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导学关系即是指研究生导师与其所培养的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其对于导师和研究生两个群体都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和谐的导学关系,有利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助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但在高校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导师通常属于强势群体,研究生普遍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直接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和影响研究生的职业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导师与研究生在教与学的认知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造成导学关系出现僵化的现状。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十分有必要。
结合本校795名毕业研究生的调查情况,分析当前的导学关系现状,综合调查结果,汇总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对本校795名毕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您与导师的关系接近于”一项问题中,存在五个选项。分别是普通师生关系、良师益友关系、家长子女型、老板员工型、其他等。根据调查数据汇总,其如表1所示,以良师益友型关系为主,占比达到75.09%,说明大部分导学关系较为和谐,但仍有一小部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为普通师生型,并有2.01%的研究生导学关系接近老板员工,说明目前现状中,导学关系的和谐性有待提升。
表1: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特征
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情况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导学现状中,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方式选择最多的三种方式则是以面对面、电话或短信、微信等为主,分别占比84.53%、59.50%、79.25%。这说明研究生与导师的直接交流较多。但根据与导师的平均交流时间调查发现,超过两小时仅有7.92%的占比,有45.91%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时间在1小时以内,而在半小时内进行简短交流仍有223人,占比28.05%,表明导学关系中,双方的沟通交流仍需进一步加强。
表2:导学关系中的沟通交流方式
在导学关系现状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帮助,也会影响到其之间的和谐关系。根据对795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身帮助的收获如表3所示。其中选择最多的有学术研究方法、学术思维、其他综合素质(包括表达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分别占比66.29%、64.53%和57.99%。说明现阶段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主要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等。
表3:研究生在导师帮助下的收获
通过导学关系的现状调查发现,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虽然大体上较为和谐、友好,但也存在部分僵化的现状,比如普通师生型关系占有比重大,达到16.01%。而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师生的权利义务存在不对等性,通常来说,导师对研究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权利得到无限放大,义务则无限缩小。常见现象有导师要求研究生从事课题以外的工作,促使原本属于导师的工作内容转移到研究生,如替导师出差、评阅论文、报账等,研究生本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频繁从事额外工作,就会造成导学关系较差,致使趋向普通师生型、甚至是老板员工型。
在研究生导学关系中,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对研究生的评价出现片面化。出现该状况的原因则是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沟通不足。根据当前现状,795名研究生中虽然有超过80%的研究生都选择与导师面对面交流,但平均交流时间相对较少,大多是在1小时以内,甚至有28.05%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短于半小时,而超过2小时交流的研究生不超过8%。由此导师难以充分了解研究生,在评价过程中往往按照主观印象判定,缺乏客观因素的考虑。同时在高校中,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基本是由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只要得到导师认可,则评价成绩相对较高,忽视了评价的公正性。
研究生和导师对自身定位不准确,是当前导学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则是研究生无法正确看待导师布置的各项工作,包括非课题研究。根据对795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有57.99%的研究生提高了综合素养,其大多是在非课题工作下所收获的。而当研究生没有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就会难以准确看待劳动投入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过度注重自学,就会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开展探究,与导师交流较少,很难建立和谐、友好的导学关系。对于导师而言,其对自身定位不准确的表现,主要是强调研究生以及高校提供的资源,并将其作为独立资源,没有实现共享,无法提高人才培养实效。另外一方面,导师在带领研究生从事课题研究时,往往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其他素质和品质的塑造不足,导致研究生的个性化被压抑。比如在现状调查中,研究生对研究兴趣的收获仅占30%左右,而综合素质相比于学术方面,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研究方法和思维的指导更多,关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进而扩大自身影响力,对于综合素质的培育则相对较为薄弱。
结合当前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应当注重从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三个维度出发,基于和谐视域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要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研究生以及导师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重大科研成果实施奖励等。注重弱化论文级别、发表数量、项目水平等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强调导师对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高校应当适当调整原有评价体系的周期,结合定期和不定期评价方式,全面、详细的对研究生以及导师等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导学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并尽早解决。同时还应建立健全高校、导师以及研究生的三方互评,增强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比如建立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年度准入制度,并高效利用评价体系的结论,来判定其是否可继续从事相关培养工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年度准入制度的评价大多是将科研经费的质量、数量、论文发表情况、研究生教学水平作为评价基准,用于直接反映导师的教学能力。但对于导师自身素质的评价则缺乏有效指标。因此高校必须完善现有评价体系,建立研究生与导师的平等考核指标,并由研究生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保障考核制度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
从导师的角度出发,为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其应当正确的看到科研工作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联系,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科研成果探索的过程中,传授研究生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思想观点,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同时帮助研究生能够紧跟前沿知识及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导师还要正确的看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培养合格的研究生作为主要职责,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引导人才形成的过程中推动科研发展,保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和协调。所以导师应当摆正自身的地位和角色,将培养研究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其他事务性工作进行有效区分,优化配置人才培养资源。除此之外,导师还需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个性化能力,深入挖掘其潜在潜能,满足研究生的发展和提升要求,以便于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实现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
基于研究生自身角度而言,其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提高独立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注重与导师的交流沟通,从中汲取经验和丰富的知识视野。进而增强自身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本。其次,研究生要关注导师的培养方式、过程、风格及技巧,准确掌握导师的优势和特点,以此避免受到非培养因素的干扰。并要与导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下,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可基于课题研究和探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导学关系。最后,研究生要树立科学的利益观和完善的道德品质,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应当坚持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和学习,建立与导师相同的研究目标,避免引发导师的不满意和厌恶,消除紧张关系。因此研究生要不断完善自身,与导师强化表达和沟通,促使导学关系在平等、透明的环境下趋向和谐。
综上所述,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构建,应当依靠高校、导师以及研究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以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由高校优化制度建设、导师提高自身素质建设、研究生提升自身能力,更好的构建和谐导、融洽的导学关系,推动科研和社会建设向前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