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政治品格

2021-10-11 18:39上官酒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

上官酒瑞

[摘 要]从比较政党政治看,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性,独特的政治品格是重要维度。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进路,阐明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践行史孕育了政治情怀;追求真理、推进理论创新史铸就了政治信念;不懈奋斗、推进社会革命史涵养了政治担当;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史塑造了政治自觉。这是百年来我们党与人民、国家、社会的关系在精神品格上的集中表达,并在比较意义上具有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初心使命;政治情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1)05-0022-09

一、引言: 研究视角与理论进路

无论在结构、功能还是过程上,中国共产党都是独特的。在比较政党政治研究中,这已成为共识,并具有丰富的事实经验基础。当然,其参照系是西方政党,运用的是以民主和选举为中心的西方政党政治研究的学术传统,对中国实际很难有解释力,甚至出现误解与曲解。于是,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独特性有较多学理阐释,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如概括提出的使命型政党[1]、先锋队政党[2]、治理型政党[3](P210-211)等,都很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不过,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是“有形的”、现实的,体现为党的组织体系、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强大动员能力等,也是“无形的”、历史的,体现为党的性质、立场、宗旨、使命等,在历史演进中不断塑造、沉淀和传承、发展形成的鲜明特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4]在这里,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与政治品格三者密切关联。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体现的精神特质、铸就的精神财富;精神谱系是共产党人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个精神之源,在百年历程中,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的非凡奋斗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之总和;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其他一系列精神,在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不断锤炼而形成的政治品质、政治风格。比较而言,精神主要是共产党人的内在气质与秉性,品格则更多是共产党人在百年奋进中传承和践行这些伟大精神中所展现出来的政治性格与行为特征。比较而言,这样的政治品格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独特性的重要视角。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一方面,要回到共产党百年大历史,要有历史遵循,坚持正确党史观与科学历史思维,主要是抓住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并走向复兴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主题主线看,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践行史;从主流本质看,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一部不懈奋斗史,一部自身建设史[5]。另一方面,要有理论遵循。西方学术界有著非常流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式。不过,撇开中国共产党这一重要政治因素,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范式无法解释中国现实。虽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可归入国家领域,但党又依托组织网络广泛分布和渗透于社会,横跨国家与社会两个领域。即使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政治的核心变量,执政后更是如此。所以,在理解中国政治时,国家与社会二分关系就现实性地转换为政党、国家与社会的三角关系[6](P1-17)。也就是说,要在中国历史与政治语境中,在党与人民和民族、与国家、与社会、与自身的关系中,才能深刻揭示我们党的政治品格。

两相结合,依托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进路,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看规律,可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独特品格:从党与人民、民族关系看,不断守初心担使命的历史,锤炼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情怀;从党与国家关系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铸就了党追求真理的政治信念;从党与社会关系看,不断英勇奋斗、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磨砺了党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的政治担当;从党与自身关系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塑造了党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这四个方面专题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程,又相应地在比较意义上展现了四种鲜明政治品格。

二、守初心担使命与党的政治情怀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族危亡、社会危机、人民屈辱的时代。拯救民族危亡是那个时代的声音,早期共产党人对此有亲身感悟。

于是,我们党在与人民、民族的关系上,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并立志为之而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时全国共有五十多名党员[7](P29-30)。这些人有毕业或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留学海外的,大多出身富有殷实之家,有体面职业和富足生活,在当时属于社会精英。他们组建中国共产党,并非是为了“自家”、小家,而是为了“大家”、国家。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也是时代环境与使命驱动而促生的历史情怀,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使命决定的政治情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这种初心使命经由历史积淀传承,锤炼形成了共产党的政治情怀品格。

如果说在当时,中国的仁人志士大都抱有救国救民大情怀,这符合历史事实,那么在比较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情怀的独特性,在于以组织化形式展现和凝聚起来,更在于党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守这样的情怀,无论是进行革命、建设还是推进改革、走向复兴,从未动摇改变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

早在组织新民学会时,毛泽东就树立了“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远大目标,并立志要把“由少数阶级专制的黑暗社会,变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光明社会”[8](P293)。1925年他提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9](P21)毛泽东强调:“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0](P1004)这是党的宗旨,与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情怀品格相辅相成。

共产党人不仅这么说,更是这样做。基于对社会性质、革命任务和主要矛盾的判断,我们党清晰认识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紧迫性,探索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并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华北事变后,我们党积极倡导、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一致抗日,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这是站在了民族道义的至高点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超越党派利益和恩怨的崇高政治情怀。

中国共产党既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也一心一意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0](P1094)民主革命时期诸如“半床棉被”“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等历史现象,最能说明党与人民的血肉关系、鱼水之情,也是“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结论的明证。

经过28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党实现初心使命的战略成果。此后,在国内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人民民主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同时在国际上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这一切让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而且“站住了”。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新时期实现初心使命的核心议题,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发展能力。

邓小平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1](P368),要求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尺度。江泽民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12](P279),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3](P623-624)。

正是初心使命的驱动,我们党領导和推进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进入新时代,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略,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与各领域;提出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并将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4] ;提出并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总结历史可以发现,民意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5]这也是不断锤炼政治情怀品格的历史。共产党是“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16](P30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17]相反,离开党一以贯之守初心担使命的崇高情怀与优秀品格,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难以想象。

但是,党的初心使命不会随时间推移自然保鲜保质,很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甚至可能蒙尘褪色、干涸枯萎。所以,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将这样的政治情怀坚守好、锤炼好。

三、推进理论创新与党的政治信念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各种思潮和主义流行一时,但都无法回答“如何实现救亡图存”的时代难题。

“中国社会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4]1920年11月,毛泽东在致罗章龙的信中指出:“中国坏空气太深太厚……我想这种空气,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8](P70)这表明,共产党的先驱们深刻意识到与解决问题相比,“主义”更具有重要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9](P1471)事实表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行动指南,坚守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理想信念,探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新路,让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在与国家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治与社会力量而进行的重大选择,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信念。

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真理,但从来不是教条。恩格斯指出:“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贯一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20](P669)尤其是在当时中国那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进行革命并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没有模式可照搬,没有本本可照抄。这要随实践发展、时代变迁而接力探索真理、寻求规律,根本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复兴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提出最高纲领,随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旨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綱领,首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了起来。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围绕时代重大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4]在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中展现出来的,是其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的笃定政治信念品格,这也持续驱动党进行理论创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集中回答了为何革命、为谁革命、靠谁革命、怎样革命等重大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们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并推进社会主义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追问事关党与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系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先后创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终点。“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P18)。

紧扣这一课题,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与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P18-19)。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习近平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22](P74)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4]

强国、强党、强理论的逻辑,既是历史判断,也是现实需要,集中体现了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品格。在新时代,这种独特品格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引领发展。

四、推进社会革命与党的政治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生的共产党敢为人先,勇于突破旧思想、旧制度。在与社会的关系上,我们党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比较而言,这是一条推进社会革命的新路,意味着新动力、新纲领、新力量、新方向。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政治革命。”[23](P3)自党诞生起,就“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24](P8),其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方向是建设一个既不同于旧中国、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新国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940年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19](P663)

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0](P108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更是强调:“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P1437)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奋斗锚定的社会革命目标,是党基于初心使命和国家社会落后情境而展现的政治担当。

明确社会革命目标是一回事,实现目标是另一回事,关键在于道路选择,因为道路决定方向和命运。民主革命早期,由于对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照搬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付出了惨重代价。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党在探索中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被证明是一条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革命新路。坚持这条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政策和策略,推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5](P11)。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我们党开始认识到苏联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由于经验缺乏、国内外环境复杂,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挫折和错误。

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6](P2-3)在新时期,中国社会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是社会革命的集中体现。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6](P113)。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樣,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26](P135)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改革开放有步骤、有秩序地渐次推进、逐步展开、有效实施,不断取得成就、创造奇迹,中国社会从根本上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摆脱了曾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实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是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起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

因此,“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7]这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与党的强烈政治担当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教师爷。回顾百年党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进入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不断奋斗、创造、积累,持续推进社会革命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探索形成和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27](P3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中国版”,它特就特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四位一体”分别是其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它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复兴中国的必由之路、根本方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主题,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党的百年奋进史,就是勇于担当、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2](P69-70)为此,要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担当品格,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道路、方向、主题,不断赋予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奋力探索、接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更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推进自我革命与党的政治自觉

近代以来,政党是改造社会最强有力的组织化力量。在中国,只有创建最先进的政党,才能开启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者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才能推进社会革命,这是党与自身关系必须处理的核心问题。

创建之初,我们党就将自我革命的基因嵌入组织机体。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单列了“纪律”一章,规定了严格党纪。党的三大通过的决议报告提出了“批评”。192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这是党的第一部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与此相应,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执纪。1928年10月发布的《中央通告第七号——关于党的组织-创造无产阶级的党和其主要路线》明确提出“自我批评”。这些举措,说明尚处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就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自我革命,为的是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但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早期还不成熟条件下,自我革命更多是出于组织生存环境的自发选择,那么随着党的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不断确立严明组织边界、严密组织体系、严肃组织生活、严格组织纪律,自我革命就逐渐成为一种政治自觉。在井冈山与苏区时,就党内和军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等在古田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

遵义会议后我们党开始自主地思考自身建设问题。特别是延安时期,毛泽东通过深入分析革命形势,提出了“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命题,并在数量、质量上提出了要求:“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8](P602)如何做到呢?最主要的集体行动就是延安整风,作为一场思想革命,这次整风解决了多年来党内、党与人民关系中存在的积弊。党的七大制定了新党章,在其总纲中就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的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是以自觉的、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29](P114)这是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与党是否有力量结合起来的要求,而自身建设、自我革命赋予党强大力量,让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并取得革命胜利,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然延续了思想建党传统,通过各种形式的整党整风活动,有效解决了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密切了党与人民的关系。新中国“第一大案”集中反映了党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同时,探索党员干部监督、党内纪律建设等。特别是,我们党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挫折,纠正思想偏差。毛泽东指出,对待过去的错误,“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30](P291)。这种自觉与勇气难得可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明确提出加强自身建设改革,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问题,我们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而我们党和人民由此得到的锻炼,我们党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骨干队伍更加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显著。”[31](P845-846)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自我革命,既沿袭了思想建党好传统,也特别强调了制度治党的重要性。比如,总结“文革”教训,制定实施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通过设立顾问委员会,为建立退休制度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创造了条件。

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探索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环境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方面不断推动党的自身建设走向深入,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的政治品格。

黨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我们党坚持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政治立党与质量强党统一起来,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尤其是,我们党充分发扬历史和政治自觉的品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向“四风”“七个有之”等党内顽瘴痼疾开刀,自我革命的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这从根本上扭转了党内存在的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从比较政党政治看,党一以贯之自我革命、与时俱进自身建设的政治自觉,是百年奋进中展现并磨砺出来的最鲜明品格,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从发展趋势看,我们党长期领导执政,就要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必须将自我革命不断推向纵深。习近平指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22](P531)在新阶段新起点,我们要以更高度的政治自觉,协同推进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政治立党、质量强党,把党真正建设成为强大的政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更好引领社会革命。

六、政治品格的关系及比较意义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实践总结、理论反思,我们概括了党在接力探索、接续奋进中不断传承、积淀、磨砺形成的四种鲜明政治品格。

初心使命践行史孕育了崇高政治情怀;追求真理、推进理论创新史铸就了坚定政治信念;不懈奋斗、推进社会革命史磨炼了强烈政治担当;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史塑造了高度政治自觉。这些没有囊括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品格,而是在揭示党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中阐明了独特政治品格的主要方面,它们共同反映了党百年奋进的品质概貌。

从大历史看,四种政治品格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它们统一于党的百年奋进史,是百年来党与人民、国家、社会、自身关系在精神品格维度上的集中表达,是价值目标、理论指导、实践创新、领导核心的相互支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政治逻辑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在党与人民、民族关系上,党的性质与历史情境规定了党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的崇高情怀;在近代中国,要真正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国家前途命运,因时应势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党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守初心担使命,还是推进理论创新,都是为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驰而不息推进社会革命,这是党的强烈担当;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推进社会革命,实现初心使命,党必须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这是党的高度政治自觉。事实表明,组织品格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百年历史奋进中,正是政治情怀、信念、担当、自觉这些独特品格赋权、赋能、赋力于中国共产党,让党能够不断增活力、添动力、聚合力,进而驱动、激励、助力党一以贯之守初心担使命,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推进社会革命、推进自我革命(见表1)。

中国共产党的这些政治品格,集中折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政治基因与文化特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精神标识,并在比较政党政治上显其意义。一是与中国国民党相比。历史地看,中国国民党最初也有诸如三民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有救国救民的使命,但缺乏为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而不断奋斗的情怀;中国国民党也有一套自身建设的方略,但缺乏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自觉。与有信念、有主义、有方向、有活力的中国共产党相比,胜败早已在历史中定格。二是与苏联共产党相比。同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苏联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一样,是有使命、有情怀,有担当、有目标的,但苏联共产党缺乏追求真理的笃定信念,后来其理论僵化教条,甚至最后放弃马克思主义,更缺乏持续推进社会革命的担当、自我革命的自觉,无法破解“长期执政”的考验,以“来自上层的革命”退出了历史和政治舞台。三是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相比。西方的现代国家建设展现的是社会-国家-政党的历史进程。按照迪韦尔热、萨托利等经典学术传统,资产阶级政党是连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纽带,是运作选举政治与代议制民主的工具。虽然他们为了赢得选票,也要代表和整合选民意见,甚至一些民主集中型政党也在加强自身建设,但总体上很难说具有情怀、信念、自觉等品格。由于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现代国家建设是以政党-国家-社会的历史先后顺序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守初心担使命的使命型政党,是不断推进思想革命、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的先锋队政党、治理型政党,是富有崇高情怀、坚定信念、强烈担当、高度自觉的独特政治品格的政党。

这些比较的现实启示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必修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锤炼的过程,也是我们党从“简”到“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并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的过程,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在新时代新阶段,要更好锤炼这些鲜明政治品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提供强大政治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青.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J].江西社会科学,2018,(2).

[2]汪仕凯.先锋队政党的治理逻辑: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透视[J].政治学研究,2017,(1).

[3]罗 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5]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N].光明日報,2021-02-03.

[6]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5.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8]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9]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3]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16]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N].人民日报,2021-08-27.

[18]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4]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5]党的十八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9]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17)[G].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

[30]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王 篆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沂蒙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