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是一次深刻而又具体的改革。“双减”成为2021年秋季学期一份特殊的“开学礼”。让教育回归育人,把童年还给孩子,是这份“开学礼”的重要价值。
读懂“双减”,把握“两个回归”
“双减”新政以“减负”破题,直击义务教育的“顽疾”。“双减”针对的正是被严重破坏的教育生态,目前存在的全民教育焦虑、教育恶性竞争、学生心理扭曲、校外疯狂培训的这些现象带来的直接恶果是:学校教育的内卷化、校外教育的资本化、学业竞争的低龄化、人才培养的功利化。
内卷、资本、低龄、功利,这“四化”作用于学生,带来的后果就是:为了一个好分数,可以牺牲休息,牺牲身体,牺牲一切。“教育只有冷冰冰的分,不见活生生的人。”
校外培训日趋火爆,关住了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门”,却将学生和家长逼进了校外培训的“偏门”。这正是当前教育饱受诟病的关键所在。“双减”新政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直面学生课外作业多和校外培训负担重的现实。这一鲜明导向,回答了学习主要在哪里发生、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谁应该是主体这一常识问题。
让学习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育人,这应该是“双减”新政的核心价值。
因此,“双减”新政就是要实现“四个变革”:一是有效纾解社会焦虑,让父母的心态回归正常,让孩子的身心走向健康;二是坚决防止教育被资本裹挟和走向逐利,让校外教育回归公益属性,回归育人本质;三是全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摒弃分数崇拜;四是全面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降低教育成本。
落实“双减”,聚焦“四个治理”
家庭经济负担是伴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产生的,落实“双减”,就必须盯准负担产生的四个关键源头:时间、作业、考试、培训。
打基础,规范时间。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放学时间不早于17:30,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晚上21:00后不做作業,睡觉时间不晚于21:20,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半小时,等等,这些关键时间的规范和把握,为学生的睡眠和体质健康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一张小小的“时间表”,却能做出减负的“大文章”。
盯重点,管好作业。作业的随意性、无控制是学生负担加重的根源。“双减”新政明确提出了“统筹作业、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加强指导、科学利用”的作业管理机制。如何保证作业减量不减质,如何保证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同等作业时长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学校和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积极探索“双减”新政下的统一完成的基础性作业、自主选择的拓展性作业、创新设计学科融合性作业和学生喜欢参与的体验实践性作业等,是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作业是管理,是一门“大学问”。
抓关键,改革考试。考试是“指挥棒”,“考试一挥,试卷乱飞。”当前学校考试过多、过难、过偏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以分数排名,“唯分数论”的评价必须打破。“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不公布分数,不排列名次,实行等级评价制度,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是对考试的优化,能更好地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迅速规范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能及时防控考试焦虑的低龄化倾向,从而有效纾解全社会的教育焦虑。
守底线,严管校外培训。“双减”新政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已经患上“教育焦虑症”的父母,最容不得孩子“闲”下来,作业少了,学生变得轻松了,中考、高考怎么办?涌动的补课“暗潮”,如何遏止?这都是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坚决制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双休日、节假日补习文化课;另一方面,又必须坚决管住学校教师“私教”补课。守好学校教育的“大门”,更要守住校外培训的“偏门”。
深化“双减”,创新“一个服务”
“双减”新政在全面发力减负的同时,明确提出增加课后服务。这是在解决过去“三点半”“四点半”问题基础上,回应“看护难”这一民生痛点的一项机制创新。
“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如何做到教师支持、家长满意、学生喜欢?这是对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智慧的一次“大考”。
要坚持服务定位。课后服务坚持以完成作业为主,以日常看护为主,也要以发展兴趣为主。因此,课后服务首先要体现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指导,以面批面改、个别辅导为主,而不是集中辅导。课后服务还要开展丰富的体育、艺术、科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的空间。
要凸显自愿原则。教师的认同支持和充分参与是保障课后服务的基础。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教师的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满足课后服务。学校明确服务方式、服务项目、服务要求后,给予学生和家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家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从正常放学、作业辅导、兴趣活动三个时间节点自主选择学生离校的时间。
要优化课程供给。学校可以建构“2+3+N”课后服务模式。“2”指两课时或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作业辅导,第二阶段为社团活动。“3”指三种常态课型:作业辅导课、拓展训练课、社团活动课。“N”指拓展训练、社团活动的课程或项目,如阅读、体育、艺术、科普、观影、演讲、英语口语、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绘画、人工智能、器乐、球类运动等。坚持采用以学校教师为主,争取家长参与和引进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服务。
保障“双减”,做到“四个增强”
保障“双减”新政的落地落实,还需要做到“四个增强”。
一是增强家长认同。家长对“双减”特别是对作业的“减少时长”“控制总量”“减少考试”是否“买帐”,是否会出现新的“校内减、校外补”高潮?如何有效化解家长对学业质量的担忧和考试升学的焦虑等,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对“双减”新政的广泛宣传。尤其是学校,还需以多种形式解读新政,用家长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变化来增进家长对“双减”的理解和认同。
二是增强亲子学习。书面作业少了,其他学习不能少。亲子阅读、生活体验、艺术熏陶等方面的“作业”和“功课”要补足。这些“作业”丰富了,孩子也就没有时间和兴趣上培训班了。
三是增强经费保障。课后服务的成本明显增加,但不能“羊毛出在羊身上”,否则就违背了服务为民的初衷。要建立省级政府统筹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要增加地方财政对课后服务的专项奖励性绩效工资预算和校外人员劳务费预算。只有在得到基本的财政保障下,“5+2”的课后托管、寒暑假的学校托管,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支持、学生受益的民心工程、安心工程。
四是增强校外治理。学校“减”了,校外能不能“减”?这是更大的问题。校外治理包括教师“私教”补课行为和社会培训机构两大主体,一个也不能忽视,两个都必须管住。堵住校外培训机构法定休息日开展学科补习的“偏门”,从严管好教师队伍,让家长无“旁门”可入,这才是解决“校内减、校外补”怪圈的治本之策。只有稳妥解决好保障机制的“增量”,才能做好学业负担的“减量”。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