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木易
(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434000)
自从2012年《上海共识》发布和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和合作交流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专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因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麦克斯研究院,通过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影响力表”(见表1)来显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影响力的发展水平,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加以引导。
表1:国际影响力表
“国际影响力表”是反映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合作和发挥影响力的管理评价工具。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国际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引进来”上,“引进来”体现在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和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两个方面;其次是表现在“走出去”上,“走出去”体现在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和专任教师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指导时间以及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三个方面;最后表现在专业影响力上,专业影响力体现在开发国(境)外认可的行业或专业教学标准数和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国际影响力表”不仅能为判断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际影响力水平的高低提成提供一种参考,而且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加以引导,但是“国际影响力表”中的评价指标仅仅是数量规模的量化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分析全面问题,表中的备注信息和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的其他相关内容也要充分利用。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是高职院校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而建立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同样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不仅能反映每年度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还能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结合2016年至2018年“国际影响力表”中的评价指标和2017和2018年陕西省38所高职院校的质量年度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对“国际影响力表”中的数据在最大(小)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方面,从“引进来”中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流动、“走出去”中的学生和教师流动以及专业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
从2016年到2018年的陕西省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在横向上,陕西省不同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呈现两极化趋势。例如,陕西省铁路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化水平较高,并于2017年入选我国国际影响力50强,但渭南、宝鸡、安康等地多所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极低,各项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接近于0。在纵向上,同一高职院校在不同年份发展速度差异化明显。例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之前国际化进程缓慢,各项影响力评价指标几乎趋于停滞,直至2016至2018年国际影响力各项指标迅速发展,在全省高职院校发展中处于前列。
据表2统计分析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表”数据,从2016年到2018年陕西省高职院校在“引进来”“走出去”以及专业影响力方面的众数、最小值大多都是“0”,这说明陕西省高职院校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虽然平均数指标不是“0”,但在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以及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方面都趋近与“0”,这同样说明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根据表2统计分析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表”数据,笔者发现大部分院校的七大指标都有出现“0”项,且有的院校“0”项指标高达6项之多。七大指标分别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专业影响力方面对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出现“0”项说明在某一方面存在短板。入选我国国际影响力50强的院校应代表了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领先水平,而50强之一的陕西省铁路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这些尚且存在评价指标为“0”的情况,这说明陕西省高职院校存在明显的国际化发展短板,可见陕西省高职院校总体上都存在国际化发展不健全的现象。
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政策能保证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高职院校国家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比如在我国50强的高职院校中江苏省的高职院校数量从14所上升到19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省从2014年到2016年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作为“一带一路”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的陕西省不仅要落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颁布的《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陕西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与陕西省政府签署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也要根据本身实际发展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和方向及时调整政策和规划,从而推动陕西省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提高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表2:2016-2018年评价指标统计表
由于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色和优势,不同的高职院校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优势,但是目前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考虑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走出去”专业出现专业扎堆和紧缺专业的现象。国家高度重视不同区域特色专业群的建设,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陕西省要以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表”评价指标为准,抓准自身发展的问题,分析哪些专业可以“走出去”再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品牌专业,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专业群。
“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圈定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了陕西、重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13省;21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了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发展定位,比如: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对沿海诸市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加强各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陕西省高职院校应找准定位,主动适应和服务本地的“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科教资源,以及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和“向西开放”战略前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西部省区市的区域联动发展,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扩大开放优势。
高职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需要与“走出去”企业携手合作并深化产教融合,借鉴“走出去”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已形成的前沿技术和经验,联合与自身特色专业相关的企业开发国际认可的高水平专业或行业标准和创新人才,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根据“国际影响力表”,陕西省在2016年至2018年专业和课程标准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较低。因此,陕西省必须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依托区域经济,深化产教融合,与“走出去”企业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专业进行多方位合作,实现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