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思维

2021-10-12 03:07顾福发
名师在线 2021年27期
关键词:创设笔者情境

顾福发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江苏建湖 224700)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经验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归纳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学生的性格存在差异,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和同学、教师交流,且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而外向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回答欲望,且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积极踊跃,也非常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意见。另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也不同。这就使课堂教学提问和交流环节出现有的学生因害怕回答错误而不敢说、有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两极分化现象。根据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所有的学生乐于表达、勇于探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辩论。

无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1]。比如,有的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容易出现思维跳跃、思路不清晰的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不能打击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要逐步引导其回答问题。例如,在笔者提出问题后,一位学生立刻举手,表现出较强的回答欲望。但是,考虑到有的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还没有理清思路,如果立刻让他回答会让这些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笔者对他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并让他等一等其他同学,继续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他既不会排斥等待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提议,又能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又如,在教学排列组合问题时,笔者抛出这样一道题:小红有两件上衣,一件蓝色的T 恤、一件红色衬衣;有三件下衣,一条长裤、一条短裤、一条短裙,问小红有几种搭配方案呢?一开始,几位学生都只考虑了数量,而忽视了上衣和下衣的区别,导致回答错误。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有个细微的声音进入了笔者的耳朵:“上衣和上衣怎么能一起搭配穿呀?”笔者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乎不怎么回答问题的一位女生。笔者肯定了这位女生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这位同学思考得仔细,我们不要只从数学视角看问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看一看两件上衣在生活中能搭配穿吗?”学生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被笔者表扬的女生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随后,笔者再进一步细化问题:“搭配时只能选择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最多会有几种搭配方案?”让学生接着思考,并鼓励那位内向的女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自从那堂课后,这位内向、腼腆的女生在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笔者想,这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的意义所在。

二、创设科学、趣味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生发首先源自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析问题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基于此,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和学习欲望后,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闰年知识时,教师可设置情境问题:兰兰的爸爸已经37 岁了,但是他只过了9 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学习中。

因为成人和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和学生的日常对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设计问题时多想一想学生是怎样思考问题的,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会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如果创设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会打击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知识矛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源泉,而求知欲是学生对陌生事物进行探究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学中很多知识点存在联系,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据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 )78( )。学生在括号里面分别填写“米”和“厘米”。接着,笔者抛出另一道题: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780( ),此时括号中填写米和厘米都是不正确的,这就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此时,笔者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学习。

三、利用先进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现如今,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走进课堂,多媒体设备就是普遍使用的教学工具之一,它可以将传统的文字呈现形式转变成动画、声音、视频等多样的呈现形式,使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形象,从而有效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多媒体教学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声音、视频、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把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把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理解什么叫作平移、什么叫作旋转。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对教材有宏观和微观上的认知,还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设计技术,能够借助这些电教设备和技术把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灵活、准确地表现出来。另外,教师还要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各种可以应用的优质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建立好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课堂设计。

结 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及思维能力提升方面下足功夫,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创设笔者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