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丽,陈玉扬,林玩君,杜婉频,陈少婉
(1.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汕头 515000;2.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广东 汕头 515000)
气管异物属于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的一种急重症[1],5岁之下儿童是气管异物的多发人群[2]。气管呛入异物后,会引发急剧的反射性咳嗽[3-4],进而导致急性紫绀以及缺氧等。如果气管呛入异物过大,主支气管、气管、声门等大分支或者主干被堵塞后,会迅速导致呼吸困难、缺氧、呼吸衰竭,从而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医疗技术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小气管异物死亡率,避免气管异物引起的诸多并发症,但有时送医途中毫无作为可能会延迟儿童的最佳抢救时间,导致气管异物给儿童造成不可逆损伤。目前临床上公认气管异物抢救的有效手段是“海姆立克抢救法”,我国海姆立克抢救法的普及程度并不高,本研究特对汕头市家长对海姆立克抢救法有关知识认知程度展开调查,基于家长的海姆立克抢救知识认知程度构建家庭为主、校园为辅的“气管异物抢救”健康教育体系。
1.1 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有关急救知识普及的合作社区的911例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家里有小孩者;调查配合度高者;理解调查问卷内容者。排除标准:精神认知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制定包括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气道异物及抢救认知、海姆立克急救法认知程度在内的调查问卷,基本资料包括长期居住区县、孩子个数与年龄,气道异物及抢救认知包括气道异物发生情况以及抢救技能掌握情况,共发放915份问卷,有效回收911份,有效回收率99.56%。
1.3 统计学分析。由双人录入问卷数据,采取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描述分析。
2.1 基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911例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2.2 家长对气管异物及其抢救的认知(见表2)
表2 911例调查对象对气管异物及其抢救的认知
2.3 家长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程度(见表3)
表3 911例调查对象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认知程度
3.1 家长对“气管异物抢救”的认知现状。911例研究对象中超过50%的人有两个孩子,67.07%家长的孩子年龄在3~7岁,11.09%的调查对象周围孩子发生过气道异物梗阻,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属于二胎家庭,孩子数量的增多增加了家长照顾难度,儿童年龄集中在3~7岁,是气道异物的多发人群,11.09%的气道异物梗阻发生率也说明了儿童容易发生气道异物。儿童平时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校园,家长和教师是其主要安全监护人,儿童之所以发生气道异物,主要是因为家长或教师对气管异物危险因素缺乏足够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中仅有20.75%自己具备气道异物梗阻抢救知识或能力,35.89%没有听说过“海姆立克急救法”,71.24%没办法正确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应用范围广、效果明显、使用价值大的一种气道异物抢救方法,可是上述数据表明真正掌握且能正确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家长并不多,换言之,家长不具备气管异物抢救知识与技能。家长中86.83%没有接受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关培训,81.12%有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想法,这说明家长有较强的气道异物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习意愿,但是却缺乏专业培训,培训不到位也是家长不能正确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原因。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学习方式方面,家长中72.34%希望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学习,48.30%希望通过医疗机构定期举行相关培训学习,视频或图片也应当是专业医务人员制作,这也反映出家长学习气道异物抢救方法过程中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培训和学习之外,家长还希望学习烧烫伤急救、溺水急救与心肺复苏。另外,本研究所选取调查对象主要是医疗机构和社区共同合作培训“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人员,结果显示87.16%的调查对象居住在金平,汕头的龙湖、澄海、潮南、潮阳、濠江、南澳等区县特别少,六个区县之和仅占比12.84%,这说明气道异物抢救法培训区域并不平衡,这也和医疗机构刚好处于金平有关,汕头应当加强所有区县气道异物抢救法的培训力度。
3.2 “气管异物抢救”校园及家庭健康教育的构建。由于儿童生性好动,而且家长或是教师等成年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儿童的一举一动,儿童气管呛入异物难以避免,严重影响和危害儿童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但是家长以及学校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向儿童渗入预防气管异物呛入的相关知识,例如纠正以及制止儿童在口中含入小玩具的不当行为,引导儿童安静进食,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的安全性食物与玩具,尽可能降低儿童气道异物呛入发生概率。在儿童发生气道异物呛入时,应当理智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因为校园有专门的校医,在遇到儿童气道异物呛入问题时,能够得到相对比较专业的抢救。但是家庭成员通常不会接触气道异物抢救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所以在“气道异物抢救”健康教育构建中应以家庭为主,校园为辅。一方面,社区以及其他有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儿童气管异物预防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积极在社区和校园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现场演示气管异物的抢救方法,详细讲明抢救时注意事项,指导现场群众在模型上展开抢救演练,同时对群众演练中的疑问进行解答,还可制作海姆立克抢救法有关的宣传资料,放在公众号平台播放,解答公众在公众号的留言与问题,通过强化教师与家长“气管异物抢救”技能保证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