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赏析

2021-10-12 10:20陈淑莉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

陈淑莉

摘要:觀音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代表着拯救遇难众生的人群,是人们心中崇高的信仰之一,为了表达自身对观音的崇敬,人们不断通过文字、画像、塑像等,传承心中的佛教信仰。不同时代的观音瓷雕塑像具有当时的文化特点,明清时期的思想造型、神韵具有当时独特的特点,而且发展进入高潮,涌现出一批批的优秀瓷雕塑像,为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与瓷雕塑像工艺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主要研究德化窑在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的发展与工艺,为我国陶瓷工艺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德化窑;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

引言:

自佛教信仰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的道教信仰受到大量的冲击,但是佛教信仰在中国实现了长远的发展,结合中国的瓷雕塑像工艺,观音的造型变得多样化。陶瓷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技艺越来越成熟,陶瓷工艺品具备了极高的文化价值,德化窑所制作的陶艺工艺品因为具有极致的造型和色彩,是中国白瓷中的重要代表,而以观音形象为造型的白瓷工艺品,是德化窑陶瓷作品中的重要体现。

一、中国观音形象转变过程

观音的造型在最初传入中国时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但是坐着佛教的本土化,观音的形象也难免发生一定的变化,虽然佛教属于外来的文化信仰,但是在中国民众中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为了实现佛教文化的长久发展,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本土化的佛教文化,观音才成为我国佛教信仰中的主要代表之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观音形象。

(一)由男性化向女性化的形象变化

在印度的佛教文化中,观音的形象是一位男性,通过印度佛教壁画、塑像等,不难发现观音形象在传入中国后的变化。根据中国佛教文化作品的分析,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观音的形象是“勇猛丈夫”、“善男子”等,在南北朝时期,观音的形象出现了非常多的变化,在此时期观音的形象变化非常剧烈,甚至已经出现了七种女性形象观音,后期女性向的观音正是受到此时观音造型的影响。进入北宋时期,因为各类女性形象观音作品的传播,这有中国形象的女性观音形象逐渐成熟[1]。

(二)由崇高信仰向平凡救世形象的转换

印度佛教文化在创造观音形象时,主要倾向于崇高的信仰,因此,观音拥有着慈悲的情怀,对贫苦众生进行关注。在传入中国后,观音形象形象逐渐演变为世俗中拯救人民苦难的形象,在北宋时期,善妙公主传说中配以亲和、平凡的形象,随着文化的变迁,观音出现了平凡女性的世俗化形象,失去了佛教文化中具有神话性质的形象。

二、德化窑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分析

我国做陶瓷的技艺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成熟,手工艺人对陶瓷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出现了犹如凝脂般的“象牙白”陶瓷作品,观音形象等我白瓷正是此类陶瓷作品中的重要代表。明清时期德化窑中的观音瓷雕塑像造型多变,手持物多种多样,因此其形象喝寓意也非常丰富,例如:送子观音、白衣观音等等,皆为常见的观音塑像形象。

在嘉靖和万历年代,何朝宗所创造等我观音塑像具有逼真、高雅的特点,塑像整体的线条走向明亮,人物造型精美,陶瓷烤制技艺高超,形成了自己的派系。何朝宗制作的渡海观音立像,人物身姿略微扭转,面带观音慈悲的微笑,衣袖倾下,略带飘逸之姿,整体端庄,又彰显观音的慈悲善良形象,脚踩宝瓶,浮于海浪之上,彰显当时的人文风俗。林朝景作为与何朝宗同时代的塑像名家,所创作的观音坐像与何朝宗明显不同,整体身形更为丰腴,衣物依坐姿而堆叠,发髻高束,面容慈祥,塑像整体瓷净,也是观音塑像的代表之一。

清代的观音塑像在发髻饰品上更为简单,以首都博物馆中观音持经坐像为例,双腿并不是盘膝,而是一坐一斜立的形象,双手搭于膝上,手持经卷,面带微笑,但相较于明朝作品微笑表达不同,整体色彩白净,面容五官与明朝作品相比较,立体感有一定的减弱,头发用簪饰挽成发髻[2]。

三、明清时期德化窑观音慈雕塑像发展原因及常见元素

(一)快速发展原因

关于信仰文化开始发展,主要原因是因为佛教在中国转入时间已久,自明清时期以来,观音文化开始快速传播,因此,人们对观音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且随着我国瓷雕塑像记忆不断的发展与成熟,整体的瓷雕塑像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且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控制生产成本,因此成为人们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在我国沿海区域,以渔业为生的人民将观音作为守护神形象,因此,利用瓷雕塑像的方式传播观音形象,从而推动我国的观音瓷雕塑像艺术快速的发展。而且随着我国塑像工艺者不断的涌现,创造出了一批批精良的观音词雕塑像,具有中国特色的观音形象就此不断发展成熟,从而推动我国在观音瓷雕雕塑像方面的快速发展。

(二)观音瓷雕塑像常见元素

明清时期,德化窑中观音塑像的背景元素,常见岩石、海水;祥云、莲花、动物、蒲团等,不同的元素代表着观音形象与象征意义的不同,也展示着观音形象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且丰富的元素并没有降低观音瓷雕塑像的质量水平,反而使观音形象更加具有华丽、神话的特色。

四、结束语

虽然佛教信仰并不是我国的传统信仰,但是佛教信仰在中国长久的发展中,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体体系,明清德化窑所创造的观音瓷雕塑像,不仅推动佛教文化传播,更为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通过对观音塑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分析明清时期的陶瓷技艺水平与特色,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不断世界舞台终绽放自己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秋燕.德化窑明清时期观音瓷雕塑像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00(006):13-15.

[2]曾婉然.浅探明清时期德化窑观音造像背景及审美特征[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00(006):38-39.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论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户口的调查统计与入籍问题
浅析明清时期处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两方高阳碑志拓片看明清两代的学规禁例
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及其历史内涵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藏铜造像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