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娟
(江苏省泗洪县佳宝妇产医院 儿科,江苏 泗洪 223900)
黄疸是临床常见新生儿疾病类型,根据其病症类型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由于其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体质较弱,黄疸发生率较高[1]。此外,早产儿及出生时有高危因素的患儿的黄疸发病率要远高于健康新生儿[2]。据调查显示,多数新生儿患黄疸后无需治疗便可自行消退,但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不仅会延误病情,还会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损伤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时还会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健康[3]。目前,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治疗方式,传统持续性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显著,但就蓝光照射的时间和方式还存在一定争议[4]。为进一步改善新生儿黄疸诊疗效果,本文就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作为样本收集时区,并以该时区内在江苏省泗洪县佳宝妇产医院行黄疸治疗的11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样本对象。基于红蓝球随机抽取规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2~28 d,平均(14.54±3.43)d。观察组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28 d,平均(14.34±3.47)d。所有对象家属均于研究起始前,对所涉及内容获得了充了解,且对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研究所包含内容、过程、预期结果也均报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对象分组后涉及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未具明显区别(P>0.05)。
1.2 方法。均给予两组对象常规药物治疗,服用蜡样芽孢杆菌片(肠复康)(生产企业: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794、规格每片0.32 g、总计20片)。对照组予以常规持续性蓝光照射方式,1次/d,单次治疗12~24 h,共治疗3 d。观察组则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方式,患儿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期间需佩戴眼罩,并用消毒后的尿布遮挡患儿会阴部。此次试验将蓝光箱温度设置在29℃,并设置(450±10)mm蓝光波长。将患儿放置于蓝光照射的蓝光箱中,2次/d,单次照射4~6 h,每次照射需间隔4 h及以上。
1.3 评价指标。统计比对两组对象治疗前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情况、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同时统计两组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反应包括:皮疹、发热、腹泻等。
1.4 统计学分析。该研究中所包含统计、分析、运算过程均采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 21.0)处理。统计运算过程中组间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对比差异分别采用t及χ2检验。所得结果当P<0.05时,提示结果具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情况。治疗前,两组对象血清总胆红素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比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恢复至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时间对比表(±s)
表1 两组对象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时间对比表(±s)
?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15.52%),比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n(%)]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8 d内,黄疸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血清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新生儿在母体内会生成大量红细胞经出生后,肺循环重新建立,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损伤,出现大量胆红素,导致体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显著提高[5]。黄疸患儿可见皮肤黏膜黄染,嗜睡,出现纳差、水肿等临床病症,损伤患儿的身体健康。目前,多数新生儿无需进一步治疗即可自行消退,但胆红素水平过高,得不到及时治疗后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黄疸疾病病情严重时,患儿的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时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患儿死亡[6]。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的重视度,避免延误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和蓝光照射治疗方式。而蓝光照射治疗由于操作便捷、对患儿损伤较小,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可通过蓝光照射患儿,让机体内未结合、多余的胆红素变为水溶性物质,通过胆汁进入长期或尿液排出,进而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缓解患儿病症。但在蓝光照射时间和方式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最佳治疗方式还有待探究[7]。而依据本次研究提示,治疗前,两组对象血清总胆红素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经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的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恢复至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过进一步证实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儿机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据悉,长时间蓝光照射会产热,进而导致患儿排热不畅,其发热、皮疹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光疗照射部位集中于患儿体表,经16 h的蓝光照射后,体表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消退速度远高于体内血清总胆红素,蓝光与胆红素的结合量达到饱和,在行持续性蓝光照射并不能起到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蓝光照射从一定程度上会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照射时间越长对患儿损伤越大,在照射时还应保护好患儿的眼部和会阴部[8]。
综上所述,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均有一定效果,但间歇性蓝光照射的安全性更高,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血清总胆红素的能力更佳,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