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宝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医院 外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疝气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常见于腹股沟,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1]。患者发生疝气后,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疝块会慢慢增大,增加患者的痛感,加重患者的病情,病情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加强对疝气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2]。当前疝气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确保患者身体健康。鉴于此,本文将78例成人疝气患者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患者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成人疝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8~79岁,平均(53.29±3.14)岁;病程14 d至5年,平均(2.56±0.34)年。实验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9~79岁,平均(54.38±3.16)岁;病程14 d至5年,平均(2.57±0.33)年。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7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疝气,并且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年龄≥18岁;③患者对手术没有抵触情绪;④本次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患者及家属知情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②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③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
1.2 方法。对照组开展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进行全身麻醉后,选择合适的疝切口,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游离腹外斜肌腱膜、精索,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髂腹股沟神经;找到疝囊后,将其游离到腹膜外脂肪部位,最后进行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组织,结合疝气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补处理,完成后止血、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3 d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展开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手术流程为:指导患者保持仰卧姿势,进行硬膜外麻醉后沿着患侧腹股沟做一个长度约为4 cm的手术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保疝囊充分暴露在操作医师的视野中;将疝囊游离至内环位置,注意不要损伤精索结构,若是精索内存在较大脂肪瘤需要切除;回纳疝囊和腹腔,不需要进行高危结扎,对疝囊进行止血处理后停止手术,缝合补片,只需要1~2针,在疝平片下缝合2针,一直缝合到耻骨结节,在疝平片外缘需要缝合到肌腱处,外环切口需要缝合到皮下组织;术后给予患者3天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仔细记录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长、术后疼痛程度、以及住院天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总计0~10分,分数越高,评定为痛感越剧烈。②观察临床疗效,判断依据[3]:①经治疗后患者疝区疼痛、腹胀等症状消失,评定为显效;②经治疗后患者疝区等症状明显改善,评定为有效;③经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变化,评定为无效。仔细记录显效和有效的例数,计算临床有效率;④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仔细记录尿潴留、腹股沟异物感以及积液的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9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评价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在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长以及住院天数上,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以及VA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评价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s)
表1 评价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s)
?
2.2 评价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在临床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评价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n(%)]
2.3 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对照组(15.38%),实验组(5.1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n(%)]
疝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成人疝气不能够自愈,临床上表现为自觉疼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4]。根据疾病性质,目前临床常见的疝气有①腹股沟疝;②切口疝;③脐疝等。患者发生疝气后,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加重病情,肿块进入囊肿,导致患者行走或活动不便,甚至发生肠坏死[5]。因此,临床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是疝气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传统疝修补术是常规术式,其通过缝合术来拉近缺损处,利用可吸收线连接两端,改善缺损处情况,减轻患者的症状[6]。但是,传统疝修补术在缝合缺损处时,容易损伤周边肌肉,加重术后痛感,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长时间卧床,发生严重腰痛,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不需要改变局部解剖结构,在无张力的作用下修补缺陷部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7]。同时,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不需要切除或结扎疝囊,并且游离范围比较小,缩短了手术耗时,减轻了术后痛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相较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优势为:手术耗时短,安全性高;利用科学、安全的人工材料补片,缝合固定牢靠,能够进一步修复受损组织,促使其恢复弹性,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经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长、住院天数以及临床有效率优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效果更佳。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较小,安全性更高,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用于成人疝气的效果显著,在优化手术指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