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卫 张志清 程光文 陈东方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81)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现象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数智化浪潮下,交叉领域人才需求增加,对人才掌握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生源结构和培养面向不同,起源与发展差异性较大,有些高校还具有典型的行业性特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从地方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加快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发展需要的并且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特色学科体系,大力促进传统学科改造提升,引领地方产业发展,成为各地方高校的工作重点[1]25。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武汉科技大学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不断进行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宽口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了“四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新、智、交、融、创”多种路径,实现拔尖创新、卓越应用、复合应用和高素质应用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差异化培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能力与供给能力。
数智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移动化为主要特征,是信息社会、数字时代的概念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2]。对高校而言,尤其要关注新经济、新技术、新基建等带来的前沿性人才需求以及数智时代所带来的教学模式变革。“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技术(IT)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1]4。新技术变革主要指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新能源等诸多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呈现出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平台化和技术创新开放化等特征[3]。新基建则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4]。不难看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实现智慧化生产、经营、销售和服务创新,这就是所谓的数智时代。从本质上讲,数智时代的变革是产业形态、工程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融合[5],最终会导致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对人们的认知结构和工作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系统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精神有着更高的要求[1]9,这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宽学科内涵,培养具有前沿意识、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扎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强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从而迎合新经济、新技术和新基建的人才需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与部属高校不同,地方高校通常办学历史不长,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院校居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专业设置较为松散,毕业生也多在本地就业[6]。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是由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以及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学校目前有7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40个专业,管理学12个专业,理学10个专业,艺术学5个专业,法学3个专业,文学3个专业,医学2个专业,经济学2个专业,教育学1个专业,湖北生源占比超过60%。基于这样的学科专业和生源结构,如何面向长远发展及未来产业需要,在相关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上发挥核心作用,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地方高校而言,面向数智化时代带来的新要求,也有很多机遇可寻,除了服务国家战略,更要主动对接地方发展,对接地方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强化新技术、新思想赋能,通过充分的市场和产业调研、分析和预测,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与理念创新,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环境的挑战,学科与专业建设就会良性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理念创新。“四新”建设作为国家层面推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2018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在天津大学召开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全面启动了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行动。“四新”建设中最早提出和落实的是新工科,新工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应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面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动布局以及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7]。新农科则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8]。新文科则是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文科类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新医科则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以及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医学新理念,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和智能医学等成为新医科建设的重点领域[9]。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申报指南和立项项目不难看出,“四新”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新型专业建设、新生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育质量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多方合作协同育人以及卓越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只要按照未来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和卓越人才的需求开展相应工作就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技术革命的进程和大学范式的演进是不断融合和创新的过程。以“四新”建设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有效的“融合”与“跨界”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人才培养满足未来需求的典型特征就是交叉、融合,培养“跨界”人才,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传统相关领域知识外,还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IT思维以及跨界决策能力等。如某高校在会计类专业改革中,大幅度减少方向选修课,集中培养学生的会计逻辑、数据分析逻辑和计算机编程逻辑,以会计逻辑为基础,强化数据分析逻辑和计算机编程逻辑能力培养,综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武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征的地方高校,在强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基于学校“教学科研型”定位构建了“四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10],如图1所示。
图1 武汉科技大学“四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层次是以培养创新型学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科基础和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设计并实施了“香涛计划1.0”“香涛计划2.0”“3+1+2”“3+1+X”和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及材料类国际化英才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香涛计划”在“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课表”以及导师制等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示范性;第二层次以卓越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为依托,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通过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第三层次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新、智、交、融、创”赋能,通过在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等不同粒度上进行交叉复合,依托辅修学位、“传统专业+”和“+微专业”等方式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第四层次则是针对金字塔的最底部,通过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前沿课程以及强化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习近平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1]。因此,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把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根据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经验,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结合本校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本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性文件,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方法和要求进行制度性设计,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立项课程思政一流课程,评选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发现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和教学团队,示范和引领学校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
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的核心单元,学科专业是否合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高度和质量。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以及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7]:一是要聚焦服务,面向区域研究当前产业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预测未来产业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准确把握产业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二是要经常性地开展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清晰学科专业在竞争市场中的状况;三是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标准、方案、模式以及课程和教学内容等,从而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不会滞后,而是超前于国家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简言之,就是专业建设要有预见性,建立带有反馈的协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动态调整与预警,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武汉科技大学近年来建设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预警机制,基于第一志愿率、申请转专业率、学生转出率、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出口等多个维度建立了评价体系,对连续预警的专业进行详细分析后,该停的停,该改造的改造,经过多年建设,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数量总体稳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
为了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各个专业均需要制定能够支持本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确多学科特征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落实专业培养标准,然后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要求设置课程,明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支持课程目标实现的课程内容,建立课程体系,采取适合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确定能够有效衡量专业培养标准实现情况的质量评价方式。此外,多样化的未来人才需求、动态变化的产业发展以及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都要求“四新”建设的专业培养方案是柔性的,即能够做到用同一方案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卓越人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地组合课程、自主地制定培养计划,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特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
“新、智、交、融、创”是武汉科技大学近年来探索出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即通过融入新思想、新理念,推进“智能+”“传统专业+”等模式,强化产教融合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提升多样化人才培养能力。
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与传统专业课程的融合为切入点,采用“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模式,培养兼具专业能力和智能技术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简单式、拼盘化的学科交叉,应该采取深度融合新模式。诸如设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和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或者将传统专业与人工智能专业(含微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建设,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同时,还应该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的建设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未来产业趋势,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传统专业改造是“四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分类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多年来诸多高校都在试行辅修学位(专业)和双学位等项目,即在学习主专业的同时学一个辅修(或双学位)专业。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对学士学位授权授予、学士学位管理等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对辅修学位和双学位进行了重新界定,对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和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双学位的要求较高,也是有机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辅修学位(专业)的选修比较灵活,学生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这种方式主要表现为“拼盘式”的,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不够有机,但双学位不同,其是提前设计好“1+1”模式,面向所有录取到双学位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更加优化[12]。基于此,武汉科技大学针对“1主+1辅”模式存在的不足,启动了“物流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传统专业+”改革试点,在传统辅修专业的基础上,将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进行整体性设计,实现课程和教学安排的有机融合,是一种介于辅修学位和双学位的一种创新模式,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微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跨专业课程、前沿技术类课程和通识教育类课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依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自主修读。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学院限制,以上措施拓展了传统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有效提升了学生面向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7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和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搭建了“四位一体”制度架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作为地方高校,需要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合作基础,与企业开展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实现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和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对接,不断壮大特色服务领域,通过转型发展形成服务特色。通过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并且进一步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推动地方本科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在转型发展中形成服务特色。武汉科技大学近年来依托卓越计划、产业计划不断强化产教融合,引导各专业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年来立项数量逐年增加,通过以上措施,强化了理念创新,扩大了产教融合范围,实现了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特别是投入 1800 万元建成的“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已成为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冶金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矿业类和化工类等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重在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需要立足于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有所依托,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武汉科技大学坚持以基地建设和学科竞赛为重点,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实施“一院一基地”“一院一赛事”,加强“四合”(校地结合、校企联合、部门融合、师生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强化以双创课程为基础、讲座培训为补充、项目训练为依托、创业实践为载体以及科技竞赛为重点的“课程+讲座+项目+创业+竞赛”的“五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了“114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人才培养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建立带有反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人才输出端的反馈和输入端的环境变化和技术性要求等不断进行调整,不难发现,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双向的,既有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有国家和地方发展层面的结构性要求,各高校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改进和优化培养模式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和运营能力,全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