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微服务”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

2021-10-12 08:34南昌大学图书馆徐伟吴鸣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7期
关键词:架构个性化智慧

文/南昌大学图书馆 徐伟 吴鸣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深入应用、云计算的高速发展都给信息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技术变革。各种类型不同、载体不同的海量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一、“大数据+微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

“智慧”这一概念是进入21世纪后提出的,智慧家电、智慧城市等很多与智慧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图书馆”最早是在2003年由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提出的,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这个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大数据管理与微服务应用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

(一)高校图书馆大数据的组成。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以承受的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的软件工具来进行收集、管理并加以处理的数据集合。它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一般是在10TB到1PB之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因此数据的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

图书馆的数据组成主要包括资源数据和行为数据两大部分(以南昌大学图书馆数据为例,行为数据保留三年的数据量,见表1)。

表1 南昌大学图书馆数据

面对如此海量的数据,图书馆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将有用的知识从数据中提炼出来,从而实现从数据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过程。

(二)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微服务(Microservice)架构的概念是在2012年产生的,它是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智慧服务形式。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是“在微时代背景下,围绕着用户为中心(包含了以用户作为信息的接收中心和以用户作为信息的扩散中心),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各种移动通信设备,来为用户提供细致化的、图文并茂、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发展时期,几乎所有的应用服务平台都是通过Web服务(WebSerivce)来提供各类接口的,底层元数据往往都是通过Hadoop集群或者数据库集群来进行维护和管理。这种基于Web的服务模式使得技术维护成本不断地上升,而应用服务的灵活性却在下降。

在使用微服务管理平台之后,由于其集合了自动化部署技术和虚拟机脚本管理技术的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集成不同应用系统的接口,来提升服务的灵活性。而在图书馆业务方面,利用微服务之间的相对松耦合性,易扩展性、数据灵活性等特点,对各类不同的数据元素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交互性、可用性及个性化。

二、大数据下的图书馆微服务管理平台

基于微服务更具有灵活性、可实施性与可扩展性的特点,可以断定微服务架构下的图书馆服务管理平台是朝着智慧型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外较为成熟的商业产品有:ExLibris公司的Alma、Innovative Interfaces 公司的 Sierra、OCLC公司的WMS、Serials Solution公司的Intota等。而开源图书馆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是OLE与EBSCO公司以及Index Data合作启动“未来的图书馆是开放的”项目(The Future of Libraries is Open,FOLIO)平台。国内目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平台主要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以平台支撑、共享协作为目标围绕图书馆的业务推出的CALIS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CLSP)、还有图星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简称LSP)。

基于微服务架构下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从读者和馆员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优势:从读者角度来看,优化了个性化定制服务、改善了读者的使用体验、可更精准地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从馆员角度来看,降低了二次开发的成本、可更快捷地分析读者行为,进行采购决策的优化,实现纸电采购一体化、更有效地完成文献传递和馆藏文献的揭示。

在国内,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图书馆APP在各高校图书馆的普遍应用,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促进了数字化图书馆向智慧型图书馆的快速转化。在大数据和微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通过读者到馆的次数、借阅的书目、访问的数字资源、下载的文献资料等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习惯和兴趣,构建每个读者的行为“画像”,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而针对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图书馆可以整合相关的学术前沿动态、电子图书、数字期刊、博硕开题项目、专利分析等信息开设重点学科虚拟数字图书馆,提供独具特色的各种微服务。

三、智慧型图书馆的未来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智慧图书馆包含全面感知、共享互联、开放泛在、节能绿色四个方面的特点。图书馆应利用功能强大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微服务应用,利用各种智慧感知设备和手段,对读者进行充分的智慧感知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各种类型的资源数据进行深度地挖掘和充分地整合,通过各种行为数据对读者完成画像,实现智慧化搜索和个性化推送、对图书馆的空间、资源、馆员、读者服务以及所有的馆内业务,实现高效的智慧化管理。

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将以“大数据+微服务”架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技术(AI)、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可穿戴的设备,通过身临其境的全息体验和充满趣味的人体感知来提高用户对于信息资源服务的满意度,并采用具有超高传输率、超低延迟率等优势的5G通信技术打造个人虚拟阅读空间。

四、结语

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大数据+微服务”的系统架构作为当今主流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架构,在服务的组件化、技术的多样性和业务数据的独立性上都具备了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服务内容趋同,缺乏创新、服务形式文字化,缺乏感知、互动性不足、重传播轻积累等问题。

随着人脸识别、语音交互、设备感知、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重组互联、虚拟感知等技术应用到智慧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来。这就要求馆员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以智慧图书馆微服务为基石,全面提升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架构个性化智慧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同桌宝贝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