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欣
【摘要】所谓“切入点”,即“落脚点”“突破口”,主要指的是解决问题最先着手的地方。将“切入点”和“文本解读”相结合,意味着从某一点入手展开文本阅读。这样做的优势是高效,省时,突出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切入点
在文本解读中,切入点主要指的是“牵动整篇文本的关键点”,关系着整篇教学的效率。选择正确的切入点,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因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为基础,对切入点的选取策略提出个性化建议。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文题切入,夺人眼球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从一个人的眼神就可以探察其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而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同样可以探察文本的端倪。尤其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题目往往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值得深入挖掘。比如,有的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结构,有的题目泄露了文章的线索……总之,不同的题目是不同的“窗口”,能够帮助读者发现不同的风景。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如果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把握文本题目,就能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发掘蕴藏在文本中的深意。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在教学初始环节,教师特意将“园子”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园子吗?此处说的‘园子特指谁的呢?课文中为大家叙述的‘我指的又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阅读,就能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在一番阅读以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园子是祖父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表示“我”指的是作者,也就是文中祖父的孙女。在学生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接着为学生简单介绍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萧红),并正式引入《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事实上,《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就改编自《呼兰河传》,而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火烧云》一文同样选自这部小说。因此,教师不妨多介绍一些和《呼兰河传》相关的知识,并让学生反过来推测《祖父的园子》《火烧云》这两篇文章的时间先后线索以及相关的依据。文本标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了解了文本的基础内容后,进一步体会到“祖父的园子”对作者童年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感受到作者对祖父的无限怀念之情。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展开教学,而是先从文本的标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人物关系产生探究的欲望。由此可见,当教师将标题作为切入点后,整个教学变得如鱼得水,顺理成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句子切入,提高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选择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并依据小学生的学情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使之更容易理解。综观这些课文,除了古诗词一类的体裁,大部分存在中心句。所谓“中心句”,即一篇文章的“高亮句”,也就是彰显文章主旨、思想、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语句。这些句子凝聚着一篇文章的精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将这些“中心句”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就等于解决了整篇文本,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我的“长生果”》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批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比较关键的语句,并给出具体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批注出了很多语句。比如第一段的第一句:“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堪称全文的点睛之笔。于是,教师抓住了这一中心句展开教学,让学生想一想该如何理解“长生果”的概念以及“书”和“长生果”的关系。接着引入小组合作,让组员之间共同交流对该问题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长生果”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果子,作者之所以将书比作“长生果”,为的是突出“书”在精神层面的价值。有的学生表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养料,而“长生果”这个说法形象地展示了书籍的“食用”价值。还有的学生并没有局限在课文里,而是从自身的读书生活入手,探讨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人类的文明之所以得到传承,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不同类型的书,让人们得到了不同方面的知识,人类文明才能实现进步。从这个方面来看,书籍的确是人类的‘长生果,正是书让人类的精神文明得以长生并代代流传。”通过对关键句的分析,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文本解读,不仅可以从标题入手,而且可以从中心句入手。这些中心句就是一篇文本中最重要、最有价值、最值得研究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这些中心句,就使学生掌握了解锁文本的密码。
三、背景切入,促进理解
想要和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挚友,必须对这个人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实现;文本解读是同样的道理,想要和一篇文本“交朋友”,就必须对文本形成深刻的理解,清楚了解这篇文本的“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所谓“来龙去脉”,指的是和这篇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只有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对文本形成深刻的认知。然而在早期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展开文本解读时,很少涉及文本背景,甚至只是一帶而过,造成“误读”的现象。因此,教师不妨从文本背景切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例如,《竹石》是清代诗人郑板桥(郑燮)的代表作。诗人郑板桥非常擅长作画,这首诗正是画在竹石上的,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刚毅、正直的品格的欣赏。如果教师不涉及背景知识直接对这首诗展开教学,学生很难对这首诗歌形成深刻的认知,更不会对其内涵形成深刻的体验。为了实现深度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从诗歌背景切入,为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郑板桥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摹画竹子的风骨。他和李方膺、李鳝、金农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所谓‘扬州八怪,指的是清朝康熙至雍正年间,活跃在扬州一带具有相近风格的书画家总称,当时也被称作‘扬州画派。郑板桥不仅蜚声于画坛,在为官期间,同样做了很多有利于当地百姓的事,政绩卓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教师从郑板桥的画家身份、诗人身份以及官家身份入手,帮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郑板桥的精神世界。此时,学生才理解郑板桥一生推崇竹子的根本原因,因为他欣赏竹子正直、刚正、不攀附的气节,这也是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背景知识的深入发掘,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走向深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背景切入无疑是解读文本的良策。因为每一篇文本都是人写成的,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痕迹不可避免地流露在作品中。只有从背景切入文本,学生才能准确定位文本,不会产生误读的现象。
四、插图切入,吸引注意
插图,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而且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和课文交相辉映,比课文更加直观、清晰、亮丽,自然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着眼教材中的文字部分,往往忽略了这些插图的重要价值。事实上,对小学生而言,比起文字,他们更倾向于读图,因为图片容易理解,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在读图过程中,学生将掌握更多的文本信息。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如果将插图作为核心切入点,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插图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可局限在教材中,可以搜集一些和文本内容相关的插图,最大限度发挥插图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原教材中只给出了两幅插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兴趣,教师在互联网上又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将“盘古开天地”的全部过程进行展现。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尝试着概括每一幅图画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比如,针对教师搜集的第一幅图:四周的背景黑乎乎一片,只有一个巨人身处其中,只见他拿着斧子,朝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在一番观察后,学生意识到这个巨人就是盘古,而这四周一片黑暗,暗喻了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时期”。盘古手持斧子朝黑暗中劈砍,这便是“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至四张插图,学生发现画面不再是黑色,而是一半黑,一半白,其中白的部分在上,黑的部分在下,白色代表天空,黑色代表土地。随着画面的延展,白色占的比重越来越多,黑色也变得越来越厚重,盘古的身躯日益高大。这便如实还原了课文中“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的内容。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学生很快概括出了文本信息,对“盘古开天地”的全过程有了清晰、直觀的认知,学习劲头十足,课堂氛围热烈欢快。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插图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灵活调整,并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非常核心的部分,更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想要提高文本解读的成效,必须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只有好的切入点,才能高效实现教学目的。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让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郭春花.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29-130.
马文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52.
王亚娟.依托文本 还写作教学一张温柔的脸——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