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及对中国奶业的启示

2021-10-12 03:53田亚如董晓霞李永清
中国乳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奶农乳品奶业

田亚如,董晓霞*,彭 华,李永清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内蒙古包头 014060

0 引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指出,利益联结,共享共赢,坚持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格局,增强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奶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关系中,奶牛养殖户(奶农)在产业链上的分配地位是重点,应确保其获得合理的收益。然而我国奶农与乳品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相对松散,奶农处于产业链薄弱环节,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发展和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恒天然合作社有限公司(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简称“恒天然(Fonterra)”,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作为新西兰乃至世界乳品行业中最大的合作社,出口新西兰近95.0%的乳制品,控制着超过1/3的国际乳制品贸易,生产的奶粉、奶油、黄油、干酪等近百种产品,销往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安佳(Anchor)、安怡(Anlene)、安满(Anmum)、丰力富(Fernleaf)等多个知名品牌。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恒天然以销售额138.40 亿美元[按照恒天然年度财务报告中恒天然当年适用汇率将新西兰元折算为美元,2020年新西兰元/美元汇率为0.66]位居第6位。合作社由近万名奶农共同拥有,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奶农为合作社提供牛奶,不仅可以获得奶款,还可以享受分红,这种享受全产业链利润的生产组织方式大大提高了奶农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本文对恒天然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 合作社管理

1.1 董事会管理

恒天然合作社由董事会管理,执行公司各项决议,负责与重要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包括股东、员工、客户、农民、政府和社区。董事会下设6 个委员会分管不同业务,包括人与安全委员会、审计及财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合作社委员会、奶农董事提名委员会、牛奶价格委员会。董事会人员的产生由奶农股东投票决议,奶农以自愿入股的方式加入公司,按照《恒天然配股标准》,奶农每个季度只要提供1 000 kg的乳固体即可拥有一票表决权,参与投票选举。另外,公司设有监事会对董事会活动进行监督,奶农股东可以对监事会进行审查。同时,定期召开公司董事、高管和股东的对接会议,所有奶农股东可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参与合作社管理。

1.2 收奶方式

奶农为恒天然供应牛奶,采用“股东制为主、合同制为辅”的收奶方式,供奶量按照每千克乳固体(kgMS)为单位进行计算。整体来看,2008—2020年,恒天然乳固体收集总量由1 192 百万kg增至1 614 百万kg,收奶量保持增长趋势(图1)。但2015年以后,随着股东奶农数量直线下降,由10 753个降至9 461个,股东收奶量也呈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股东收奶量较2015年减少67 百万kg,降至1 453百万kg。然而合同收奶量不断增长,由2008年的9 百万kg增至2020年的87 百万kg,尤其是2016年合同收奶量达到113 百万kg的峰值,有力的缓解了股东奶农收奶量的不足,保障了总体收奶量的充足。

图1 恒天然年收奶量与股东数量

1.3 牛奶定价机制

由于恒天然出口新西兰95.0%的乳制品,所以没有形成由市场供应竞争确定的“市场价格”,因此,使用独立的方法来计算奶价,即“牧场牛奶价格(Farmgate Milk Price)”。恒天然将奶农提供的生鲜乳折算为乳固体,奶农生产1 kg的乳固体就占一股,每月按入股数结算奶款,并在年底计算每股股息并进行分红,即牛奶的最终价格由牧场牛奶价格和每股股息组成。牧场牛奶价格具体定价方法是,首先以全球乳制品拍卖平台(Global Dairy Trade,GDT)的交易价格为基准确定销售乳制品的总收入(图2)。GDT拍卖平台由恒天然于2008年搭建,一般每两个星期组织拍卖1 次,买家遍及全球90 多个国家,其拍卖价直接影响全球乳制品定价。恒天然将一个生产季度采集的所有牛奶转化为全脂奶粉(WMP)、脱脂奶粉(SMP)、酪乳粉(BMP)、黄油和无水乳脂(AMF)等副产品作为等价物来计算收入,以GDT交易价格为基准,最终按照恒天然的实际月平均外汇兑换率换算成新西兰元。另外,对于例如奶酪、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有一定的品牌溢价,进行单独计算。然后扣除营业成本、相关费用与资本回收,包括将原料奶运输到工厂与新西兰运输到出口点的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和管理费用,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和适当的投资回报(包括营运资本投资),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发生的实际成本,最后得到牛奶年度总价格,再折算为每千克牧场牛奶价格。同时,为保证牧场的现金流,恒天然根据牧场牛奶价格预测区间中间值的65.0%为基准,每月15日提前为奶农预付奶款,余下奶款则在季度末结算。

图2 恒天然牛奶定价方法

1.4 经营情况

2008—2020年,恒天然乳制品销售收入一直保持在100.00 亿美元以上(图3)。出口经济发达,这使恒天然的经营业绩严重受到国际市场影响,销售额波动较大,尤其是2009年、2015年和2016年经历3次较大幅度的业绩下滑。恒天然作为三鹿的重要股东,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对恒天然经营业绩带来重大影响,销售额由2008年的144.40 亿美元降至2009年的107.40 亿美元,同比下降26.0%。2014年由于国际奶粉价格断崖式下降,2015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1.55 亿美元。随后,2015年4月1日欧盟配额制正式取消,欧盟地区乳制品不再受到配额的影响,大量的乳制品出口冲击国际乳制品市场价格[1],2016年销售额继续下滑至122.10 亿美元。2017年以来,恒天然销售额较为稳定。

图3 2008—2020 恒天然年乳制品销售收入

2 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2.1 借助金融工具干预,降低奶农风险

由于大部分奶农既是生产者又是公司股东,决定了奶农收入包括两个部分,即奶款和股东分红,奶农根据每季度的牛奶供应量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在季度末获得股息。由于恒天然奶价与国际市场高度联动,2008—2020年,恒天然牛奶价格波动较大,其中2014年最高牛奶价格达到8.5 新西兰元/kgMS,2016年最低牛奶价格跌至4.3 新西兰元/kgMS,价格差距悬殊(图4)。奶价波动直接影响奶农利益,为降低奶农风险,恒天然建立GDT来促进全球乳制品交易的活跃,建立乳制品期货和期权市场,以保障自身利益以及恒天然背后数量庞大的奶农利益[2]。奶农还可以借助新西兰股票交易所(NZX)提供的价格指导,用特定的价格来锁定一部分牛奶产品,以降低市场风险,避免直接面对全球奶源价格的波动[3]。每季度末,恒天然在公布本季农场牛奶价格及股息的同时,还会对下一季度牧场牛奶价格和每股股息的价格区间进行预测。同时,GDT每月两次的拍卖也让奶农能够更加精确进行价格预测,来调整下一个生产季度的奶牛养殖数量与供奶计划,降低养殖风险[4]。

图4 2008—2020 年恒天然牛奶价格

2.2 重视教育培训,增强奶农管理能力

恒天然设有65 家网点,以方便为奶农提供产品服务、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并为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购买福利,比如90 天免息购买、分期付款、股东专享购买折扣等。奶农可以利用网点、手机APP或公司官网查询各种公开信息,包括牛奶产量、奶价、股息和利益分配情况等;奶农还可以通过公司的数字化平台进行网络研讨会,有机会参与各种学习和培训,交流牧场管理经验。2020年,恒天然为奶农提供专业技能服务时长超27 万h。恒天然对于奶农的培训不仅仅是牧场的技术管理方面,还包括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让其具备管理合作社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比如2006年恒天然成立“治理发展委员会(GDC)”,主要是通过“经营治理发展计划(GDP)”来实现,培养奶农在治理、领导、战略规划和交付等领域的技能和能力,增强奶农对恒天然综合业务的理解,并鼓励和支持奶农采用良好的管理方法,持续提高牧场盈利能力、环境效率。

2.3 帮助奶农节本增效,助力牧场可持续发展

恒天然设立“牧场环境计划”和“合作差异计划”。“牧场环境计划”的实施旨在帮助奶农节本增效,保护牧场环境,主要实现途径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节省牧场电力消耗;减少运输和制造过程中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通过有效管理牧场灌溉系统,推进牧场节水等措施。2020年,恒天然已有34.0%的牧场在实行此计划,这一计划使新西兰煤炭使用量减少了10.0%,到2025年,恒天然将为每个牧场量身定制可持续发展计划。2021年6月起,恒天然启动“合作差异计划”,由恒天然可持续发展顾问免费对牧场进行评估和指导,以帮助牧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奶农在“合作差异计划”中,取得的成绩越多,奖励就越多,符合恒天然可持续发展与价值目标的牧场,最高可获得每千克乳固体10 美分的额外激励款。这两项可持续发展计划不仅有利于提升牛奶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同时可以满足本土及全球客户对可持续生产乳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3 对我国奶业的启示

3.1 加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设

合理的生鲜乳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是奶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恒天然按乳固体质量和产量论价,保障了交易公平性。但国内生鲜乳价格主要依靠乳品企业定价,乳品企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容易产生矛盾,国内应尽快推进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的建立。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2019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提出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推动依法查处不履行购销合同及强买强卖的行为。政府应加大引导,建立由乳品企业、奶农和行业协会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增强行业信息透明度。乳品企业与奶农双方应签订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避免生鲜乳价格大起大落,维护奶农和乳品企业合法权益,缓解生鲜乳供需矛盾,平衡上下游利益。从完善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生鲜乳期货市场、开发生鲜乳价格保险、建立生鲜乳价格预警机制、加强奶业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奶价管理[5]。

3.2 加强复合型奶业人才培训

中国奶业转型向纵深发展,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化比重由2004年的11.2%增至2020年的67.2%。智慧奶业成为大势所趋,人才作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亟需既懂养殖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奶业人才。恒天然的奶农培训为我国探索奶农培训新方式提供了参考思路,牧场培训不仅要覆盖技术管理能力,还要培养其综合管理能力。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2019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启动牧场主及业务骨干培训计划。一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可以通过示范案例、技术讲解等多种形式,提升奶农对新技术的科学认知与使用,如开展牧场经验管理主题培训班,总结交流发展经验;依托牧场资源,进行实践学习等。二是探索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为牧场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好线上交流模式。三是牧场管理人员也应鼓励员工多出去参加培训和会议,可以让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6]。

3.3 减少碳排放,增强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需要大幅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Livestock’s Long Shadow》2016年报告中指出,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效应的主要参与者,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0%。奶业作为新西兰的支柱产业,2020年恒天然牧场通过可持续发展计划,碳排放减少了10.0%。我国奶牛存栏由2000年的489 万头增至2019年的1 045 万头,奶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奶牛碳排放问题不容小觑,奶牛胃肠发酵、粪便管理、奶牛饲草料种植、奶牛饲养耗能环节是奶牛产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7]。首先,在养殖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奶牛饲喂结构,减少奶牛碳排放。其次,应加大奶牛产业碳减排补偿机制,不应只是强制性的措施,应该充分刺激养殖企业主动发挥作用,对于新型粪污处理设备予以补贴,对于减排贡献突出的饲料企业和乳品企业予以政策和经济支持[8]。三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推行受益者付费机制,落实补贴政策。

猜你喜欢
奶农乳品奶业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
消费者进口乳品的安全选择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