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共和村上甘溪寨为例

2021-10-13 08:08邹金江代申勇刘秋美
贵州农机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和侗族村落

邹金江,代申勇,廖 军,刘 松,朱 元,刘秋美,卢 云

(贵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传统村落是乡村聚落文化和人类农耕文明的艺术表征形式,是我国悠久农耕文明留下的一笔巨大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随着这几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文化遗产保护能够更好地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明,保护传统村落是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1]。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对传统村落中有着重要历史古代建筑群,使用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进行重点保护。20世纪90年代,国外一些机构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法国的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村寨实践、福特基金会在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实施“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2000年,皖南地区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分别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要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2]采取重点保护措施,让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第一次有法可依。在2003年11月政府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录,至2019年,先后五批共计6 819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使我国“名城、名镇、名村”的梯级保护制度初步形成。

本文以共和村上甘溪寨为例,具体阐述进行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共和村上甘溪寨概况

甘溪位于天柱县城东面,离县城24公里,是天柱县的一个古朴侗族自然寨。甘溪状如桃花瓣,全寨共112户,538人,96%的人口系侗族,寨民保持有浓郁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以民间武术和侗歌为主,民间武术有拳术、棍、锏、铁尺、镗等,乐器有长号、唢呐、木叶等,民歌更是有无处不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歌,例如山歌、酒歌、婚庆歌、堂子歌,等等。同时侗语保持比较完整。全寨辖区面积5 300余亩,森林覆盖率极高,占总面积的70%以上,是寨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辖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溪流4条,水域滩涂面积近400余亩,且无任何污染,具有很广阔的经济开发前景。甘溪辖区自然景点纷呈,有保存完整的古朴侗寨,秀丽的塘车瀑布和羊跳塘瀑布,神秘莫测的龙王洞峡谷,镶嵌在松林中的阳幼盆地,幽静的盤沯峡谷,碧波荡漾的生态渔业养殖基地,等等。其全貌如图1所示,甘溪是天柱县境内侗民居保持最完好的自然寨之一。

2 共和村上甘溪寨保护开发现状

现在的共和村上甘溪寨还保留着大量比较完整的侗族传统村落,但是外出打工的人员较多,导致某些侗族传统建筑破坏比较严重,没人及时修缮,看起来比较破旧,影响整体风貌,使得整个村落看起来不太协调。同时村民对建筑规划没有什么概念,现代建筑的建设让村庄的风貌格局看起来不协调统一,从而损坏了侗族传统村落的整体样貌。

共和村上甘溪寨里面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充分开发和保护起来,例如古桥(如图2所示)、古墓、堡坎、地窖、石板院落、巷道、石板路、石阶路,等等。共和村上甘溪寨还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侗家武术(如图3所示)、甘溪侗家民歌、侗族婚俗等。以上这些蕴含丰富的传统资源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导致一些传统资源被人为破坏,同时,天灾的发生也对传统资源的破坏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共和村上甘溪寨当前存在的问题

共和村上甘溪寨当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大多数建筑较为破旧,一部分建筑已经属于危房,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文化娱乐设施,交通不便,道路等级较低,路幅宽度较窄,通行能力较差,造成产品对外输出困难。

(3)排污处理方式存在不足,未经过排污处理就将污水排入到河流中,影响水体质量。

(4)垃圾处理设施和设备缺乏,垃圾乱丢乱放现象比较明显,严重影响村落旅游环境和自然风貌。

(5)甘溪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相关保护措施,传承单一。

(6)没有充分利用好甘溪寨的自然景观,造成资源浪费。

(7)甘溪寨的历史遗迹未能充分得以利用,未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8)当地村干部、居民对传统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造成某些建筑“自然性毁坏”。

4 共和村上甘溪寨的发展

4.1 “合约食堂”的建设

合约食堂,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30至50户的自然寨,以“村(寨)规民约”的形式,通过利用闲置学校、家祠、老村委办公楼或集体仓库等集中场所创办“合约食堂”,其外貌如图4所示。食堂必须有办酒所需的厨房、储物间、餐厅等场所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电冰箱、消毒柜等设施。村中群众约定一切酒席要到“合约食堂”举办。明确由推选出来的“寨管委”具体负责管理并组织实施。

合约食堂具有以下成效:

(1)减少办酒成本。“合约食堂”建成后,约定每堂酒农户只须缴一定的管理费(当前为200元,含水电费、租用费等)到寨管委,就可以使用宽敞场地和办酒所需的炊具餐具,减少了筹借桌子、餐具炊具的成本;通过“寨规民约”明确厉行节约、够吃就行的原则,制定统一办酒标准,规定每堂酒只能上几个主菜、上几个盘子、上多少价格内的烟酒等,以便控制每一桌的成本,从前办一场酒至少需要1.8万多元(含人力成本),现在,平均一堂酒1.3万元,降低了28%,办酒成本明显减少。

(2)减少安全隐患。一是食品安全隐患减少。“合约食堂”建立有食品监管制度,进入食堂办酒的食品需要经过核查合格后才能用于办酒。对每次使用的餐具,都经过消毒柜进行消毒才使用。夏天办酒,食品放到冰柜中保管,减少了食品变质等问题。二是传染病传染隐患减少。明确规定进入食堂的厨师,必须体检合格、有一定厨艺才能上岗,必须佩戴厨师帽、穿厨师服装等,减少疾病传染路径,保证集中办酒席食品安全。创建以来,共先后聘用了60名健康厨师,配备衣服帽子15套,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一起传染事件。三是用电用火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食堂架接了规范的电线,明确了专人对供电进行管理和控制。电灯、电池炉、电饭锅、电冰箱等电器每次使用均有专人进行检查和管理,用电用火方面的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四是人员过度聚集的安全隐患减少,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因楼板断裂、通道狭窄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3)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办酒可以集中处理那些农户自己办酒席时的污水和油水、垃圾等污染物,及时清理,保持清洁的环境。同时,通过合约规定,针对不同的办酒内容,限制燃放鞭炮的数量,只有在操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才可适量放烟花和鞭炮,减少了鞭炮燃放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垃圾污染。

(4)减少办酒次数。通过合约规定,对于婚丧嫁娶、第一次搬迁新居、第一个小孩三朝等可以适当操办酒席之外,明确子女升学、非首次搬迁新居、生日庆典、参军入伍等事宜不准在合约食堂办酒,不准租借食堂物品给这类办酒村民,寨管委带头并通知其所在组村民不去吃酒送礼,不去帮忙,使得以往置办酒席盲目跟风、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滥办酒席数量明显减少。以龙盘自然寨为例,以前一年办酒30起,现在20起,办酒数量明显减少。

(5)增强村“两委”号召力。村“两委”通过这一方式尽力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并将此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广大群众的积极认可和支持拥护,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切实提高群众对村“两委”认可度,增强村“两委”号召力。

4.2 旅游资源的发展

充分利用好甘溪寨的地理位置优势、山水风景优势、生态农业优势、传承功夫品牌优势等多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发展以农家乐、功夫馆、生态农业观览区、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节等特色产业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在国家政策引领下起步,旅游紧跟,经济转型,强农富民为总体策略,引领当地居民积极投身旅游业的开发和建设,通过设立农家乐、商店、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项目,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收入。

4.3 村落的房屋规划

对甘溪寨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风貌完整、建筑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在不改变原状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对历史价值一定的、一般风貌、建筑质量一般的建筑在保护外观、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整改和翻新;对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建筑进行整改、改造,将面层材料用符合传统风貌的材料进行包装;对质量好、风貌协调、与历史建筑物无冲突的建筑可以保留建筑。

4.4 道路系统规划

(1)大致要求结合现有道路及村庄功能布局,形成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村庄道路系统。

(2)在现有的步行系统基础上,结合房屋拆迁改造,规划好高质量的步行网络能够联系整个村庄的任何地方。同时依靠小河规划沿河步行系统,提高休闲、旅游质量。步行道路宽度控制在1.0~2.5米。

4.5 发展商业服务

利用侗族传统节日的举行与表演,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和体验,使游客更深刻地了解侗族文化和甘溪古村落,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利用甘溪传统民居,创立手工艺品制作工坊,让游客亲自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的流程。按照相对集中原则逐步把商业网点建在居住区,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作为村民及游客购买物品的主要场所,改造几处传统民居,将其设置为旅游产品及民族特色商品的销售点,甚至可以将旅游产品和民族特色商品放到网上去销售。

5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各有各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风俗等民族特色。正是由于这些民族特色的不断积累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传统村落。传统村落能够反映文明的进步、传承历史文化等作用,同时传统村落对于推动现代化农业进程和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价值。

共和村上甘溪寨拥有如此好的天然条件,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把共和村上甘溪寨这个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侗族传统村落打造成为旅游特色村庄。打造旅游特色村庄,不仅可以给本地村民带来经济的收入,还可以向大家展示侗族非物质物化遗产。

猜你喜欢
共和侗族村落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