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瑜 何俊辰 张 宇 马秀亮 张理涛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于2019年9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余躯干、四肢出现较多红色丘疹,自觉瘙痒,后皮疹进行性增多,融合成片,瘙痒剧烈,后自行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效果不佳。既往胆囊切除术后13年,无其他慢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颈部、腋窝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左侧颈部可触及大小约为1.0 cm×0.5 cm肿物,双侧腋窝可触及大小约为1.0 cm×1.0 cm肿物,其余各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胸腹部、背部、四肢可见弥漫多发暗红色扁平丘疹,成铺路石样,沿Langer线分布,局部融合,成片状分布,双侧乳房下、腋窝、腘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未见皮损,呈“帆布椅”征(“desk-chair”sign)阳性(图1)。
图1 患者周身数片暗红色大小不等扁平丘疹,局部融合成片,肘窝(1a)、腘窝(1b)未见累积 图2 表皮变薄,基底层细胞灶性空泡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HE,×100)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76.8%↑(参考值40%~75%),淋巴细胞比率13.9%↓(参考值20%~50%);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54.5 U/L↑(参考值13~35 U/L),谷丙转氨酶130.5U/L↑(参考值13~35 U/L),γ-谷氨酰肽转移酶75.4U/L↑(参考值7~45 U/L),葡萄糖7.10 mmol/L↑(3.90~6.10 mmol/L);肾功能正常;免疫全项正常;血凝试验示:纤维蛋白原浓度4.75g/L↑(参考值2~4 g/L);血沉46 mm/h↑(参考值0~20 mm/h);肿瘤标记物五项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表面抗原、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阴性;丙肝抗体筛查试验阴性;梅毒快速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艾滋病毒(HIV)Ⅰ+Ⅱ型抗体阴性;血清过敏原总IgE、TOUCH定性(IgM)五项阴性;腹部B超提示:胆囊切除术后;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均正常。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基底层细胞灶性空泡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图2)。
诊断:太藤丘疹性红皮病。
治疗:予阿维A口服,每日20 mg,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日556 mg,窄谱长波紫外线PUVA隔日照射一次,盐酸左西替利嗪每晚口服5 mg,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与硅乳膏,每日两次。治疗10 d后患者瘙痒症状基本消失,周身皮损扁平,颜色较浅明显变暗,无新发皮疹(图3)。
图3 治疗10 d后患者全身皮疹变平,颜色较前变暗,无新发皮疹
讨论太藤丘疹红皮病(papuloerythroderma of Ofuji, PEO)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皮肤疾病,1984年,Ofuji和Furukawa等[1,2]在日本首次报道本病,其特征性的表现为,初期皮损为散在、孤立的扁平丘疹,后逐渐融合成棕色、暗红色、红褐色多角形的红斑丘疹,并逐渐融合成片状,该病典型表现是皮肤皱褶处,如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极少受累,称“帆布椅”征阳性,该病皮损在躯干部可沿Langer线分布[1],20%左右的患者伴有掌跖角化,黏膜、毛发、甲通常不受累。实验室检查通常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水平的升高[3]。本病诊断要点为红褐色扁平丘疹、“帆布椅”征和剧烈瘙痒,可区别于典型红皮病,扁平苔藓和异位性皮炎近年来据文献报道[4],其年发病率大约0.15/105,患者年龄多分布在55~80岁,男女发病率大约为3∶1,以黄种人和白种人多见,棕色及黑色人种罕有报道,推测可能为临床皮肤科检查时,由于患者肤色较深,临床医生对“帆布椅”征的特征性皮损容易忽视。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剧烈的瘙痒,1/5左右的患者伴有掌跖角化。本病的潜在病因尚未清楚,有文献指出,辅助性T细胞Th2在PEO发生的免疫机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多与消化系统肿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相关[5-7]。治疗方面,多数报道文献报道了光疗法PUVA、口服类固醇和环孢素治疗[8]。本病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遇到可疑病例应及时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明确诊断,治疗过程中严密随访病情,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