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迎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362000
慢性根尖周炎是近年口腔科常见的疾病类型,病因以细菌感染为主,也存在微生物影响及物理、化学上的刺激导致[1],细菌通过患牙破碎部位进入牙髓,引发其根尖周病变,就诊时可清楚看到病变部位尖根处发红肿起,部分患者存在发热现象,主要表现为牙周疼痛、咬合咀嚼困难、牙齿松动、牙龈红肿等。目前,针对该类疾病临床大多采用根管治疗方式,进展严重患者行根尖切除术,根管治疗大多通过根管预备、消毒及充填抑制根尖周炎症[2]。传统的预备根管使用不锈钢K锉联合注射器进行冲洗疗效有限,在预备过程中因牙根尖结构复杂,很难有效清理碎屑及残留牙髓。超声根管冲洗是近年应用较为有效的冲洗方式,通过结合热效应、空穴效应和声流对组织周围残存细菌碎屑进行冲刷,清洗效果较好且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降低[3]。此前研究大多仅比较超声根管冲洗与注射器冲洗,少有结合机用镍钛器械联合分析,故本文通过对12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4例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124颗患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根尖周炎患者;(2)符合根管治疗条件;(3)无全身系统性疾病;(4)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治疗前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3)半年内进行牙相关治疗。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64例和B组60例,A组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4.68±6.97)岁,前牙28例,前磨牙22例,磨牙14例。B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09±7.24)岁,前牙24例,前磨牙20例,磨牙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X线片观察术前根管根尖状况、术后根管填充及密度状况,患牙术中采取橡皮障隔离技术,行常规去龋、开髓及拔髓,使用10#K锉通畅根管至根尖部位1/3处,使用Raypex5根管测量仪(购自德国VDW公司)结合X线片确定根管长度。B组:单纯使用机用镍钛器械与注射器冲洗治疗。选用购自德国VDW公司的Mtwo机用镍钛系统10#/0.04、15#/0.05、20#/0.06、25#/0.06 4支锉,使用标准法预备根管确定其长度,预备期间每更换1支锉时,用注射器冲洗根管,冲洗液为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量5ml,冲洗时将针头放入根管内固定,后退约2mm上下提拉冲洗。A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根管冲洗。每次更换K锉前用购自瑞士EMS公司的EMS miniMaster全功能超声治疗机及配套的超声K型根管锉进行冲洗,使用10#超声根管锉涤荡冲洗根管,冲洗液为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1min,功率调整为中档,超声锉工作长度约2mm,冲洗过程中避免将超声锉接触根管壁。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估: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有效:无症状和体征,患牙咬合、咀嚼功能良好且无疼痛、无窦道,无深牙周袋,X线片显示根充紧密贴合,尖周稀疏区域减小,密度增大。无效:有显著症状和体征,患牙咬合、咀嚼功能异常,出现明显疼痛及不适,X线片显示根尖周填充物缺少或超出,尖周稀疏区域无变化或变大。(2)疼痛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标准将术后疼痛分为4个级别:0级(0分),代表没有疼痛;1级(1~3分),代表轻微疼痛,患者能够忍受;2级(4~6分),代表中度疼痛,会影响睡眠但无须药物控制,在患者可忍受范围;3级(7~10分),代表强烈疼痛,需药物或急诊处理,患者无法忍受。(3)根管菌落计数:用取样枪对管内样本进行0.5ml取样,通过10倍系列稀释后分别接种在BHI上,将其放在37℃恒温CO2培养柜中进行培育,2d后取出并计算菌落数量。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根管菌落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根管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根管菌落数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根管菌落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 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有效6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62/64);B组患者有效5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的根管治疗手术中大多采用手用镍钛器械,其预备锥度较小且延展性差,存在位置偏移造成误差等现象,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碎屑难以清除到位,易导致术后根管堵塞,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机用镍钛器械相比于手用器械弹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其能够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多次冲刷去除碎屑,近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超声根管冲洗在根管细菌清除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其利用超声锉在根管内产生瞬间空穴、声流和协调作用,提高了冲洗的效率,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中受到关注。
张帆等[4]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方案能够将患牙根管内碎屑物质清除,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陈勇等[5]研究指出,联合组术后反应较轻,且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提示联合应用机用镍钛器械与超声根管冲洗能够利于患者远期疗效,减轻其疼痛程度;刘乐华等[6]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根管菌落数、疼痛程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愈合率与适充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超声根管冲洗效果较好。以上学者研究均与本文结果有相似之处,本文中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根管菌落数均显著降低,且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B组的90.00%。这可能是因为超声冲洗相对于传统使用注射器来说,其声流、空穴及热效应杀菌效果较好,能够增强冲洗液的消毒作用,降低菌落数并减轻患者炎症状况。其瞬间空穴作用为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当气泡增大到剧烈爆破时,将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分解患牙根管坏死组织,通过超声波溶解碎屑,让附着在根管上的坏死组织随着冲洗液流走,尤其在弯曲及出现分支或副根管部位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A组患者菌落数减少,杀菌消毒作用显著,患者炎症状况得到改善,代谢增速,疼痛程度减轻,再者,超声根管冲洗能够让患牙侧支根管口张开,使根管封闭剂进出便捷,提升填充材料的封闭性。而B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0%,这可能与使用机用镍钛锉有关。传统的不锈钢K锉柔软性较差,转动提拉感明显,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将残屑或细菌挤压形成尖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而机用镍钛锉弹性较大,设计独特,其具有尖锐的切削刃部及低深的螺旋凹面,对于排出余屑效果较好,减少形成根尖孔的概率,提高总有效率。除此之外,本院针对患者的预后牙齿保健进行远程指导,采取随访的方式针对性提供饮食及口腔安全建议,一定程度提升了患者的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机用镍钛器械联合超声根管冲洗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较佳的方案,清理效果优,能够一定程度减少患者疼痛程度,预后效果较好。但本研究存在样本容量有限的问题,今后研究将会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保证结果更具有科学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