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途径探索

2021-10-12 10:18梁培钊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途径

梁培钊

【摘要】学生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方面兴趣缺乏,对古诗文内涵的把握不清;教师对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校本教学资源开发不足。笔者尝试在初中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过程中,通过语文课堂、音乐课堂、校园广播、校园比赛等大课堂,进行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校本实施途径研究。

【关键词】  古诗文诵唱   校本实施    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推荐了61篇古诗文。而2016年开始使用的统编教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59篇古诗文,在7-9年级这个学段,学生需要诵读120篇古诗文,所以有序地、科学地诵读经典古诗文显得尤为举足轻重。

笔者发现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从学生层面,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兴趣缺乏,普遍认为古诗文学习偏难,学生对古诗文内涵的把握不清;二是教师层面,对古诗文诵读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教学目标过于注重工具性,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增长学生知识,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资源开发不足;三是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只发生在课堂上。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大型节目用新颖有趣的方式开展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亦开始为一部分老师所接受。以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为例,它是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做到了时代化与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相结合。节目是以明星或普通人为经典传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式重唱经典诗词,并由著名的学者教授为观众讲授诗词背后的内涵。节目中的经典传唱人有很多都是当前的青少年所喜欢的“偶像”,这一定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

笔者尝试在初中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过程中,通过语文课堂、音乐课堂、校园广播、校园比赛等大课堂,围绕部编版新教材推荐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篇目,借鉴《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的形式,进行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校本实施途径研究,并用到校本实施实践中。寻找合适的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途径;尝试走出经典古诗文诵读也仅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尴尬局面。

一、整体规划,确定“和诗以歌”的内容

笔者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规划,从宏观上把握,选择统编教材里面经典的古诗文,再从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分主题选编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诵唱的内容,探索初中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途径。

为了进一步方便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笔者围绕部编版新教材推荐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篇目,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段均衡”的指导思想,尽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个学段的内容,直接与课文对接,关注学情,注意螺旋式上升,其中:七年级安排12篇诵唱的经典古诗文;八年级有15篇诵唱的经典古诗文;九年级有15篇诵唱的经典古诗文。

二、创设情境,营造“和诗以歌”的氛围

《荀子·劝学》中的“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学校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因此,利用校园内各种传承经典文化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校本实施。学习和正确用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小到生活习惯的养成,再者学习好传统文化,可以从古诗文中汲取优秀的品德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2]

(一)校园广播营造潜移默化的诵唱氛围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学习与知识储备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中语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类的学习离不开语感的培养,而古诗文诵唱恰好是培养语感的方法之一。我们尝试利用学校的广播系统,校园广播早晚各播放1遍,七八九三个年级各一篇的内容循环播放,两周换一次,如第3、4周播放七年级的《望岳》、八年级的《送友人》、九年级的《过零丁洋》。因为古诗文讲究韵律,大部分古诗文诵唱时朗朗上口,以用歌曲的形式加以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中学唱古诗文,可以有语感与理解能力,这是校园宽广的如传唱流行歌曲一样的诵唱古诗文环境。

(二)语文课堂营造身临其境的诵唱氛围

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完全凭借空想去感悟古诗文中描述的情景与事件,不能理解其内涵,在开展古诗文阅读课程时,可以尝试灵活运用情境诵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并获得灵感,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脑海中还原古诗文内容,领悟古诗文所要表达的意境美。

古诗文与现代文相比,其含义较为隐晦,需结合时代背景与诗人生平事迹才能准确分析其中内涵。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知人论世”来了解作者身世履历、心态思想,无疑更易熟悉作品背景,走进作者内心。[3]学习《过零丁洋》时,可以尝试引用《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第3期)中的《过零丁洋》。歌曲在文天祥的原诗基础上增加了歌词,歌词是以穿越时空对话的形式介绍文天祥,歌者温柔厚重的低唱,使学生接受听觉、视觉的刺激,能够快速感悟诗中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补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营造身临其境的诵唱氛围。

三、跨学科融合,激活“和诗以歌”的兴趣

古诗文篇幅多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韵味深长。我们所选的《经典咏流传》中曲目,不少都是加进了现代音乐的元素。教师的文学素养要进行深层次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推陈出新,教学思想要与时俱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4]

笔者尝试开展语文科组和音乐科组合作教学,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带着学生学唱。如九年级学习《定风波》时,学唱《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第2期)的《定风波》。其中歌手在节目中说“无论处高、处低、处贵、处贱,你要感谢你过去的光荣,也要感谢你过去的苦难”,歌者人歌合一,一首古今搭配的《定风波》,既是讲苏轼的故事,也是讲歌者的故事。现代流行歌曲元素的吸引,激活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在深意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早读课、晚修课、音乐课、语文课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诵唱初中经典古诗文,让学生处于一个有趣系统的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校园环境系统中。

四、展示评价,拓展“和诗以歌”的辐射

在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强化引导,还要提供适当的展示评价平台。根据针对古诗文诵唱教学开展不定期检查与定期的评价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一是期末检查:语文科组和音乐备课组检查,每位学生用视频或音频录制一首自己唱的古诗文上交,音乐当一次考查,语文当一次作业。二是组织经典传唱比赛。比赛先以班为单位进行,再选拔优秀代表参加年级内的班际合唱比赛。展示评价的形式拓展了“和诗以歌”的辐射,让学生坚持诵读吟唱,从而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和诵读量,在诵读吟唱中品悟古诗文。

综上所述,在初中经典古诗文诵唱的校本实施过程中,通过语文课堂、音乐课堂、校园广播、校园比赛等大课堂,围绕部编版新教材推荐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篇目,借鉴《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的形式,进行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校本实施途径研究,并用到校本实施实践中。激起学生的诵读初中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培养诵读方法、养成良好的经典古诗文读习惯,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语文的核心素养,促进个体精神成长。

(注:本文系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初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校本实施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21GH73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

[2]趙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176-177

[3]谢海林,陈虹瑾.文学批评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7(11):74-76

[4]张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J].文学教育(下), 2017(05):55

猜你喜欢
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提高初一学生有理数运算能力的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树的谱矩研究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