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琦
【摘 要】高等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专业课教师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大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本文以《新闻采访与写作》授课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探讨新闻专业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适宜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案例遴选、教学互动、实践辅导等方式使课程思政切实落地。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20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课程‘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20001.20.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以笔者在艺术传媒学院新闻系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进行的课程思政探索为例,分享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一些实践心得与思考。
一、新闻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核心是要以价值观为引领,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统一的问题。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训练,使学生掌握参与社会生产的能力,能够在社会分工大环境下具备某些职业的从业能力。而思政教育本质上是要帮助学生明是非、辨真伪,其核心是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并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来。
相较于理工类的专业课程,新闻专业类课程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天然适合融入课程思政。判断一门课程是否适合融入课程思政,关键要看课程内容是否可以融入主观的价值判断。作为对比对象,理工类课程的核心课程内容多为客观、纯粹的知识性内容。而新闻专业类课程,是后实践类的课程,即所有的知识、技能多是对产业实践的归纳、提炼和总结,而这些实践活动交织着各种人物关系的故事。专业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故事案例的分享、分析、评论,因此,这些案例讨论天然具备价值观塑造的可能性,是教师可利用的资源。
同时,作为培养未来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专业,新闻类专业必须融入课程思政。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瞭望塔,承担着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新闻舆论、助力达成社会共识、塑造社会价值观的使命。新闻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关乎“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使命,专业知识传授中必须有效传递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任由各类思潮冲击三观尚未成型的青年一代。将课程思政融入新闻专业类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该学科为国家、党、民族培养合格的“宣传兵”和“动员官”,帮助学生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新闻人。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探索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线索、采访新闻、报道事实的实务能力。如何在该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大要点:内容选擇、形式选择、视角选择。
从内容选择方面来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识别不同概念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引入教学案例,而这类案例、背景材料都可构成课程思政的基础。
笔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的设计上,注意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对相关理论概念、知识点做阐释。例如在讲解不同新闻体裁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通讯、消息两种不同新闻体裁的主要特征,选择了《记者夜访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作为案例。这篇报道作为通讯体裁的案例,在疫情初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通过对几位金银潭医院ICU病房医护人员工作状态、心理状态细致入微的描绘,令人升起对白衣卫士们深深的敬意。这样的案例选择,一方面完成了知识传递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奋战到底、坚信必胜的积极信念,将思政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从形式上来说,一般分为被动接受形式和主动参与形式,可以通过课程的议程设置来安排。例如被动形式的知识点讲解式案例分析,以及主动形式的对案例的讨论等,一般来说主动形式的课程议程所实现的思政融入效果会显著优于被动形式,但仍然要以被动形式作为引导的基础。
形式一:优秀作品讨论分析
在讲解特稿这一新闻体裁时,选择优秀的特稿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优秀特质进行挖掘,发起话题讨论,往往可以收获更加深刻的情感认同。例如,在疫情期间线上授课过程中,以《武汉驰援:我从没觉得自己是英雄》《封在武汉,我每天都在救人和自救》两篇优秀的特稿为案例文本,要求学生在课后结合特稿特征、写作方式等知识点进行讨论,一方面学生们能够对案例文本的写作特征进行有效的总结、提炼,实现对授课知识的巩固和沉淀;另一方面学生的反馈中也表达出了对主人公感人事迹的价值认同和情怀共鸣。相比线下课堂上随机的提问、讨论,以线上的课后作业为形式发起话题,从结果呈现上来看明显呈现出逻辑结构化、内容完整、表达自由的特点。
讨论分析的核心是以话题作为牵引,是一种议程设置,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思考的方向的启发。相比单向的知识讲解,讨论分析强调了互动过程。交互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时学以致用,增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思考、陈述、正面反馈也使学生更加具有获得感,最终使教学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形式二:优秀作品朗读比赛
通讯体裁的新闻作品相较于消息体裁篇幅更长、内容更完整。在进行通讯文稿案例内容说明时,学生往往陷入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的状态。在课程设计时,面对这一难题,笔者引用心理学中的目标转移方法,采用竞赛征集的形式,邀请学生进行优秀通讯文稿的朗读,评选出优秀的朗读者、朗读作品进行课堂展示。这种方式将教学目标融入竞赛,达到了学生参与主动、筹备认真、互动积极、理解深刻的效果。同时,蕴含于优秀新闻文稿案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有效传递,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视角选择是指如何从历史、社会、宏观微观、哲学思辨等多维视角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阐释,是三个要点中最难以把握的,需要教师具备较为扎实的新闻素养,具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辨素养。
新闻工作者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要充分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对于帮助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明是非、辨黑白极其重要。笔者在讲解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法制新闻等题材模块知识时,引入诸多在新闻史上的著名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例如诱发了美西战争的西斯内罗斯事件、“缅因号”事件,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等。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们以更加高维的视角认识新闻事件、新闻历史、新闻人物,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优秀新闻作品、人物的卓越之处,以及卑劣人物、低劣作品为人所不齿的原因。通过结合新闻史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阐释,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和理解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从而明确“优秀新闻作品的评判标准要看是否客观、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向善”。采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动态、辩证地认知问题,理解新闻内容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理解看待问题的立场与视角,最终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思政的挑战与思考
笔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实践前文所述的课程思政授课方案,在达到专业课程授课目的的同时,学生思政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然而,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面向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是充满挑战的。这些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因素,也受到师生双方言语、行为、思想、信念的影响。如何正确面对外部挑战,对授课进行必要的、有效的调整,是课程思政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师、学生、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教师是关键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教师是达成授课效果和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除了专业素养之外,在践行课程思政时还需要做到“懂政治、有情怀,思维新、视野广,严律己、人格正”。
第一是“懂政治、有情怀”,这是基础也是核心。课程思政是以价值传递为“一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两翼”的教学思路,价值传递是方向性的决定,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政治清醒,而价值传递的核心,即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
第二是“思维新、视野广”,这是对教师能力成长的方向性指引,是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维度要求。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理论的掌握,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思政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当前,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传播迅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信息源丰富。这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保持对外界的信息同步与认知,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地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最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
第三是“严律己、人格正”,这是最终获得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二)学生是主体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要明确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定位。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这一课程中,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是采写实践的小组作业。出色地完成一次作业,需要所有小组成员积极投入、相互配合,辅之以老师的悉心辅导。这一切的前提是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每个成员需要了解其他人的所思所想,需要知道其他人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信仰什么、害怕什么、困惑什么、期待什么。基于这些基础认知,合理进行小组角色分配、任务选题设计,一方面会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要义,另一方面,这样基于学生所好、所长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会超乎想象的精彩。经历了这样沟通、选题、设计、分工、组合、生产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最终形成高水平的自我认同、团队认同和作品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识并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成功的课程思政的重要保证。
(三)系统、科学的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的设计,可以借鉴、参考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框架。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三大目标、五大元素、六个维度。三大目标包括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五大元素包括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六个维度则包括了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在笔者的课程设计中,同时将管理学中经典的“戴明环”引入教学环节设计,形成了PDCA的教学环节设计方案:Plan(内容设计与资源建设)、Do(课堂教学、课后讨论与项目实践)、Check(教学评价与反馈)、Act(课程设计方案改进与内容更新)。这样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框架可以指导我们形成更为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也有助于课程思政得以更加扎实地落地。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类专业课程是适合且必须融入课程思政的专业类课程,它将帮助我们培养更好的面向未来的新闻从业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案例遴选、教学互动、实践辅导等方式软性地融入课程思政,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科学、系统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课程思政真正有效落地,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2019-8-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5-28.
[4]劉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21(01):15-19.
[5]毕鹏辉.“一体两翼”式课程思政在线教学研究——以英美文化概况课程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12-14.
[6]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学科与课程建设,2018(06):62-67.
[7]崔永红,车如山.关于线上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2020(03):81-85.
[8]曲升刚.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J].传媒教育,2020(09下):81-83.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