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剖析现今中国社会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性质进行探究,辨析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找到“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一、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性质探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安全和谐稳定的负面因素。根据统计,基尼系数从2000年以来长期处于0.4以上,甚至有学界学者讨论超过0.5至0.6,虽然统计数据受到抽样样本、收入类型(财产收入)、地域区别等因素的干扰,但总体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判断是学界的共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战略思维做出判断,我国要在2035年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要求我们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成功跨入“中等收入陷阱”,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健康有序。
二、关于收入分配领域主要矛盾的性质辨析
解决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农村人口增收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不光要解决表面问题,也要从理论追根溯源,治标治本。
从现实出发,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重要方面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理论界对于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归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由城乡二元经济体向城市一元经济体转变。分配制度、所有制结构改革后,出现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现象。“工农品剪刀差”以及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引导农民工成为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一方面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条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禀赋”观点,优胜劣汰,工业部门的产品价格高于农产品,发展工业可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那么这种现象就是合理的,但实际现实的三农问题难以靠市场自身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最初的原因为追求生产效率的高度发展,而在社会分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使价值有着自己独立的作用、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承载价值的实体就是货币。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出现的,换言之,是为了交换更加便利而出现对劳动价值的衡量物。至此,蕴含在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外在的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形式。但当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表现隐藏了一个质的矛盾,在垄断、技术和人类行为观念的影响下,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拥有价格。价值与劳动产品的对应关系,是价值存在的基本理由,也是商品交换的内在逻辑,商品经济本身的价格机制造成了价值与劳动的偏离。要使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就要保证货币的价值基础,基本要求就是使货币的数量变化与经济中按照一定价格流通的商品量保持恰当的比例。当生产出更多更丰富的商品量时,价值基础要求货币量与商品量同比增长。但货币量的增长不是与商品中的劳动相适应的。由此分析,当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一定时期内流通的商品增加时,为保证商品按照价格的流通需要,流通的货币量也需要增加。这就使得,同等货币代表的劳动越来越少,也代表人们一定量的劳动所获取的收入增加。
三、关于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解读
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我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其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该目标的核心要义。那么中等收入群体到底是什么?如何形成中等收入群体是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所谓“中产阶层”并不单纯地反映出收入分配的多少,多少总是与一定的职业形态相联系,这就形成了根据一定收入范围及其职业特征所规定的所谓“中产阶级”的提法。“中产阶级”其外在标志是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特定类型的职业,让他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一定的地位,这才使他们成为“中产”。中产阶层是指在同一阶级内部社会地位具有量上差别不同的社会成员群体。从一般意义来讲,一切从事非生产性活动的社会成员,他们的收入都是来源于生产部门,剩余产品经过再分配变为社会非生产性成员的收入。因此,各种具体收入首先必须以生产领域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由于阶级的划分,生产物质条件的占有者凭借对劳动条件的控制,无偿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用于自身的奢侈型消费甚至是浪费,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力发展,甚至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的物质条件,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剩余产品客观上为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科学技术等有利于生产与社会进步的活动奠定了基础。至此可以看出,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收入来源于社会剩余产品的社会成员就属于剥削阶级。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都存在许多执行管理组织、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的收入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产领域的剩余产品,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保留剩余产品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在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共同发展。一方面,进入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工资品的产品数量种类随着生产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剩余产品合理的分配给其他非生产性和非经济性质的活动。消除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对抗关系,问题的提法就发生了变化,不是扩大中产阶級,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收入的普遍提高,让更多的劳动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简介
田心(1996.04—),男,汉族,吉林白城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