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道芹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将教材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针对教育问题时,提出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相联系。为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生活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汇总,让学生主动的接受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1.1脱离实际生活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的将教材、学生、生活、课本进行联系,缺乏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无法合理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无法合理利用生活素材来丰富教材内容,部分课本内容甚至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使得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生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2忽视了实践性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单向说教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氛围极其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知识和生活间的联系,忽視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有效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品格。
2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2.1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德育,同时这也是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观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让教学生活化,能够降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难度,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人或事,主动抓住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点。
2.2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大部分学校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突破了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升级,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式说教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具富有生活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
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3.1构建生活情景,调动学习热情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课本的内容为基点,积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
通过构建生活情景,立足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3.2结合生活事例,加深知识理解
由于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年龄都普遍偏小,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可塑性非常高。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结合生活事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育,从而达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教学目的。
3.3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活动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的检验,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知识。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教师应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佴文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33):43+59.
[2]咸宜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科幻画报,2020(10):106.
[3]邹清华.基于情境模式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J].启迪与智慧(中),2020(11):78+77.
[4]潘竞扬.论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1(07):74-75.
[5]肖金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的手段与方法[J].新教师,2021(0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