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安阳市中医院 脑病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是诱发眩晕的常见病因,发病率约为0.5%,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威胁患者健康[1]。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尚无特异性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血脂、扩张血管缓解缺血症状,但总体效果有限。尼麦角林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及周围循环障碍,对改善缺血症状有一定价值。中医理论认为,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是眩晕主要病机,治宜息风通络、平抑肝阳。天麻素注射液是由天麻主要成分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良好安眠、镇静作用,可用于治疗肢体麻木、眩晕等疾病[2]。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尼麦角林治疗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天麻素注射液临床治疗价值。详情如下。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109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4例给予尼麦角林为对照组,另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天麻素注射液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 龄53 ~72 岁;平 均(62.66±4.13) 岁;病程5 ~13 d,平均(8.95±1.52) d;合并高血脂13例。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2 ~74 岁;平均(63.11±4.22)岁;病程4 ~15 d,平均(9.21±1.71) d;合并高血脂15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经Dix-Hallpike 检查、MRI 检查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前1 个月未服用其他药物;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脑梗死或脑出血;耳源性或其他药物引起的眩晕;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合并严重高血压。
两组进行常规抗血小板干预。(1) 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18),口服,5 mg/ 次,3 次/d。(2) 观察组尼麦角林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天麻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391),静滴,0.6 g/ 次,1 次/d。
两组均治疗2 周。
(1) 证候积分。评估标准[3]:证候积分包括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颈僵、四肢麻木、耳鸣,分无(0分)、轻(2 分)、中(4 分)、重(6 分)4 个等级,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评估标准:痊愈:证候积分减少100%;显效:证候积分减少60% ~99%;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59%;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痊愈、显效、好转计入治疗有效率。(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分,以眩晕障碍量表(DHI) 进行评估,共10 项,每项1 ~4 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4)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采用徐州市联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CTD- 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血流速度。(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 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8 cm),取上层清液置于-80℃待检,以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优选纪宁实业有限公司。
通过SPSS 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n=55) 治疗有效率94.55% 较对照组(n=54)79.63%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DHI 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n=55) 较对照组(n=54)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2 两组证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
证候积分 DHI 评分 21治.16疗±前3.0 5 7.2治6±疗1后.33 ① 30治.33疗±前3.5 9 11.5治3±疗2后.27①组别 观察组对照组 20.54±3.17 10.89±1.64① 29.18±3.72 16.75±2.83①t 1.041 12.703 1.642 10.633 P 0.300 <0.001 0.103 <0.001
治疗后两组BA、RVA、LVA 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55) 高于对照组(n=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s )单位:cm·s-1
表3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s )单位:cm·s-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
RVA LVA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 BA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14±4.27 52.46±4.76① 37.72±2.85 44.26±3.39① 36.89±2.56 45.13±2.85①对照组 45.09±4.08 48.53±4.39① 38.06±2.92 41.04±3.08① 37.22±2.72 41.25±2.57①t 1.187 4.479 0.449 5.188 0.652 7.460 P 0.238 <0.001 0.655 <0.001 0.516 <0.001
治疗后观察组(n=55)NO 水平高于对照组(n=54),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比较(± s )
表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比较(± 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
NO/(μmol·L-1) ET-1/(ng·mL-1)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74±7.55 70.16±8.35① 97.34±8.22 71.06±6.85①对照组 53.06±7.24 61.49±7.88① 95.92±8.03 83.34±7.29①t 0.931 5.573 0.912 9.065 P 0.354 <0.001 0.364 <0.001
眩晕发作时表现为头痛、耳鸣、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其中后循环可维持前庭系统血液正常供应有重要作用,维持平衡运动功能正常,若后循环出现缺血症状则易造成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症状[4]。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率有所提高,导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率提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尼麦角林可阻断α 受体,扩张血管,提高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度,改善大脑缺氧缺血症状[5]。相关研究指出,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眩晕有切确效果,可明显提高血流速度,改善眩晕症状,且安全性高[6]。
《内经》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从中医角度分析,眩晕病机为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其治疗应息风止痛、通络平肝。《脾胃论》认为:“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以天麻治疗眩晕在古方中均有明确记载,目前临床通过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汤剂同样应用广泛。有学者[7]指出天麻对脑卒中后眩晕有明显效果;另有研究[8]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而明显改善眩晕、头痛症状。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主要功效为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其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天麻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调节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从而缓解脑缺氧缺血症状。现代药理学表明,天麻素注射液具有抗眩晕、抗癫痫、镇静、镇痛效果,且有助于营养神经细胞,改善心脑血管功能[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DHI 评分、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说明天麻素注射液对改善眩晕症状有积极作用。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是由于后循环供血不足所致,发病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缓,导致缺氧、缺血,通过提高血流速度有助于缓解缺氧缺血症状。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BA、RVA、LVA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可提高血流速度。尼麦角林具有调节血液流变学作用,天麻素注射液可扩张血管,改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二者联合可进一步促进血液流动。另外,治疗后观察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 后期为毒性作用,而早期有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刺激引起应激反应而提高NO 水平,天麻素加快分泌NO,进一步提高NO 水平,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ET-1 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后循环缺血后大量释放ET-1 入血,使其在血清内呈高水平表达。天麻素及尼麦角林均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有助于稳定血管舒张收缩,调节血管功能,从而降低ET-1 水平。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经天麻素注射液、尼麦角林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