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彦 喻小莉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的缺失是坚持批判性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而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也是二者辩证关系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包含理论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实践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以及自我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实现条件包括夯实理论功底,彰显理论的思想性;优化教学语言;关注现实生活,强化问题意识;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建设性
2020年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發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核心内容。如今,“3.18”讲话全文在开学季刊发,具有突出的信号意义和强烈的指导意义。文章指出,要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这既是对以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做出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其中,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又澄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探索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而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特别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心引导与培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实的实践性问题,关系到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问题,还关系到当前精神生产和再生产能否满足学生期待的问题。这对于明晰课程的理论特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基本要求,就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究两者统一的必然性、内涵和实现条件这三个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必然性
在当今的青年大学生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遭受了在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的“冷遇”。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现实的挑战时,缺乏“为时代立言、为未来立向、为人民立命”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立场,出现了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的弱化,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缘化”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换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边缘化”实质上是其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的被“边缘化”。所以,为了尽早摆脱被“边缘化”的境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自觉地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课程品格。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是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的理论来源和精神底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其彻底的批判精神,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批判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的变革的首要表现,它是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开始的。经典作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除了是对它的追求极致化而窒息理论生命力的体系主义进行批判,更为重要的是对它不回应时代要求和不体现时代精神展开批判。马克思明确地提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不是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现实的问题和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这一立足点出发,将实践观点彻底地贯穿到自然界、人的思维乃至人类社会领域,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是从思想中洞察出现实,以现实来展示思想,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命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批判性,还体现在从哲学领域延伸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突破了将劳动价值论囿限于经济学研究领域和资本主义社会框架的禁锢,站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的存在论高度,破解了资本与存在之间的秘密,揭露了在“物与物之间的资本关系”这一假象掩盖之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既批判了把人视为资本附庸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又批判了把人抽象化为脱离实践的理性精神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实现了从“抽象理性批判”到“抽象存在批判”再到“资本批判”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的变革并不止步于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批判,它还将批判视为工具并指向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把资本主义社会理解为暂时性的存在,把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解为消灭现状的现实运动,而这种批判性根源于革命的辩证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经典作家利用辩证法的这种特殊品性,对空想社会主义展开批判,认为它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不合理”,而并未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展开批判,批判应从“思想”走向“现实”。正因如此,列宁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性质的确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2]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的缺失是坚持批判性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态各异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开始竞相争夺思想领地。面对社会思潮的冲击,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此关键时刻却不约而同地选择“集体失语”和“集体不在场”,逃避对任何社会思潮的批判性回应。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凭自己的教学权威,在不对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比较的情况下,排他性地臆断主流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并沉醉于自说自话的独白中,这无异于政治宣誓的空洞说教。精神领地的争夺从来都是不进则退,高校思政课教师若在此种情形下袖手旁观,无异于拱手让出教育的主动权。反过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彻底的批判性分析,直击社会思潮的要害,在同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思想阵地,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对社会思潮缺乏批判性的正面回应之外,对社会现实亦是如此。一种情况是,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了规避现实的片面理论化的道路,以教条抗拒时代,以概念消解问题,与现实之间形成了“相敬如‘冰”的二元对立关系。这种无关乎现实的纯精神领域的思辨游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闭塞中萎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观照社会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且青年最为关心的现实议题,那么青年自然也会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种情况是,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密切关注着社会现实,但仅以单向度的辩护方式介入现实。对现实的辩护是必要的,但若一味地为并非理想的现实做纯粹的辩护,缺乏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这不利于社会的理性塑造,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的消退而无法吸引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保持批判性的品性,既要为合理的现实辩护,又要对不合理的现实展开批判,两者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张力。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也是二者辩证关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不同于割裂了肯定和否定之间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我第一次否定的时候就必须使第二次否定可能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怎样做呢?这要由每一种情况的特殊性质而定。”[3]这种否定丢弃的是糟粕,却保留了精华,是对批判对象的继承性“扬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在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中,还蕴涵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以及对新事物的建设和发展,“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4]辩证的否定观通过对现存事物的既否定又肯定,并增添一些现存事物所无法容纳的新内容,来建设和发展新事物,这体现了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也有别于黑格尔的否定观,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马克思将辩证的否定从纯理论层面的抽象思辨体系中拯救出来,以实践为立足点,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赋予辩证的否定以现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否定观,批判了其唯心主义基础,保留了其合理内核,增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所无法容纳的唯物主义基础,建设了一个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辩证否定观。另外,他们还将唯物辩证的否定观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主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现存的社会形态既有相比于前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又有其暂时性,应在对现存社会的肯定和否定的理解中,建设更高级的社会,实现了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思维的彻底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勇于承担集现实的辩护、理性的批判和積极的建设于一身的社会责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内涵
霍克海默曾专门对“批判性”作了说明,“批判指的是在上述东西的发展中去追根溯源的努力,是区分现象和本质的努力,是考察事物的基础的努力。”[5]可见,霍克海默将批判仅仅理解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活动,局限于精神批判,而马克思主义批判更重要的是实践批判。精神批判和实践批判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等同、相互代替,尤其不能把精神批判视为批判的终点。对于精神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关系,马克思曾这样精辟地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当然,作为最终归宿的实践批判也不应盲目,而应在科学的精神批判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批判还应包括自我批判,经典作家一直不断地对自己过去的观点展开自我反思和批判,这种对自我理论的批判精神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革命性的重要表现。经典作家自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就是以批判者的姿态从事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活动,他们坚决反对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顶峰”,坚决要求以新原理代替某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旧观点。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附录一文中这样说道,“这本书描写的情况,就英国而言,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成为过去。”[7]敢于自我解剖、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治学风格。所以,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性,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又或是自我层面来看,都是为了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建设,以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也可以从理论、实践、自我这三个方面来阐释。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几种主要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面回应和批判,以期更好地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如在人类文明进步和各民族文化交流中,作为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某种价值共识,但在不同的国家难免会存在价值共识程度的差异,且共识价值并不等于无差别性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论”涉及的是中国是否要直接移植西方价值观的问题,这实质上是一场西方文化霸权和殖民的阴谋。因此,针对“普世价值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既要肯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共识价值的历史进步性,也要毫不留情地批判将一定范围内的价值共识泛化的“普世价值论”,更要建构超越于资本主义共识价值之上的社会主义共识价值,将它们批判性地吸收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比较,深度剖析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真实内涵,揭示出它们相比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特殊性。如社会主义自由蕴含着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以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之意;同样,平等也蕴含着消灭阶级剥削意义上的劳动成果的平等共享之意,这些都是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所不容纳的。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积极的姿态介入社会现实,及时地回答时代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既要对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的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加以辩护,同时也要面向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对社会现实的局限性给以批判,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际地改造和超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为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实际效用和价值。如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诸多成就,包括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等方面;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发展方式依然属于粗放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肯定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为其加以辩护,但也要对这一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性予以批判和改造,以期促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做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正是对改革开放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结果,是为了批判性超越改革开放所产生的新问题,这一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建设性的发展。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我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时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展开批判性的反思和总结,既要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但也要对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予以批判性反思,并对其不断克服和超越,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经历现代转型后,成就和问题并存。孙其昂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有过这样的论述,“转型社会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提供社会场景,也塑造出不同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基础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8]可见,社会的现代转型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被卷入了现代转型的浪潮。理性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既有教学现代化转型的成功经验的积累,但也出现了顶礼膜拜和过度使用先进教学技术的“唯技术化”、政治淡化和边缘化的“去政治化”以及娱乐游戏元素无节制地侵占的“泛娱乐化”等偏向。教师应勘清现代的教学技术和娱乐游戏素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使用边界问题,既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应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潮流,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也要对教学的现代化转型所出现的偏向加以批判性反思,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批判精神。不同于传统的批判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不局限于思想批判,它还致力于把思想批判转变为实践批判。作为工具与手段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并不是终极的目的与归宿。批判本身虽然都会产生一定的解构性,但若能使批判成为建构的组成部分,使批判达成建设性的目标而非全盘否定的目标,那么这将会使批判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进步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和建设相互渗透的,在批判中建设,在建设中批判,马克思主义应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应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实现条件,可以从理论及其思想性、教学语言、问题意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层面来思考。
第一,夯实理论功底,彰显理论的思想性,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思维条件。当今高校的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面对西方社会思潮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挤压和冲击时,普遍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不对它们作出理论上的批判,这反映了教师在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诘难和挑战时缺乏应有的理论自信。究其原因,理论批判的“退场”和理论自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自身的理论厚度和深度不够所造成的。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而思政课教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说服青年学生,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夯实理论功底的自觉意识,修炼“内功”,做理论的“强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猎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既贯通历史,又通向未来;既着眼中国,又放眼世界;既传播知识,又阐释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的层次和类型也有待厘清。戴锐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三种基本的知识类型: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9]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而这一划分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需知识类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知识都是本体性知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属于实践性知识,政治学、伦理学、中外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则划归为条件性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夯实理论功底,就既要广泛涉猎条件性知识,还要深入研究本体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
深厚的理论功底,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性辨别和理论批判各种社会思潮、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中掌握青年学生。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通过彰显理论知识的思想性,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理论的批判功能。但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站在思想的高度来展开理论的内容,而是把理论庸俗化为无法还原的经验和机械的教条,理论知识也被肢解为一个个独立的论断,这样无法让青年学生真正地体悟到价值立场、思想逻辑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内在契合。如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时,应避免将其原子化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等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单一结论,而应教会大学生将自己置身于邓小平时代,从问题意识出发,给青年大学生呈现出一幅邓小平对于“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之间双向互动的思想画卷。
第二,优化教学语言,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载体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功能的发挥,既需要夯实理论功底,也需要彰显理论知识的思想性。而要想彰显理论知识的思想性,还必须做到学术语言和教学语言之间的适度切换,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语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语言基本上是一种学术语言和官方文件语言,语言风格偏严肃。而青年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他们自我意识强,行为举止比较自由随性,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具备一定的幽默性。教材语言的严肃性和教学语言的幽默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创造性地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语言承载着传承知识、理论与现实的阐释和批判、思想引领等功能,具有科学性、意识形态性、思想性和建设性等特点。教师要讲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真话”,要讲面向时代和贴近现实的“新话”,要讲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话”,要讲理论表达形式大众化的“家常话”,要讲区别于恶俗搞笑的集批判性和建设性于一体的“幽默话”,要讲晓之以理的“动情话”。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须锤炼教学语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语言的魅力。
第三,关注现实生活,强化问题意识,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实践条件。金林南教授认为,“批判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批判,另一种是社会批判。……对自我的质疑主要通过反思来完成,关键问题是对社会的批判。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承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及其合法性一定会遭到质疑。”[10]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也并不仅限于理论批判和精神批判,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批判和物质批判。这要求教师关注现实生活,把理论兴奋点和重难点与青年学生所关心的、希望得到释疑解惑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强化问题意识导向,既肯定和辩护现实生活的合理性,同时又批判和超越现实生活的不合理性,并积极地介入和建设新的现实生活,努力地去解决当代人们人生境遇中的精神困顿和物质诉求。
第四,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的课程条件。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化转型,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唯技术化”、政治弱化的“去政治化”以及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等偏向,这三种偏向实质上涉及的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非“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它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培育青年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是教学内容的政治基因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唯技术化”“去政治化”和“泛娱乐化”的偏向,本末倒置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现代化转型应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自我反思,其批判性反思的结论是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内容为主,适度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艺术素材,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现代教育技术和艺术素材所奴役和控制,导致教师的异化。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应肯定理论和现实正面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又应对理论和现实的不足作出理论批判和實践批判,力求促进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性发展而非消亡,使批判实现建设性而非全盘否定的目标。同时,也需要教师真正把批判作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非异己力量,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自我反思,进而使批判成为社会和自身进步而非消亡的动力以及一项不断进步的建设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2] 列宁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0-52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5]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56.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92.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53.
[9]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竞争力的结构之思与建构之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9,(3):26.
[10] 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