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Rosai-Dorfman 病1 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1-10-13 08:00颖,傅
大医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肿物免疫组化输尿管

谢 颖,傅 洋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甘美医院)CT 室,云南昆明 650224]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罕见的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病因不明,属于非肿瘤性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本病可有包括肾在内的结外多器官受累,被称为结外型RDD[2]。现结合文献综述报道1 例左肾受累的结外型RDD。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6 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3 月余”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甘美医院)就诊。患者3 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向左下腹放射,疼痛明显,伴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查体:生命征平稳,未见呼吸、心血管系统异常。双肾区无隆起,皮肤无红肿。左侧肋脊角压痛,左肾区叩击痛,卧位及坐位双肾均未触及。输尿管行程区无压痛,膀胱区平坦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辅助检查:尿液分析提示淡红色,隐血3+。肾脏超声可见左肾存在低回声区,大小分别为1.6 cm×1.8 cm、1.5 cm×1.2 cm,边界尚清,见图1(①)。双肾CT 平扫示左肾中外侧部膨隆,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左肾上极前部可见一圆形脂肪密度影,长径11 mm,见图1(②)。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甲状腺功能三项、凝血功能等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相关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也未见异常,部分检查结果见表1。既往史:高血压病史7 年余,2014年因胆囊结石曾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图1 患者肾脏影像检查结果

表1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部分)

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初步诊断左肾占位原因待查。考虑到患者的肿物体积较大、影像学特征提示肿瘤恶性潜能较高,故进行肾穿刺活检(左肾中极)。活检组织病理显示:显微镜下肾组织中见成片分布的淋巴细胞,散在淋巴滤泡形成,窦组织细胞增生。病变特征符合RDD,确诊结外型RDD。确诊后,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左肾及左输尿管)病理结果:①大体观可见左肾大小11.3 cm×5.5 cm,肾被膜易剥离无异常;肾脂肪囊异常,切面于输尿管起始见肿物,肿物大小1.3 cm×3.2 cm,界限清楚,肿物累及肾周脂肪及肾盂,肾门区血管没有瘤栓。输尿管长9.5 cm、直径0.35 cm。见图2。②镜下观可见肿瘤组织呈结节状,其内见大量胞浆丰富、嗜酸性的细胞分布,可见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现象,其间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100 蛋白阳性,细胞分化抗原(CD)1a 阴性,见图3。左侧输尿管断端组织慢性炎,未见癌。

图2 术中切除左肾及左输尿管标本大体观

图3 肾组织切片镜下观(×400,免疫组化)

2 讨论

RDD 的病因至今不明,其发病可能与患者机体的免疫紊乱或者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3]。Rosai-Dorfman 病发病率较低,总例数仅有1 000 例左右,而结外型Rosai-Dorfman 病更低。另外,该类型疾病往往与慢性炎症及肿瘤的表现有共性,因此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4]。

RDD 的临床表现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①病变部位多发生于淋巴结内,40%左右可伴结外累及或单独发生于淋巴结外,最常伴发的是皮肤病变[3,5],还可见于肾[2]、中枢神经系统[6]、骨骼[7]、软组织[8]、头颈[9]等;②RDD 症状多与受累部位有关,如皮肤受累出现结节及丘疹,可有皮损隆起[5],颈部受累可出现憋气、声嘶等[9],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能出现四肢抽搐、晕厥等[8];③RDD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特异性,部分患者有血IgG4 升高[10]、轻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等[1]。

影像学发现对于RDD 的诊断意义有限,因为影像表现无特异性。目前相关文献报道多为MRI 呈等T1或稍长T1、长T2信号,偶见短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均匀或周边强化[2,11]。CT 对于诊断RDD 同样缺乏特异性。有报道认为环状或半环状强化征或许是淋巴结RDD 的CT 特征表现之一,但尚需积累样本以进一步研究[12]。影像诊断的难点一是报道少、认识不足,二是要首先排除影像表现类似的疾病。RDD 的病理学特点为淋巴窦明显扩张,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完全破坏。目前RDD 的病理报道相对较多,一般经免疫组化检查即可确诊,其中最特征的免疫组化表现是S-100 蛋白阳性而CD1a 阴性[12]。

目前医学界认为RDD 的预后一般呈良性[13]。多数患者在数月或数年之内,病情会自行减退或消失,但也存在少数患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以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死亡[14]。由于临床上对RDD 的发病原因存在很大的争议,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一定分歧。当前,该病的主要治疗目的是控制RDD 病变部位的局部增大及减少复发,常见的处理是外科手术切除[15]。如果患者自身没有重要器官受损或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可采用细胞毒性药物或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16]。然而,即使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本病依然有复发的可能[17],故手术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以及时发现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肿物免疫组化输尿管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