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富
近日,咸宁市“湖北好课堂”小学、初中音乐优秀课现场展评研讨活动在赤壁市举行,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周文娇老师执教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森林中的铁匠》。这节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生活与表达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课堂妙趣横生,可圈可点,尤其注重学科渗透、五育融合。
作为一堂美育课,周老师以赏析“森林中的铁匠”为教学重点,很好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堂中有德育,比如播放打铁小视频,学生感受音乐的欢快时,周老师顺势问学生:“为什么打铁这么辛苦,音乐却这么欢快呢?”学生回答说:“努力获得丰收,累并快乐着。”在课堂结束时,周老师总结说:“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只要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就一定会有幸福的生活,就一定能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在音乐教育中以乐育美,以美育德,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课堂中有智育,周老师遵循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中有体育,引导学生乐观向上,追求健康生活。课堂中有劳动教育,让学生模仿铁匠的打铁动作,感受劳动生活,增强劳动观念。一节美育课,有知识、有行动、有情感、有思考,实现了五育融合。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如何在实践层面协调好五育的关系,让五育融合真正落地并形成特色,校长、教师、教研必须形成合力,做到“三有三做”:
一是校长有理念,做好顶层设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绝不是一句空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如何在学校落地落实,校长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校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掌握和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文件,牢固树立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理念。最重要的是,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好五育融合顶层设计,制订课程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特别要关注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突出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势,以课程体系建设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教师有认识,做好学科融合。推动五育融合,校长是关键,教师则是主体。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老师们的认识,不能“外动而内不动、上动而下不动、心动而行不动”;要让老师们认识到,以德立身、以智开慧、以体健身、以美养心、以劳育行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让老师们认识到,“五育”并不是割裂的,彼此之间绝不是“油和水”的关系,“五育”应该是彼此渗透、相互融通的。比如,学校要在老师和学生之中树立“教育即生活”的观念,让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三是教研有引领,做好智力支持。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教研新的使命。教研部门要在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之间寻求破题,做好五育融合的研究和引领,为学校建立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科融合的课堂,提供智力支持和指导服务。教研部门还要善于发现、发掘区域内外五育融合的优秀典型案例,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为区域学校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