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弘宁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广西·宜州 546300)
河池学院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近70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当前学校的教师教育学院有师范生2000多人,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方向)等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全科,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五年制)等专科专业。近年来,学校围绕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扎根河池,立足地方,积极探索师范生培养新思路和培养新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振兴农村小学教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必修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对实现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我校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的“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教学中,积极探讨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也要考虑到师范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情况。(图1)确立该课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国家文件;二是我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三是小学教育专业本身的理论、实践和学科性质、特点;四是从学校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实际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确立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服务的取向。
图1:指导思想(图片来自网络)
遵循以上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思路,我们将“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拟订为:(1)提升师范生对“互联网+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理解和认识。(2)引导师范生养成信息素养的意识,思考“互联网+”时代学生发展的素质和要求。(3)引导师范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师范生一定的“互联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让信息技术融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4)激发师范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动力和积极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探究。其中,突出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和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根据“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基于“互联网+教育”和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大背景,立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的发展需求,我们精心提炼选择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本课程的预设教学时数是16课时,我们使用余胜泉教授的《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3月第一版)作为参考教材,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我们为学生选择和组织了6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其中2个专题每专题4学时,剩余4个专题每专题2学时。各专题的内容如下:
本专题主要围绕“‘互联网+’是什么?”“什么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何以革新教育?”三个问题展开,为学生梳理了“互联网+”从概念的提出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文件的过程,阐述了“互联网+”的内涵和特征,进而引出“互联网+教育”的含义、理念、实施形式,并通过“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以及“互联网+教育”对人才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适应,使学生全面认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生产力的无限可能和巨大影响,让学生对“互联网+教育”形成自觉的关注。对于前两个问题,主要采用讲授法,由教师就“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对学生进行简洁明晰的讲述和解读。对于第三个问题,在教师讲授的同时,还综合采用问答法、讨论法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讨论“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讨论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等,最后由教师总结、整理、分享。
本专题重点围绕“互联网何以改变课程形态”“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形态有哪些”“互联网+课程在体系、结构、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范例”等三大内容,从决定课程的因素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改变课程形态的背景和原因,介绍了互联网支撑的数字化、立体化课程内容表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以及以慕课为代表的多层次课程开放与共享,阐释了互联网+课程的整合性、个性化、跨学科和回归生活的特征。本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统一观看了央视《新闻1+1》栏目的一期节目“田野上的职业学校,为啥特火?”,并在观看后让学生围绕互联网+课程的整合性、个性化等问题对视频内容展开充分讨论和发言,经教师总结引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专题主要涉及“课堂互动的变化”“知识生成模式的变化”“互联网+典型教学模式”等三大内容。具体包括“互联网+教育”的课堂互动从单一互动到多元互动、从教师控制课堂互动到学生自主把握互动、从物理环境的互动到虚拟现实的互动;知识生成从教师知识传递到学生的认知建构,由此引发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资源组织者、学习情境创造者、学习过程引导者的新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MOOC教学、SPOC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内容、实践及其特征。本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对“课堂互动的变化”“知识生成模式的变化”,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以讨论法、问答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加深学习。对于“互联网+典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辅以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各教学模式形成全面认识,并布置学生完成一项作业——自选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制作一节不超10分钟的微课视频,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游戏化学习”“个性化学习”“跨学科整合学习”“自组织学习”等“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方法,包括其概念、内涵、特征、发展变化、典型案例等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泛在学习、游戏化学习、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在讲清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了跟上述学习方法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把握内容要点,让学生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体验,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实施要点、策略等有充分认识。此外,一些相关的案例,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案例资料或视频,再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这个环节设计,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专题着眼于现代教育价值理念,聚焦“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评价方式变革的影响,介绍了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生态对教育评价提出的新诉求,主要指多元主体参与的、个性化的、精准的、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基于知识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评价、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诊断性评价、在线协作互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等。本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读书指导法,把每一种评价的概念、内涵、特征向学生做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交流和发言,并用以上新的评价理念设计一个相应的评价体系或评价工具。此外,要求学生课外主动收集阅读最新的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最新论文,拓展知识和视野。
本专题包含数字化教师的特征、数字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数字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数字化教师的教学工具、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阐述了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从知识占有者转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从知识固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也要掌握技术知识;教师要具备数字化迁移能力、整合能力、交往能力、评价能力、协作能力和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教师要具备制作教学资源、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等相关技术工具的素养;教师专业发展要顺应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从个体工作到群体协作、从显性过程到隐性过程、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建构、从了解信息到培育智慧等趋势。该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讨论的主题设置为“如何认识互联网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加深对教师新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结束之后,我们于2020年8月对选课的2017级小学教育(语文方向)、2017级小学教育(数学方向)的师范生123人做了问卷调查。在回答“该课程让你感觉有无收获?”时,受访学生选择“很有收获的”有85人,占69.10%,选择“有收获”的29人,占23.57%。这说明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河池学院地方偏远,学生视野受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和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以造就与时俱进的,能够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型未来教师,应贯穿和融入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各门课程、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如一位师范生在问卷中所说:“通过学习该课程,知道了互联网+教育的意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而教育的重要性不变,学完这门课知道新时代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要求。我们开设的“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分析、小组实践等方式,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互联网+教育”形成了理论自觉和职业敏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对课程教师来说,进一步激发了其对“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形成更加系统的职业思考,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在“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教学中,对于占篇幅较大的“教学新范式”“学习新方法”两个专题,我们先是阐述理论、接着呈现和分析案例、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收集分享案例,或者自己制作微课。比如有同学从内容、功能、操作、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互联网+教育”信息惠民应用——微课掌上通融合创新的案例。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了共计20份涉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绘画等科目的教学微课。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与实施,学生们既拓宽了“互联网+教育”的视野,也在信息收集与分享、课件制作与展示、微课教学与创新等方面训练了自身的“互联网+教育”实践能力(图2)。
图2: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图片来自网络)
“变”是互联网时代唯一不变的主题,教育教学的变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更加迅猛的态势。通过“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师范生从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了解到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感受到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这种认知和感受向师范生传导了思想解放和技能提升的压力,强化了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促使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思维,积极思考时代大环境对教育、对人才、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激发他们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持久的韧性去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它改变了我们思考教育、发展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一个强大的趋势。这对各地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也给师范生培养和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河池学院“互联网+小学教师发展实训”课程,是这种思考产生的结果。总体而言,该课程体现了师范教育对互联网时代的主动适应,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课时量偏少,在16课时的范围内,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展开,影响了教学的深度。二是没有适切性的教材,虽然我们选用了余胜泉教授的《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作为教材,但该书其科研课题成果中的专著,对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大学生而言,该书偏理论性,对实践的参考价值有限。三是教学组织不尽合理,该课程采用了合班上课的形式,人数超过120人,在普通阶梯教室上课,如此大的班额,不利于对专业知识的教学。若能将课时增加到32课时以上,将班额减至60人以内,找到或开发更偏向于应用的教材,在计算机机房或智慧教室进行教学,将能使课程更深入“互联网+教育”,更聚焦师范生发展需求,更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互联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