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张瑜
相比较传统的学校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其自身的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
在现阶段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教师承担绝大部分的授课内容,而其缺乏一线工作经历,脱离行业的最新发展态势,授课方式也是单一的理论讲授,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培养模式,让企业也加入了培养学生的队伍当中,学校和企业都是教学的主体,校企可以联合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模式,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制度等。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有着两个不同的身份,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的学徒。作为在校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各项考核,受到学校的管理;作为企业的学徒,依据《劳动法》,企业需与其签订合理的用工合同,根据学徒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福利、报酬。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建一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资深师傅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学校教师承担理论教学任务,企业师傅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熟悉、掌握前沿技术等,并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挑选一批工作经历丰富,实践能力强,又具有一定传授经验的员工担任学生的企业师傅。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也需要相互沟通,交流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
在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教学指导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掌握实践技能,那考核就不能仅限于单一的理论考试,企业同样需要参与考核。一方面学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企业师傅根据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再按一定的比例,结合两者成绩,进行最终的评价。从考核中,导师们也可以发现教学问题,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
现代学徒制在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场所、考核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针对这些变化,相应的学生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有:
在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政、安全教育往往是缺失的。企业追求的价值在于经济效益以及工作效率,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加强思政教育,学生心理难免会失落。学校教师需要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虚心求教、爱岗敬业的价值观。
学生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学生去企业之前,必须征得家长的支持与同意,签订同意书。即便学生学习环境从学校转移到了企业,但在学徒期间的交通安全、工作安全、生活安全也都是学校需要考虑的。特别是现阶段网络信息发达,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无孔不入,学生对此辨别力又不强,更需要学校加强安全教育。
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教学大多是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包括但不限于岗前能力培训、企业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等,特别是顶岗实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企业当中,而学校没有太多的人手把学生管理人员安排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大部分学管人员还是以学校工作为主,即使在企业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与学校的沟通也不甚通畅,学校在管理企业学生方面仍停留在校内阶段,对企业学生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即使学生受到企业的管理,但是企业管理模式不同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大多是“开放式”的,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在学徒期间,学校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校内,必须延伸到企业,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徒期间大多分布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不同指导老师,考核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而大多数的高校在考核学生最终成果时,形式比较单一,仅包括实践技能单一测试、撰写实习日记或论文等,而且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在临近考核日期时,临时抱佛脚补写实习日记等,全方位全过程性的考核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成果大打折扣。
现如今,高职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接受讯息十分的方便,班主任、辅导员也大多通过手机微信群、QQ群发布通知。虽然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相关内容,及时反馈意见,但是群发通知缺乏规范性,而且发布信息较多后就会覆盖先前信息,导致学生很容易错过重要通知,特别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助学政策、考核安排、校企合作情况、企业招聘、学术报告以及校园新闻等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工作、生活的理念和方式,同时,也将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好的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有着巨大作用。
学校、企业、教师、师傅、学生是现代学徒制中涉及到的五个当事人,这五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见图1)。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打通各个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互联共享。
图1 现代学徒制当事人关联图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不在校内,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才能消除这些影响,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势必要求学校层面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个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校、企业、教师、师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管,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学习与反馈。
首先,在这个平台中必须包括学生、企业、教师、学管人员在内的基本信息。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电话号码,同时还必须得有家长号码以及家庭住址,以防在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的联络到学生家长。企业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介绍企业经营范围,所需学徒岗位以及企业导师介绍等,方便学生进行选择。同时,平台上也要有学校教师以及学管人员的联系方式、专业技术或管理特长,方便学生在需要时能与相应的老师取得联系,及时获得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其次,平台中必须要有学习功能。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特点,教学任务需充分考虑企业用工需求,又要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功能是为了学生在工作之余,可以借助平台上的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微课等信息化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学习功能中还得添加企业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有上传、下载、直播、监控等功能。企业导师大多承担了企业较重的工作任务,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学生身边指导学生,这就需要一个平台记录下学生现场操作过程,企业导师在工作之余给学生进行打分,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管也可以通过平台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以及管理方法。
再次,还要有查询功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入平台,查询各科目的考核安排、考核成绩、所修学分情况,做到学习结果心中有数。同时,还未正式毕业的学生对于实习就业的信息是非常关注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查询,如果学生对现阶段实习企业不甚满意,也可在平台经个人申请,家长同意,学校审核后重新进行企业选择,经过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对在校学生给予了多项补助制度,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现代学徒制学生也可通过平台进行申请,查询审核情况。
最后,平台还需要有交流功能。学校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一些新闻信息,让学生随时了解学校动态,营造离校不离人的环境。学生在平台上也可以通过论坛进行沟通交流,发布自己平时学习、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求助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见图2)。
图2 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框架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背景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模式结合起来,贯穿整个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