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钟琴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健全。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选入了多篇童话,让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呈现了七篇中外优秀童话故事,并在语文要素上进行了梯度式设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如何落实要求,真正让学生喜欢童话,会写童话,笔者觉得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一、关注童话中的节奏变化,初步学习情节的创编
童话大多是讲给学生听的,在叙述故事时常采用一些特殊手法,最常见的是有趣的重复叙事。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小女孩一共划了几次火柴。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看似重复的句子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话故事就是在一次次的重复中进行的,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复,重复中有推进,每次推进一点点。这样的重复就是一种节奏,一种有规律的节奏,让人感到熟悉、不紧张、有自信,在层层推进中得到阅读的满足和情感的浸润。
有了对情节变化的关注和赏析,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的教学中,根据文本给出的词语“国王、啄木鸟、玫瑰花”“黄昏、冬天、星期天”“厨房、森林超市、小河边”,学生就能在编写童话故事中运用反复这一方法承接或推进情节,使故事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建构起童话创编的言语模块。
二、解开童话中的想象密码,用心进行人或物的创编
荒诞奇妙的世界如何虚构?怪异离奇的故事如何讲述?生动鲜明的形象如何塑造?在让学生充分童话阅读之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解开童话中想象的密码。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是什么的出现赋予了这些现实存在的事物有了神奇的法力”,学生很快找到寶葫芦。因为宝葫芦的出现,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变得神奇美妙,而类似于宝葫芦的神奇之物就是童话创编的密码。接下来,学生在习作“故事新编”时“借助滑板,利用宝葫芦”新编了“乌龟又赢了”的结局,会感到得心应手。将来在创编其他童话故事时,也能灵机一动,创造出“神人”或“神物”。
三、品味童话中的环境描写,尝试凭借景物烘托情感
童话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而环境描写常常能烘托出人物的某种心情,具有象征暗示作用。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去体悟。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的女儿》教学中,教师先请学生找一找环境描写的语句“每一个祭台上,芬芳的灯油在贵重的银灯里燃烧着……”“礼炮响起来了,旗帜在风中飘扬”“暮色渐渐降临,彩灯亮起来了,水手们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再引导学生去体会“喜气洋洋”的另一面是小人鱼的心碎以及甘于为爱付出一切的执着,通过环境描写的反衬,愈发使主人公的情感变得真挚感人。学生有了利用景物抒情的意识,在编写童话时不仅会整体直观地构建主体结构,还会通过文字对万事万物注入所要传递的情感。
童话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儿童建造了一个诗意栖居的场所。关注节奏变化是编写上布局谋篇的统筹,解读想象密码是编写中选材立意的习得,品味环境描写是编写上遣词造句的渗透。三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创作埋下充满活力的种子。
童话故事是有关人生旅途的寓言故事。终有一天,学生会在童话故事中读到成长,读到自我,读到生命;也会有一天,学生们会在童话故事中写到成长,写到自我,写到生命。他们会带着对幸福的梦想,以这样一句迷人的话作为结束语,“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