”。因此,情境引入要满足以下要求:
1.明确针对性
按照教学内容将高中数学课堂大致分为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类型,故不同的课型中情境创设都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让学生通过情境创设明白此次所要探究的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和思考。
2.发挥启发性
情境的创设应有一定的启发性。由设置的合理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随之能让学生提出较为有意义的新问题。
3.具有可操作性
情境的创设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由于学校的硬件设备差异,班级编排的方式不一致,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适应教学环境和具体学情。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并不单一,这需要教师结合每节课所分布知识点的性质选取较为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以此收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周围环境创设情境
利用熟悉的环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代入感,能够很快融入其中,并轻松理解新课中的抽象内容。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这一章的内容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整体结构,将教室视为一个长方体并感受里面存在的点、线、面的空间位置关系,教室中的课桌面、书本、门的表面都可以当成“面”,各种管道都可以当成“线”。
2.利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思维的发散总是从思考问题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条理地层层设疑、释疑,以问题推动课堂。整个教学过程只有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利用數学史料知识创设情境
课标中要求教材编写时要渗透数学文化,体现人文精神。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也可充分利用积累或查阅到的数学史料、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等丰富的资源,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承载了传播数学文化的任务,让学生体会数学家在为数学发展的历程当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并接受思想上的洗礼。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教学手段,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主要的应用在于创设动态的数学情境,呈现变化规律、探索性问题的实践,使抽象的数学问题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情境创设的本质就是营造一种有形的实际环境和无形的精神氛围,把认知信息转化为情感信息。数学教师基于课标要求,以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根据课堂需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灵活驾驭课堂,巧妙处理教材,提升了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促进了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与升华。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