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让习作更出彩

2021-10-14 20:09杨艳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习作教材

杨艳

小学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疼。“作文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作文素材积累不够,或是有了素材不会灵活运用的缘故造成的。很多语文名师指出,只有正确解决了作文素材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写作技术的问题。

首先,素材积累要全面,要“有米下锅”。作文素材是指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带有一定意义或情感的原始材料,包括事实、人物、图景等,都是写好各类题材作文的基础。积累素材最有效的三大途径为语文课本、生活感触、课外阅读。真实的生活感触是学生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学生对所见、所闻、所想及时记录并写成日记,是最好的积累方法。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章的风格,进而积累到好词好句。统编版语文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素材库,每一篇课文都是专家团队精挑细选的,文中的好词佳句都值得学生用心摘录的,行文结构也是值得模仿和借鉴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用好语文教材让学生做好最基础的素材储备,促其在习作中“有米下锅”。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素材积累的同时做好分类整理,审清题目对习作要求做好合理巧妙的运用。如果说“有米下锅”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就锅下米”则是最关键的一步,试想如果这个“锅”需要做八宝粥,但你却做了一锅米饭,那就“离题太远”,因此就作文要求选好素材至关重要。一位学生在写作《难忘的一件小事》中,他写了同桌在考试前借自己橡皮解燃眉之急的事,很大篇幅都是在描写同桌的外貌,外貌描写用了很多平时积累的形容词,虽然写得很好,但是对要写的内容却几笔带过,最终导致得分很低。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要求,以至于将素材积累没有用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让学生审清楚题目以外,在日常的素材积累中也要让他们特别注重分类整理,如外貌形容类、景色描写类、情绪表达类等,分类时要明确这一类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作文。这些素材的分类和相对应的运用,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进行引导。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巧用古诗词的积累,为习作画龙点睛式地添彩。近年来,各级学校对学生古诗词的背诵都非常重视,从统编版教材古诗词篇目的增加到各类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都让学生储备了大量的古诗词知识。但学生背诵后却很少运用,如果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便能让作文有亮点。笔者在习作教学中会结合学生背诵积累的古诗词,有意地引导和鼓励他们加以运用。如在一幅绘有孩子放风筝的看图写话小习作中,我先问学生看到这幅图能想到哪首古诗?学生看后,很快答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表扬了学生之后,我便告诉他们以后面对习作的内容,可以先在大脑中搜索一下有没有对应的古诗词,因为一些景物、心情、场面等诗人都有描写,恰好我们也背诵过,就可以直接借鉴了。而在参加研学旅行途中,如西湖、黄鹤楼、大雁塔等名胜古迹,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搜索前人是否有相关的怀古抒情之作,并让学生在自己的游记中选择恰当的诗句予以运用,为文章添彩增色。

最后,巧用排比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增强句式的灵活性。习作素材的积累中不仅包括好词佳句的内容积累,还有一些句式结构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句式灵活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疑问句吸引读者,感叹句直抒胸臆。如在学生学习了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一课,我引导学生在写景物的时候,运用课文中的三个“它看见”的排比句,以“桃花水”的视角来描写春天,除了“看见”,我们还要发动学生的“五官”(听到、看到、闻到、尝到、触到)使用排比,这样的排比相对于“有的……有的……”的描写更有新意,也更生动灵活。

学生的习作水平就是语文素养的一面镜子,教师要在教学生如何积累素材的同时,更要鼓励他们灵活运用素材,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教师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总结教学经验,多交流多运用,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雙向提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习作教材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教材精读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