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苗苗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关主题,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以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教育目标的建立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着眼于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使用知识的能力,反映并响应教育时代的需求,强调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创新实踐的精神,以实现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原则
一、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对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有助于他们更快地使用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会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研究方法,这对学生的深入学习很有帮助,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未来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生的父母之外,老师是最重要的人,也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民主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研究性学习应在民主的环境中进行,老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必须耐心地回答或提示。
此外,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得到的成果,能够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深刻的记忆。研究性学习的广义解释是:学生的积极探究学习活动,以及可应用于学生所有学科学习的学习概念、策略和方法。狭义解释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使用与科学研究类似的情况和方法,使学生实际地感受和体验知识过程,从而将问题作为媒介来使用,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积累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到当今的课程改革,不难回顾和反映当今课堂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总是习惯于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落后的教学方法难以促进学生的潜在发展。因此,在基于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树立自我学习的概念,以便他们能够在基于研究性的学习中展现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研究性主题应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研究方法应使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并根据多个论点做出决策,研究过程应允许学生积极探索,并且研究结论可以由学生自己得出。自主性原则必须得到切实的执行,以便学生能够获得基于研究性的学习主动权,以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二)评价性原则
评价对研究性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刚接触过的课程,通常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判断,这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准确、合理地评价他人,根据研究的内容发现评价的重点,并礼貌地表达和指出不同的观点。其次,学生经常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找不到评价点,因此,在完成研究任务时,应鼓励他们找到活动中两个最令人满意的领域并记录他们可以做得更好的领域。最后,老师的评价必须是准确的。使用关键词或单个句子来描述学生的研究活动,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有时错误的经历比研究的结果更重要,教师的评价应有效地发挥激励和指导的作用,评价旨在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
(三)启发性原则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技能,启发性是构成教学策略的关键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融合和联系。好奇心和提问题是儿童的本性,也是他们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原动力。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不同,有些成年人认为的平凡事物,他们却觉得如此新奇和好奇,这将引导他们有效地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
(四)实践性原则
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在制定小学教学策略时应遵循实践性原则。首先应学习使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不是使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一两个结论,而是可以将该结论应用于现实生活,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将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以便学生可以基于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简而言之,基于研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选择活动主题,确定活动路径,设计活动方法,并通过研究方法获得活动结果,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构建,有效提高小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翠平.“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演变及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6(9):4-8.
[2]马卫兵.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3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