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进
摘要:審美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历史学科具有深广的育人价值,蕴含独特的美育功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包括审美注意、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与理想的审美素养,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彰显历史学科的特有魅力,实现历史教育的本质诉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美育;审美素养;古代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A-0057-06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美”又是三者中的最高维度,这是包括学术界在内的人们的普遍共识。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1]许苏民教授提出:“人的一般本性是求真、向善、臻美”[2]56,“美”具有统摄“真”和“善”的作用[2]586。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本质上,就是要培养求真、向善进而臻美的人。五育并举,美育既是五育的一部分,同时又能起到平衡协调的作用,为德、智、体、劳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因而在各种教育形态中,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美育就更富有代表性和必要性。
一、审美与审美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审美,是指“个体对审美客体的主观加工(并获得身心美感体验)的过程”,主要包括感受(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①。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则审美可以上升到直接叩问生命终极意义的高度,审美使“人的心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3]。美学家潘知常说:“人类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就必须豪赌无限性的存在。……无限性与爱,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活动。”[4]
审美素养的概念有多种界定,其中,杜卫教授的界定比较简练清晰: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主要由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三要素组成,审美知识是基础,审美能力是核心,审美意识是灵魂[5]24。不过,笔者以为,审美意识应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次是浅层含义,称为“审美注意”,指对美的觉察和关注程度;第二层次才是作为“灵魂”的深层含义,指“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审美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或审美理想)两种形式”[5]28。据此,本文界定的审美素养构成如图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当代艺术家木心有句名言: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在当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物质的“好”,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灵层面的“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6]由此可见,国家对新时代美育十分重视。
二、当前中学美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当下我国的国民审美素养水平虽提升较快,但实际尚未达到较好的水平。调查显示:在国民审美素养水平受测的群体中,青少年群体的审美素养虽高于平均水平,但低于问卷设定的较好水平①(如图2)。此调查虽未必能完全精准地反映当下国民审美素养的现状,但不可否认其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参考性,足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对美育的高度重视。
反观中学美育本身,长期以来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少学校和教师轻视美育;二是应试教育挤占美育的现象较为突出,文化考试课程占用艺术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美育相关的师资力量紧缺;四是社会美育资源薄弱与缺失。总体上看,新时期的美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如以更高的标准来审视,美育仍是当前教育事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三、基于美育的古代文化史教学探析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含弘光大的人文学科,无论是整体的育人价值,还是仅从美育的维度审视,都蕴含着极高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正如马维林所说:“历史研究的起点正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求,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是从人类的审美预设开始的。”[8]可以说,美育价值和审美境界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与最高层次的追求。
相比历史教材的其他内容,古代文化史更适宜从美育维度整体统领设计全课教学。首先,古代文化史必然包含艺术成就,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度集中的体现”[9],使开展美育具有天然优势;其次,思想、哲学和科技也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从中发掘思想的逻辑与体系之美、思想家的道德与人格之美;再次,中国古代文化史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以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与知行统一的特点而彪炳于世”[10]的中华美学核心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厚积家国情怀,从而培育学生指向当代与未来的核心素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以下以“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的教学为例做探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注意
常有这样的现象:面对优美动人的音乐或美丽如画的风景,有些人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无法欣赏,这其实是缺少浅层的审美意识——审美注意。所以,在新课引入部分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发现美、关注美的审美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审美素养的愿望,而创设问题情境是特别适宜的教学方略。
首先,问题情境以问题设疑为核心,设问能与学生已有认知形成强烈的冲突。笔者通过以下材料导入新课: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漆侠《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