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研究

2021-10-12 10:19潘桂轩
速读·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小学生

潘桂轩

◆摘  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的德育过程中,进行德育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的德育水平,以此来有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由于当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渐崇拜西方文化,而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漠不关心,同时被一些不良的西方思想所侵扰,对我国的小学生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努力传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德育创新,改善我国小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我国德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传统文化;德育;创新

1德育内涵

德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发展人类美德和性格的教育。但是对于德育的内容以及如何理解德育概念,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从德育内容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而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2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2.1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小学德育内容体系

2.1.1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小学的德育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社会是教育的财富。这些思想流传了数千年,支撑了中国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良好品格。中国古代优秀的德育教育理念是现代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小学德育教育教育需要借鉴古代优越的德育思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累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经验,并且创新出了一些更加优异的方法,其中一些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仍在激励着中小学德育的发展。

2.1.2小学德育可以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的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大都是从古代传到现在的。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今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今天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将是明天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首先,小学德育工作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小学的德育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起到了一定作用,德育对于文化传承并不是对以往内容的完全复制;最后,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促进文化认同。

2.2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契合

在价值目标上,两者都是为了塑造个人的健康人格;在精神内核上,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在教育方法上,两者都强调要把知识和活动结合起来。今天德育教育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要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品质,要把标准的道德规范落实到所得的经验和标准的实践中。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小学德育创新

3.1小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3.1.1注重探索汉字的教育文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中华优秀文化智慧的结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小学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汉字文化,提高学生对规范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汉字背后的文化背景,使他们逐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3.1.2详细解释古诗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对小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古诗词深刻表达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感和美德精神。古代学者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和希望寄托在古诗词中,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高尚的道德估计。因此,小学教师详细去解读古诗词对小学生的文化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1.3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振兴传统文化知识

当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模拟古诗的真实情况时,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欣赏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在教授《忆江南》这首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和图像的形式展示江南美丽的风景,让学生更自然地感受。学生们可以参观美丽的江南水城,欣赏“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从而深刻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3.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

3.2.1转变思想,深入研究创新的教学资源

小学的德育课本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整体执行起来也比较散乱,没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规范小学德育教育的工作以及教育工作者对教材进行彻底解剖分析,通过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书籍、典故”等,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3.2.2深入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道德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现在的小学德育工作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小学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小学德育工作者就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成语故事、名言警句、诗词等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决心教育的興趣,以提高教学的教学效果。

3.2.3加强家庭德育

家长不仅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而且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既要始终和学校的教学思想保持一致,又要为小学生营造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并精心选择课外经典读物供小学生课后阅读,与学校双管齐下,把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到新的高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教育工作中最关键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它不仅具有多样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人们思想进步、行为进步的体现,对于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它是德育中沉甸甸、势在必行的教学法宝。无论是学校、教师、监护人还是小学生自己,都需要继承和弘扬这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冯金山.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9(2):217.

[2]陈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结合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20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德育小学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